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風暴2》高規格製作背後 台劇能否東山再起?

文/汪宜儒 圖片/公共電視提供

這一年台灣戲劇表現風光,先有HBO和公視跨國合作的《通靈少女》,到近期植劇場《花甲男孩轉大人》,從收視率表現到討論熱度都讓人振奮。前者寫下公視開台以來的最高收視紀錄(完結篇平均收視4.4),掀起「通靈」熱;後者在愛奇藝平台擁有近600萬點擊率,在中國影視網豆瓣擁有9.2顆星高評價,且兩部作品都是短劇集(分別6集、7集)。

挾著《麻醉風暴》的口碑與氣勢,將於9月上檔的《麻醉風暴2》被看好延續這波台劇熱,還未上演,但在製作規模與方式上,已打破多項台劇製作紀錄。

《麻醉風暴2》由首集原班人馬再續前緣,遠赴約旦取景。製作人曾瀚賢將這部作品定位為「台灣類型劇」向前邁進與積累的開始,不僅單集製作費從過去190萬上拉至600萬,開創籌拍電影形式籌募資金,預售出多家電視台與線上影音平台的播映版權,還打破公共電視單方出資給製作公司拍攝或純購片的傳統,使得《麻醉風暴2》成為公視開台以來第一部合製戲劇,甚至以「電視劇集」的身份進入今年台北電影節的片單,大開先例。種種聲勢,已經大幅突破過往台劇的規格。

跳脫傳統電視製作模式

接棒《通靈少女》及《花甲男孩轉大人》上檔,來勢洶洶的《麻醉風暴2》讓人嗅到台劇復興的味道,曾瀚賢的企圖也確實有所本。2015年、台劇低迷到谷底的時刻,《麻醉風暴》以6集的精緻規模驚艷所有觀眾,奪下金鐘獎四大獎,是當年最大贏家。在醫界、網路口碑與金鐘加持效應下,不只吸引有線、無線台與各線上影音平台,中國、越南、印度等地業者也洽購播映與合作可能,形成長尾效應,甚至引來中國多家影視業者向曾瀚賢招手,希望原班底能西進拍攝醫療劇。

面對那些風光,曾瀚賢有企圖但沒昏頭,他認為麻醉系列仍是「在路上」的試驗狀態,「以《麻醉風暴》而言,或許是開啟了類型劇在台灣的可能,而《麻醉風暴2》除了開創在台灣難得一見的「續集」概念,重點是在於跳脫傳統電視台的製作方式,我們是以籌拍電影的形式去募集拍攝資金、販售版權。但從這兩次的經驗下來,我們也發現:台灣的影視產業架構還沒準備好。」

過去台灣多數的戲劇作品是這樣誕生的:

由單一電視台出資,委請民間製作公司拍攝,以規模好的偶像劇而言,單集製作費用約是200-250萬。據聞,2011年壹電視曾以單集600萬的規模拍攝《拜金女王》,已是業內的傳奇天價。上述的情況,一旦超支,電視台不會再支付費用,製作公司得自行吸收,為求利潤,層層剝削的情形、成果品質不一的狀況時有所聞。

《麻醉風暴》是公共電視徵案入選的作品,單集製作費190萬,雖然是6集的短劇集規模,由於是職人劇,劇中專業的醫療行為考究,加上道具與特殊化需求的成本,遠大於一般戲劇的製作費。當時,曾瀚賢找來很多朋友贊助捐款,劇中醫院場景更商借了5間醫院才拼湊拍攝完成的,對比鄰近中國或日、韓的相近主題作品都是在片場搭景拍攝的製作規格,顯露台灣拍攝環境的窘迫。他苦笑,「坦白說,《麻醉風暴》是用人力ㄍㄧㄥ出來的,是所有工作人員不計代價、竭盡所能的成果。」

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提高《麻醉風暴2》的製作費是必然,但最初的伯樂、公共電視,每年經費預算有限,也無法置入廣告,不比商業電視台有對外找資金的空間,因此曾瀚賢便提出「合製」方式,希望公視比照韓國電視台以「平台」角色面對市場,透過釋出版權的方式讓製作方擁有對外尋找資金的彈性空間。

這使得《麻醉風暴2》成為開台以來第一部合製戲劇,打破公視習慣單方出資或純購片的傳統,如此一來,最重大的改變就在於版權收入的分潤、行銷的主導從公視手上轉至製作公司。更何況,公視不比民間公司,預算受立法院監督,若公視出資卻沒有將版權收入或行銷主導權握在手上,勢必會引起諸多爭議。

《麻醉風暴2》劇照。(圖片/公視提供)
《麻醉風暴2》劇照。(圖片/公視提供)

在今年台北電影節的「電視影集與電影的對話」焦點座談會上,曾瀚賢特別提及了上述過程,大力感謝公視的努力與嘗試。與會的公視節目部經理於蓓華對此特別說明公視的立場「不僅要服務觀眾,更要服務產業」,她指出,「透過《麻醉風暴》,我們感受到觀眾對類型劇的期待。開啟這類合製的模式,是希望因此突破製作規格、讓產業有經驗累積。」

製作成本提升但產業結構不完整

雖然在製作前期,曾瀚賢已努力突破既有限制,在公視的部分資金之外,另找了多個單位挹注資金與相關資源,包括KKTV、大清華傳媒、台北影業、華研音樂、大慕影藝、大演製作等,將原本190萬的單集預算提升至近600萬的規格,但回首《麻醉風暴2》的製作與拍攝過程,他與另一位製作湯昇榮都坦言,仍有太多缺失遺憾。

曾瀚賢細數,光就製作的技術層面,包括調光、特殊造型跟化妝、動作指導,乃至出身電影拍攝的工作人員得與電視劇集語言重新磨合節奏,就讓整個劇組停工好幾次。湯昇榮也補充,「從短篇6集到13集長篇的說故事方法、編劇工作模式,就在前期耗去太多精力,換了好幾次編劇。」而這些,還不包含出國拍攝的製作協調、演員檔期與播映檔期的牽制、醫療專業顧問與劇組之間的溝通成本等。

過去曾任客家電視台副台長與節目經理的湯昇榮直言,「《麻》劇的經驗其實代表了台劇產製流程方法的改變,以及劇種的可能改變。意思是,在鄉土劇、偶像劇之外,我們新的戲劇方程式會是什麼?是否就該專心走精緻路線,讓每集成本高一些?是否還要更長時間去處理源頭的劇本故事,並且更呈現社會樣態、貼近時勢?」

不過,回到商業市場的邏輯,現下電視台營運狀況慘澹,更別提演員的檔期、電視台的播映檔期不可能空著等劇組,就算拿輔導金,公部門該結案就得結案,「總歸到底,我們的產業結構還是不完整、不夠大,回應不了商業市場的現實考量。」曾瀚賢說。

回顧近年台灣戲劇的發展,曾有一波偶像劇的熱潮,自2003年《流星花園》起始,延續10餘年,這期間的偶像劇作品不僅在台灣創下高收視,更在外銷市場表現亮眼。只是,在韓劇崛起,各線上影音平台興起,對觀眾大開世界各國戲劇可能後,去脈絡化的「談戀愛不做愛」、「灰姑娘戀富家男」等通俗的台劇偶像劇開始式微。各家電視台雖不乏力求突圍者,優質戲劇的製作,跨台的合作與資源分擔,卻再也不見那一波接一波,如海潮洶湧強勢的聲量出現,加以大環境不佳,電視台為求生存,自製戲劇節目的經費只有縮減。連結至報導者 閱讀更多

《網友觀點》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