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報》50週年:台灣的角色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1972年2月21日,美國前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訪問中國大陸,在行程結束前,於2月28日和中共前總理周恩來,簽署《上海公報》。尼克森稱他此行是「改變世界的一週」,不但打開中美關係接觸的大門,也對全球戰略格局產生重大的影響。

季辛吉(Henry Kissinger)是中美這場外交大戲的導演。季辛吉1971年7月訪中,根據他的回憶錄,安排尼克森的大陸之行是在中美和前蘇聯之間玩「三角政治」。尼克森在1950年代擔任副總統時,有「冷戰勇士」(Cold Warrior)之稱,但他在1968年競選總統期間,就改變原先的想法,意圖改善與共黨國家的關係。

1969年1月,尼克森勝選就職後,提出「談判代替對抗」的主張,這是基於現實主義的考量。季辛吉認為,美國希望與所有共黨政權開展關係,與中共打交道並非就是反蘇,而是要讓美國在全球均勢中,處在一個最有利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尼克森期望中共助一臂之力,儘速擺脫前詹森(Lyndon B. Johnson)政府留下的越戰這個爛攤子。

1969年3月中蘇爆發「珍寶島事件」,雙方從「文鬥」升高到「武鬥」。蘇聯隨後在邊境增兵至40師以上,全部配有現代化裝備。季辛吉認為,中共在1969年底作出與美國和解的戰略,目的是為了減輕與美蘇兩面作戰的威脅,並促使蘇聯在與中共談判時,能表現更為彈性的立場。季辛吉就此對中共提出了保證。此外,中共期待與美國改善關係,能打破「文革」時期的外交孤立。

因此,中美簽署《上海公報》的目的,不是為了解決「台灣問題」,在冗長的文字中,「台灣問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中方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早已歸還祖國」;美方則聲明:美國認識到「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

很明顯地,雙方對「一個中國」的內涵,是採「各自表述」的立場。據說周恩來曾表示,季辛吉的「一個中國」,把兩岸各自的立場和主張都包括進去;而毛澤東也說:「基辛吉和稀泥,用『一個中國』的字眼和『兩個中國』的稀泥。」

台灣當時處於狀況外,連配角都談不上。美國仍維持與台灣的外交關係;台灣保留面子,卻失去裡子;美國首次對中共「一個中國」的說法「不提出異議」,使台灣在主權問題上遭到打壓;台灣為形勢所迫,退出聯合國;而日本則「搶搭巴士」,隨即與中共建交。

蘇聯在1970年代後期的軍事擴張,使中美蘇的「三角政治」關係,轉變為「三角戰略」關係。美國前國防部長勃朗(Harold Brown),在美國1979年國防部會計年度報告中表示,美蘇皆未享有軍事優勢,是處於平分秋色狀態。與此同時,中蘇關係因蘇聯在中蘇、中蒙邊境駐軍、在阿富汗駐軍,以及支援越南入侵柬埔寨的「三座大山」陷入僵局。中美視蘇聯為共同的安全威脅來源,遏制蘇聯成為中美此時的共同利益。在美國「聯中制蘇」的戰略設計下,台灣對美國的戰略重要性大打折扣。

1979年卡特(Jimmy Carter)政府接受中共「斷交、撤軍、廢約」的三個條件,在雙方的《建交公報》上,美國首次承認北京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失去面子,但還保留一些裡子;因為,美國透過《台灣關係法》,與台灣維持實質關係,台灣可向美國購買防衛性武器。

在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後,國際形勢出現「一超多強」的戰略格局,中共取代前蘇聯,成為美國的首要戰略競爭對手。隨著中國大陸綜合國力的增強,美國加大遏制中國崛起的力度,台灣的戰略地位因此大幅提升。在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任內,美國把台灣視為印太戰略的一環,強化與台灣的軍事合作;拜登(Joe Biden)則將台灣納入民主聯盟,直接參與一場「民主與威權」之爭。

在中美《上海公報》發表50週年前夕,中共外長王毅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通電話。王毅表示,《上海公報》精神對今天的中美關係,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希望美方重溫中美破冰初心,回歸理性務實的對華認知,共同推動中美關係回到健康穩定發展的正確軌道。布林肯則回應說,正如拜登總統多次表示,美方不尋求搞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反對「台獨」、無意同中方衝突對抗。

布林肯有別於過去美國官員「不支持」和「不鼓勵」「台獨」的說法,首次表態「反對台獨」,這點會讓中共感到滿意;但拜登政府對「一中」的內涵仍避而不談,在中共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美國追求「美國第一」的角力下,美國基於地緣政治利益和意識形態的考量,對台灣的支持已日趨清晰化。換言之,美國的「一中政策」正逐漸向台灣傾斜。

「無巧不成書」,俄羅斯總統普丁今年2月21日,也就是尼克森50年前訪華的同一天,宣布承認烏克蘭境內頓內茨克(Donetsk )和盧甘斯克(Luhansk )兩個共和國的獨立,並立即對烏克蘭展開軍事攻擊行動。普丁此舉也是「改變世界的一週」。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警告,如果西方國家未能兌現支持烏克蘭的承諾,將對全世界造成不利的結果,包括台灣在內。

台灣不是烏克蘭,但很多人擔心,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美國與盟國的反應,以及烏克蘭的下場,整幕場景會在台灣「複製」。我認為台灣有必要汲取教訓,但不必捨近求遠。台灣只要回顧它在中美關係50年來發展中的處境,就足以獲得許多教訓。

【作者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