龍應台基金會遷址迪化街老屋重生 嚴長壽揭命名始末

成立18年的龍應台文化基金會,1日下午舉行遷至迪化街的新址開幕,基金會董事長龍應台除了解釋搬到迪化街、接手前台積電法務長陳國慈在此處的老宅原由,也提到18年前基金會成立時,台灣處在國際孤立下,盼培養年輕人全球視野、獨立思考的能力的初衷,但她也感嘆,18年後的當前,台灣表面上看起來不孤立了,變成西方世界的寵兒,可是這種寵愛讓我們著實心裡不是很安心,但還是要攜手往前為下一代打拚。

活動上也邀請基金會董事及顧問殷允芃、童子賢、嚴長壽、韓家宇共同為新居剪綵。致詞時嚴長壽也打趣表示,自己對基金會的唯一貢獻,是當年龍應台為基金會命名時苦惱,他建議就叫「龍應台基金會」,「讓她把名字捐出來」,並指近十幾年自己在台東,龍應台也到了台東,指她不管在屏東或台東,「走到哪裡,哪裡就被點亮」。

童子賢則提到,當年在金門服預官完後回台,常看《中國時報》副刊,讀到龍的「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等一系列文章覺得特別,那是一個戒嚴的年代,大家還在期盼曙光,「有一個叫龍應台的人,用力放火」,但青春易逝,到了2023年,龍應台仍然教人理性思考、熱情辯論,吶喊追求進步,令他想到1974年文革時的新儒學大師梁潄溟被要求「批林批孔」時,梁回應「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梁認為孔子沒有要人去敬仰他,不是宗教,是要人思考,所以自己講不出批孔的話,「我也相信龍應台不是一個宗教,沒有要大家信仰她,她是鼓勵理性思辯,這就是最可貴的地方。」

龍應台致詞時回顧基金會成立的初衷,2003年時她離任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到2004年,認為曾經在文化局3年攜手同行的各界朋友,包含文化、媒體、企業界的大伙,不該讓這幾年共事的「氣」散掉,且著眼台灣在如此受國際孤立狀態下,因此包含林百里、柯文昌、嚴長壽幾位好友討論能為台灣做什麼,最後成立基金會,核心宗旨就是培養年輕人全球視野、寬闊胸懷、獨立思考的能力,18年來,初衷未改。

至於為何搬到迪化街來,龍應台表示,1999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成立時,她擔任局長,首務推動保護古蹟,還跟拆古蹟的單位打官司,當時她請陳國慈「設法用力認養」台北市的古蹟,包含台北故事館,都是陳做起來的;龍也打趣道,「20年前是我求她,現在是她求我」,因為陳國慈要落葉歸根回香港,但對這棟私人最愛的建築,有一天來電商量,希望由龍應台的基金會接下,基金會同仁花了1年工夫才搬到現址。

龍應台也提到,廣達創辦人林百里是基金會創始人之一,在遷至現址後,林主動找到她,表示空間太小,以前思沙龍活動可以容納4、500人,現在最多只能容納30個人,林提議要利用科技,把這裡變成「思想的元宇宙」,還請廣達的技術長引入頂級設備到目前的老房,未來可能沒有幾百人的大型活動,但透過科技,盼讓全華文世界都能感受到思想能量。

龍應台致詞時表示,2005年基金會成立時的初衷,是著眼台灣如此受國際孤立,一定要讓年輕人看到更寬廣的世界,但18年後的當下,台灣表面上看起來不孤立了,反而變成「西方世界的寵兒」,可是這種寵愛讓我們著實心裡不是很安定,「這種不孤立,是不是另一種形態更可怕的孤立?」她表示,這一代還是要攜手往前,即便時局不同,台灣的命運和困難、危機從來沒有改變,也許很多事做不到,但有一件事我們可以做到,即是用最大的力氣,培育一代一代年輕人,變成有眼光、有知識、有氣魄而且有社會關懷的人。

基金會在3月4日起將推出年度紀錄片影展「光影下午」,每周六下午在「207沙龍」展開,首波主題為「戰爭凝視」。3月4日首場,正逢俄烏戰爭一周年,將安排播出「烏克蘭:人民的戰爭」,正在台灣研究的烏克蘭學者瑪驪雅蒳(Mariana Savchenko)將與談烏克蘭戰爭的深層;「思沙龍」也在新址推出「不尋常對話」(Uncommon Dialogue) 系列,3月22日首場由全球頂尖AI專家李飛飛與龍應台的跨界對話,主題為「AI需要人文素養?」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