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勇家》陳潔瑤導演曝新計畫 鼓勵「自己說自己的故事很重要」

陳潔瑤身穿族服出席盛會。(圖/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

記者許瑞麟/台北報導

2023第12屆臺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將於10月5日到9日登場,今(6)日舉辦售票暨國內導演入選記者會,以《哈勇家》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的陳潔瑤為本屆影展大使,身穿族服出席的她表示:「今天是個重要的場合,非常適合穿族服出席,平時不隨意穿,因為穿族服是很慎重的。民族誌影展的片子很多元,不只有原住民族,還有客家民族、大洋洲地區的影片等等。我平時相當關注世界各國的民族誌議題與紀錄片作品,同時也是民族誌影展的忠實粉絲。」

陳潔瑤導演提到,很喜歡影展呈現不同民族的動畫與故事,例如國外焦點導演希娜勒姆安納王卡盧團隊製作的動畫作品《艾卡涅:水下奇緣》,以及余欣蘭導演描述女獵人議題的《揹獵物的女人》,在題材上都很特別。特別是女獵人以日常拍攝方式,相當推薦。她也透露自己曾因為拍攝工作,跟著林慶台牧師等人上山打獵過,原住民族的打獵方式兼顧生態平衡,女性為了家庭及生活去打獵,顯示時代不斷在變遷。

陳潔瑤與策展人司黛蕊教授。(圖/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
陳潔瑤與策展人司黛蕊教授。(圖/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

對於本屆「媒介/記憶」主題,陳潔瑤表示,像是焦點導演胡台麗老師去年雖然離世,但是她所拍攝的影像卻永遠留存。影像蓬勃發展的時代,現在有手機就可以講故事,由自己來說自己的故事非常重要。她鼓勵大家可以多多來民族誌影展看電影,不要把這影展的影片想得太有距離,反而是非常貼切時代脈動。

此外,陳潔瑤分享,泰雅族相信靈魂不滅,自己在都市長大,後來慢慢接觸部落文化,她很相信祖靈在每次拍攝中有幫助自己。此次影展她也覺得蘇弘恩導演《夢洄》的巫醫議題很特別,之後想探討跟靈魂相關的議題,尤其昨天才夢到日前過世的好友說要一起吃飯,一直以來很相信靈魂存在的她格外有感觸。目前她正在開發女性題材相關的新劇本,會是日治時代的奇幻歷史片;另外也有一部關於紐西蘭毛利人、和靈魂相關的題材,要進行將近1年的田調。

本屆民族誌影展台灣入選導演。(圖/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
本屆民族誌影展台灣入選導演。(圖/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提供)

入選本屆民族誌影展的台灣作品包括,《客家說唱一甲子:徐木珍》、《記憶家園》、《揹獵物的女人》、《月亮‧男人》、《Maro'ay to ko kerah 何處是我家》、《夢洄》、《我念的原住民專班》。影展於今(6)日起在兩廳院文化生活OPENTIX售票,10月5日至8日於台北真善美劇院放映國內外精彩作品;10月9日於國立台灣博物館古生物館,舉行結合線上與實體的影像思沙龍,更多資訊請上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TIEFF官方臉書粉絲團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