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特與麥斯》,札維耶多藍悲觀老靈魂的純淨虔誠愛情故事|影評

麥特與麥斯
麥特與麥斯

【黃以曦影評專欄】《麥特與麥斯》,是部很有耶誕與佳節氣息的愛情電影。來自魁北克導演札維耶多藍的《麥特與麥斯》以暖色而講究的美學氛圍,融合獨特品味所挑選的各年代金曲,在熱鬧溫馨的一個接一個聚餐和派對間,透露一段橫跨整段青春、如今面臨分別的戀情。

故事從一群男孩的出遊假期開始,從小一起長大的他們原本正笑鬧著,突然被其中一個人正在念電影系的妹妹,以演員突然缺席為由拜託他們得有人入鏡演出。由導演多藍親自飾演的男主角之一麥斯,先答應了要幫忙,另一個男主角麥特則因為打賭輸了不甘願地加入。未料,這支短片需要一個男男相吻的鏡頭,而這個吻,喚醒了很多事情……。

麥特與麥斯
麥特與麥斯

這群男孩中,麥斯和麥特有著獨屬於他們之間的友誼和默契,隨年紀變大,也因家境背景的迥異,他們未來的路有了分歧,但心思的微妙遷變並不在於客觀環境的日益遙遠,而是麥斯在心裡不曾否認自己對麥特的情感,麥特卻不曾承認,可一方面又也無法或不願釐清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札維耶多藍是藝術片影迷心目中耀眼的金童,「金童」的印象久久難以消散,來自於多藍在2009年就以自導自演的《聽媽媽的話》在該年坎城影展一鳴驚人。不同於許多科班出身的年輕導演,多藍更多是來自商業片的養成(愛片是《鐵達尼號》,小時候曾給李奧納多寫過滿載崇拜口吻的信),創作初期仍把自己看為影迷多過於有特定的影像創作抱負。

多藍除了有著纖細敏銳的情感,對影像、藝術、時尚、音樂亦有優秀直覺;從第一部片起,儘管可以看出多藍對自己喜愛的作品許多致敬和模仿的痕跡,他也確實在摸索間打造出自成一格的風格,無論是濃郁、活潑以及自由靈動的語彙,對情感題目的正面迎擊,都收束出只有在他電影裡才可看到的甜美與衝突。

麥特與麥斯
麥特與麥斯

有包括愛黛兒〈Hello〉〈Easy On Me〉等多部知名MV作品的札維耶多藍,熟練於音樂和影像結合可以推進如何更濃烈的情感狀態,看多藍電影另個享受的點在於看他這回又怎麼挑選配樂,這些不同年代和類型的歌曲和音樂巧妙融合進情節,歌詞常帶有深意,從另個層次繼續訴說電影中沒說出的話語(這次用Phosphorescent的< Song For Zula>就是一例。)

國外上映於2019年的《麥特與麥斯》已是多藍執導的第八部電影(童星出身的他多次以演員身份參與電影,除了自己作品,也還有如《壞事大飯店》等多部電影)。2013年的《湯姆在農莊》後,可看為多藍進入創作系譜第二階段,手法更純熟,情感較多細節也轉為內斂,不過也有影迷仍偏愛他早期那種更絕對、更耽溺、卻也力量更集中、更有爆發力的表達方式。

《麥特與麥斯》也延續新階段的調性,表面上看來是純粹的愛情電影,是「死心塌地vs.無法面對自我」的苦澀戀情,但要理解人物的處境,得和他們一同走入對他們來說同樣重要、同樣是生命中無法切割出去的家庭和友誼的部分。

麥特與麥斯
麥特與麥斯

多藍作品一直有種「早熟」的氣質,早期或許因為他是相對年輕的創作者,但直到現在,他的電影還是會給人這樣的感覺。這似乎是因為他一方面很嫻熟於更年輕和當代的影像節奏與語法、主人翁們對愛情停在某種純淨的虔誠,但一方面他也在作品中流露出偏悲觀的老靈魂式洞察。

《麥特與麥斯》或許從成長電影的角度來看亦無不可。這群男孩正在歷經的是一個「登大人」過渡階段,胡鬧歡樂的夜晚裡,可以看到每個人也以其脆弱、善感、缺乏安全感、帶點迷惘的赤裸,主動試探或被動承受著快速到來的未來。念什麼學校、找怎樣的工作、人生能有多少餘裕和可能、家人會是貴人還是扯後腿、有沒有後顧之憂意味了什麼差別……,這些都是電影在愛情主題下的再一層流動的心思,是以,愛情也將不只是愛vs.不愛,或出櫃與否的糾結。

黃以曦,影評人,作家,著有《離席:為什麼看電影?》《謎樣場景:自我戲劇的迷宮》《尤里西斯的狗》

麥特與麥斯
麥特與麥斯

※歡迎加入Y!電影粉絲團,接收更多Movie訊息!

※全新單元「追劇咖」,讓你防疫在家不無聊!手機用戶請點「線上戲劇」或「線上電影

movie_id:1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