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筋急轉彎2》差點有了「情緒雙胞胎」?可能還有「反派情緒」!?

《腦筋急轉彎2》劇照
腦筋急轉彎2》劇照

1. 賣座動畫續集《腦筋急轉彎2》聚焦青春期所併發的4種情緒,而最初的版本其實還包含幸災樂禍、羞恥、內疚、嫉妒等9種新情緒!

2. 在早期的設定中,「嫉妒」和「羨慕」就像一對雙胞胎,外型和特質難以區分,一起出現時還會製造出有趣笑點!

3. 原本還有個新情緒「羞恥」,像個惡棍般盼著主角萊莉失敗,因此最終遭刪除!

【文/千尋少女】《腦筋急轉彎2》(Inside Out2)是2015年皮克斯賣座動畫《腦筋急轉彎》睽違9年的續集,故事設定於首部電影的兩年之後,13歲的萊莉步入青春期。而升上中學的她,不僅認識了新同學,也面臨了更多新挑戰。此時大腦總部除了原有的喜、怒、哀、樂、驚運作外,瞬間多出了焦慮、尷尬、羨慕、耍廢等4種新情緒。然而,在續集漫長的開發過程中,早期的版本其實共有9種新情緒!其中,原有位造型、特質就跟「羨慕」幾乎一模一樣的雙胞胎情緒「嫉妒」,還有一位等同於反派角色的「羞恥」情緒!

從五月甫出版的《腦筋急轉彎2電影美術設定集》(The Art of Inside Out 2)中,導演凱爾西曼恩(Kelsey Mann)仔細地說明了各種新情緒的概念,並解釋無法出現的情緒最終被刪除的原因。原來在《腦筋急轉彎2》首場試映時,總共有焦慮、尷尬、羨慕、耍廢、幸災樂禍、嫉妒、恥辱、內疚等9種新情緒。然而,在試映過後,團隊發現過多的新情緒,反而使故事難以聚焦。

其中,在早期的藝術概念圖中,一個和「羨慕」極為相近的情緒「嫉妒」甚至被設計為難以區分的「同卵雙胞胎」!導演曼恩解釋:「作為一個青少年,大部分的時間會拿自己和他人比較,這正是嫉妒。但最終我們發現,這個角色很不討喜,也很難被具體理解,甚至有多人混淆了嫉妒和羨慕。」在一幅電影美術設定書的草稿中,樂樂對著兩位長得一模一樣的情緒問道:「麻煩再說一遍,誰是羨慕?誰是嫉妒啊?」

續集《腦筋急轉彎2》重點在講述焦慮情緒是如何控制我們,對主角萊莉而言,焦慮讓她開始質疑自己,也讓她變成和過去完全不同的人。在初期的版本中,嫉妒本質上是焦慮的得力助手,同時出現時還能製造出有趣笑點。然而,考量到對於孩子們來說,理解焦慮這種複雜的情緒已經夠困難了,添加容易混淆的兩種新情緒將無助於故事的進行。

《腦筋急轉彎2》劇照
《腦筋急轉彎2》劇照

此外在早期的設定集中,竟還有一位反派情緒「羞恥」!由於《腦筋急轉彎2》旨在講述一段自我感受不好的故事,所以在製作初期,羞恥被視為一個必要的關鍵情緒,沒想到故事卻有了出乎意料的發展,導演曼恩說:「當我們試圖讓他融入故事時,『羞恥』意外地變成一個宛如卡通惡棍般的存在,一個只想看著萊莉失敗的反派角色。」在美術設定書中也可見,羞恥擁有巨大漆黑的外型,一雙發亮的雙眼從暗處中看來頗為嚇人,甚至還有自己的巢穴。早期的故事則描述,當焦慮控制了萊莉後,羞恥感助長了她的身分認同危機。

《腦筋急轉彎2》劇照
《腦筋急轉彎2》劇照

對於被刪減的恥辱,導演曼恩曾向The Wrap解釋,「他讓故事看來太過沈重,也不夠有趣。」而皮克斯的角色藝術總監Jason Deamer也表示,「恥辱雖是現實生活中會出現的情緒,但並非每個人都會經歷,不過焦慮卻會發生在所有人身上。」他們都認為,對於經歷過青春期的成年人而言,焦慮導致的不安全感容易讓觀眾產生共鳴,而孩子們也將在尋找自我認同的過程中體會到焦慮帶給他們的寶貴教訓,倘若用選用羞恥來傳授這堂課,似乎不太合適。

《腦筋急轉彎2》劇照
《腦筋急轉彎2》劇照

《腦筋急轉彎2》創作團隊歷經研究及討論,並請來首部電影的情緒顧問—柏克萊大學心理學教授達契爾克特納(Dacher Keltner)再次提供專業的見解,最終決定留下焦慮、尷尬、羨慕、耍廢4種新情緒。《腦筋急轉彎2》現正熱映中!

▶歡迎加入Yahoo奇摩電影戲劇粉絲團,接收更多Movie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