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合」破而未破,和而可合!

圖片來源: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央社

藍白合破局,至少迄今未成,即使兩組候選人各自登記,也不表示藍白合最後一個月沒有成局的機會,只是合作的方式略有不同。

上月19日藍白合談判掀桌之後,柯文哲成為最大輸家,民意支持度直直落,所有民調都直指他落居第三,侯友宜和賴清德各自撿了一些柯文哲掉落地上的芝麻,民調各有進補。

柯文哲方寸大亂,更加步調紊亂,甚至隨興講話,令人搞不懂他意欲為何。柯文哲的關鍵問題出在缺乏清晰而穩定的戰略思維,變來變去,被視為變色龍。

往者已矣,來者可追。在這個歷史性的關鍵時刻,他還有機會釐清戰略目標,讓藍白合再生,則於己有利,於黨有益,於國有助。

這個戰略目標就是他一再講的,也沒有其他更佳目標,就是政黨輪替。 他已經沒有可能憑一己之力下架民進黨,取而代之,唯有與他黨合作,各有所讓,各取所得。現在別無選擇,民進黨政要及其支持者對柯深惡痛絕,斷無合作可能。

國民黨上上下下對他雖然很感冒,但還不到不共載天地步。仍然保有最後一線合作機會。柯文哲堅持單幹到底,下場會很淒涼,選不上總統,參與不了聯合內閣、共同執政,立法院席次也不會成長太多,自己成為空頭黨主席,還要面臨虎視眈眈的黃珊珊、黃國昌等悍將橫奪權力乃至把他架空甚至取而代之的威脅。

於今之際,只有做最後的戰略調整:在總統選舉上暗助國民黨侯友宜上壘,換取國民黨在立法委員區域和不分區選舉上的友善支持。

這次選舉最後決勝負的一大關鍵,在於柯文哲既有支持者的流向,現在已經流走一些,最後在棄保效應發酵以及許多選民不願投無效票的心理下,將會有最後一波選票轉移。轉向何方,將會影響最後結果,而柯文哲於選票的轉移上有影響力,他們都是他的支持者,甚至是粉絲,阿伯說話,他們會聽。

實際上,他也不必像韓國的「政治候鳥」安哲秀那樣,以退選義助另一位候選人當選。他只要發揮他擅長的話術,指引支持者如何含淚轉向即可。國民黨當然會投桃報李,在立委選舉上多多支持。事實上,當柯文哲和國民黨簽下六點協議時,就有許多國民黨支持者大為感動,呼籲同黨支持者政黨票投給民眾黨,以報義助之恩。何況,只要下架民進黨,共同執政,立法委員屬於本黨和合作政黨沒有太大關係。

藍白合鏡子破了一些,但未全破,還可破鏡重圓;藍白合只要仍保和善,還是合得成的。兩黨其實現在沒有爭誰正誰副的糾結,合作的最大障礙消除了,「最強候選人」已由選民清楚表態,登記參選至今的二十餘個民調都是柯落居第三,柯何必再逞強下去? 成全大局,於己有利,何樂而不為?

柯文哲的幹部們現在已經看清楚,取得總統大位難如上青天,沒有聯合執政機會,大家不能施展抱負,甚至因為募款困難而要喝西北風。最後只看個位數的立法委員在議場表演,黨沒有美好前景,個人也要面對苦楚的未來。

一切都還來得及,現在咬緊牙關,和國民黨一起拚搏,真的相互扶持,還有改觀的機會。柯文哲登記參選前所以未能履行藍白合約定,主要因素是黨內反彈激烈,又擔憂民眾黨內支持者一夕崩盤,他必須要靠參選免於民眾黨崩解。不料正式登記後民調溜滑梯,連金主都開始抽身,沒有基層組織可運用,區域立委參選人多是弱雞,選戰走不出去,只能靠網路形塑聲量,看來已無機會翻身。再堅持總統非我不可已無希望與意義。

現在仍對柯文哲不離不棄者,多是年輕人,他們人數不足以支持柯文哲回到老二地位,遑論當選,所以柯文哲只能繼續以「打破藍綠高牆」的新政治為訴求,期待青年支持者堅定不移,還要回家說服長輩挺柯。然而,國民黨為了爭取青年票,已下了猛藥,在藍營普遍歸隊,長者基本盤穩固後,立馬祭出青年房貸政策的殺手鐧,年輕人只要信用沒有太大問題,頭期款都不用付,就能貸款買房;這是針對青年選票的強力攻勢,柯文哲能否在年輕票中獨霸一方,不無疑問。

除了抓住年輕人以求固本,柯文哲陷入老三困境後,又回到老巢尋求奧援,自承「內心本質還是深綠」,還說如果自己當選,國防和外交還是會維持「小英路線」。此話一出,民進黨嗤之以鼻,話說得很難聽,說什麼就應投給「正牌」,何必選一個變色龍或冒牌貨?可見柯文哲在綠營已經碰壁,藍營則因渴求柯文哲相助,所以還有商量空間,國民黨政要迄今也保持善意,表示當選後「民眾黨可推薦閣員」。

賴清德最近民調上揚,幅度不小於侯友宜,可見柯粉及支持者偏綠勝過偏藍,當藍白分家後,柯粉中挺綠支持者流向賴清德,柯如不出來喊話,賴將雙重獲利,一是在野合作破局,一是傾綠者歸隊。柯文哲願意讓他「痛恨」的民進黨獲益良多嗎?

柯文哲如果能拉住偏綠選票,使其不流向賴,事實上對政黨輪替不無好處,目前民調支持率,賴雖領先,侯卻緊追其後,民調落後多在誤差範圍內,柯如加一把力,不無翻盤機會。他大可將在野大聯盟設為戰略首要目標。

柯文哲對藍白合一直游移不定,破局損傷慘重之後,仍然沒有幡然覺悟。主要原因是他太過自信,以為還有勝算,因此迄今對於最後階段的選戰還沒有清晰的戰略,傾向於獨立參選到底,不再尋求跟藍合作。

他的信心來自他的支持者本來就不是藍營或綠營的,原本就支持柯文哲,不會拋棄柯文哲,轉而支持賴清德或是侯友宜,他們的黏著性很高,對柯文哲死忠。所以,柯文哲到現在都沒有幻滅希望,他認為堅持獨立參選到底,總統不一定選得上,但立法委員可以選上八席以上,如果藍綠都不過半,民眾黨成為關鍵少數,未來在政壇還是有相當的影響力。

然而,大勢已了然,他只有跟藍合才能使自己、民眾黨及台灣的利益極大化。柯文哲要成為造王者抑或敗局者,在他一念之間。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把握良機更待何時?

【作者 陳國祥/政治大學新聞系、新聞研究所碩士,台灣資深媒體人,曾任中央通訊社董事長、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自立晚報》總編輯、《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委員、《中國時報》特約主筆、時報育才董事長。 現為<大師鏈>傳媒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