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術換證」爭議背後──小心認知作戰!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娜娜扣

近期「免術換證」再次浮上檯面,這也促使越來越多民眾關注這項議題。

免術換證議題主軸在於探討跨性別者是否可以不需要先經過變性手術即可換發身分證件。今年8月,一名生理性別為男性、心理認同為女性的跨性別民眾成功打贏「免術換證」訴訟,並取得符合其認同的女性身分證。這個事件引起民眾討論,也有網友藉此在社群平台上發文,想了解各界、網友對此次見的看法,並引發熱烈的回應。

相信不論是在哪個社群平台,已經可以看到不少正反雙方的論述,因此今日筆者並非想探討應該支持或者反對「免術換證」,這些多元的論述已經在各大論壇獲得廣泛討論,因此筆者想討論的是在這幾個月來各項爭議議題操弄的對立與認知作戰所造成的可能性。

「免術換證」的議題操作是認知作戰的一環?

實際上從2021年開始,「免術換證」的議題就已一再被提起,那為何在3年後的現在這個議題又再被討論,並且造成這麼大的輿論?這些輿論目的真的都是為了促進社會進步嗎?

據筆者的觀察,現今西方思潮辯證的重心已由階級轉為身分,這些是俄中等侵略軸心用以操作大眾矛盾的論點。如今夏的巴黎奧運就是顯例,國際拳總在拿不出認何實質證據的前提下配合中俄攻擊台灣金牌選手林郁婷的「生理性別」,並據此想要引發爭議攻擊台灣。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疑似侵略軸心在台操弄身份、立場對立的議題不單單只有免術換證。數週前,台灣剛經過了第三地跨國同婚議題的輿論戰,數週後的現在,免術換證議題再次被炒作。筆者認為這種種的跡象確有認知作戰、操弄台灣對立的可能性。

此外,筆者也觀察到這些議題的操弄方式首先都是從社群作為第一步,社群上會突然出現許多假帳號開始從「有建設性」的政策論述角度帶風向、利用大量水軍清洗言論,讓議題的立場開始定於一尊,並且這些水軍會攻擊台灣本土的相關組織及台灣本土政黨的相關政策。筆者大膽推論,這些作法的目的即是為了操弄選民的情緒。憤怒的情緒是認知作戰中的核心,當人民的憤怒情緒被操弄,變更容易使其接受或是反駁相關訊息。所以一旦議題獲得廣泛關注,透過演算法的影響力,就會觸及更多的人,進而放大彼此間的對立。

另外,半真半假的訊息也是認知作戰的重要操弄手段。筆者觀察到,除了免術換證議題、代理孕母及第三地跨國同婚議題也被同時討論,這三項議題的論述網路上的風向都是「這是民進黨提出的法案」,然實情並非如此,代理孕母議題的提案者為民眾黨陳昭姿委員、免術換證議題也並非只有民進黨立委提出。這也印證了「研究顯示半真半假的訊息最容易使人們難以分辨真實性」這一論點的存在。

面對議題與錯假訊息需時刻保持警戒

台灣是亞洲自由民主的代表地,各項議題能夠充分討論正是這片土地難能可貴的特質之一。總結以上的論點,筆者並非認為近期這一系列的操作必定都是中國認知作戰的結果,但不可避免其中就有著中國操作的痕跡,而筆者更要重申,台灣處於一個特別的地帶,在地緣政治上與台灣最大的敵對勢力比鄰而居。因此筆者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下更應該時時保持警戒,仔細且明確的分辨事實真偽,才能避免自己落入中共的陷阱而不自知。

作者是一個關心社會議題的人,但每每在認真撰文、思考、用腦過度後,會發現自己還是比較想當隻無憂無慮的快樂小狗。

更多思想坦克的文章

水煮青蛙,台灣社會對中國軍演已無感?

獨派毋庸懷憂喪志,應放眼聯大2758決議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