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訂閱」或是車企下一個盈利方式?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極客汽車」(ID:GeekCar),作者:Bernice,36氪經授權發佈。

早在幾年前,汽車行業就有類似的言論表示:未來車企除了依然會靠製造並銷售汽車實現盈利,還會從軟件服務和用戶運營中獲取收益。2018年有一個非常樂觀的觀點:五年後,車企的運營利潤將與傳統整車利潤並駕齊驅。

如今雖然這個預言還並未實現,但我們已經從行業中看到了一些端倪。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由軟件定義的功能和用戶運營,如何成為汽車行業的下一個盈利模式。

哪些由軟件定義的功能有付費前景?

首先先明確今天聊的範圍,哪些是由軟件定義的功能。

這些功能不是僅僅需要軟件配合實現的功能,而是由軟件帶來「靈魂」的功能。可以參考兩個極端案例:座椅按摩和自動駕駛。前者只需要軟件牽動座椅,後者則可以幻化出無數種可能。

現在已經有部分車企能通過定義軟件不斷發揮創造性,但真正能通過軟件盈利的車企寥寥無幾。特斯拉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商業化上也為行業拓寬了想像力。

目前,特斯拉通過軟件盈利的功能有三大塊:1. 自動駕駛套件選裝;2.OTA 付費升級;3. 高級⻋聯網功能。

先說第一個。特斯拉不同等級的駕駛輔助一直都是一項付費選配功能。其中全自動駕駛套件(Full Self-Driving suite,簡稱 FSD)隨著功能不斷增多,單價也越來越高,2019 年 5 月從 5000 美元漲到 6000 美元,8 月從 6000 美元漲到 7000 美元,2020 年 7 月從 7000 美元漲到 8000 美元,至此國內選配價格為 6.4 萬元人民幣。

另外根據國外科技媒體 electrek 報導,特斯拉有望在年底前推出 FSD 訂閱服務,價格約為每月 100 美元,相比「買斷」,這種模式會給特斯拉帶來持續不斷的現金流。

第二個主要是通過OTA改變車輛本身的性能和配置,比如加速、續航、座椅加熱等等。舉個例子:

2017 年,Model S 60 可以通過付費升級至和 Model S 75 相同續航,國內售價 19800 元。

2019 年,特斯拉推出「加速性能提升包」,可以通過 OTA 進一步釋放 Model 3 ⻓續航全輪驅動版雙電機的冗餘性能,將百公里加速從 4.4 秒縮減至 3.9 秒,用戶需要支付 2000 美元。

2020 年,特斯拉推出 OTA 付費功能「後排座椅加熱」,國外用戶需要支付 300 美元,國內用戶需要支付 2400 元人民幣。

第三個是針對座艙內的高級車聯網功能。MCU1.0 的用戶可以付費升級至 MCU2.0(換硬件國內需要約 2 萬人⺠幣),以得到更流暢更豐富的車機應用,包括哨兵模式、卡拉 OK、劇場模式等功能。

另外 2019 年 12 月,特斯拉將車機應用分為標準版 (Standard) 和高級版 (Premium)。標準版的功能在我眼裡基本等同於一塊磚,高級版包括地圖導航、視頻功能、音頻功能、瀏覽器、以及哨兵模式、狗狗模式等功能。

18 年 7 月 1 日及之後訂購車型的⻋主想要使用高級版功能,需要每月 9.99 美元/月 (約合 70.13 元人⺠幣) 進行訂閱。至此,特斯拉正式實現按月訂閱收費的軟件盈利模式。

特斯拉的市值憑什麼翻了又翻?

從傳統汽車的盈利模式來看,當車賣掉的那一刻,盈利基本就結束了。雖然後續還有維修/保養等環節,但大部分利潤是由經銷商賺取。

特斯拉是直營模式,它有接觸用戶的機會,但它似乎並沒有將盈利模式聚焦在「售後服務」。出於電動車本身的屬性,保養成本較傳統燃油車來說更低,從特斯拉公開的全國統一維保價目中顯示,多項價格僅為 BBA 一半。

特斯拉門店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特斯拉永遠不會把維保服務作為其利潤中心。同時馬斯克曾多次說明特斯拉未來的盈利點在「軟件」上。看來特斯拉是鐵了心從軟件上掙錢。

分析來看,影響特斯拉通過軟件盈利的因素有三個:汽車銷量、激活率、單價。

從 2018 年開始,Model 3 訂單量激增,特斯拉陷入產能地獄,這個過程歷時一年多,同時隨著中國工廠的建成,馬斯克才拖著過勞肥的身體從產能地獄中爬了出來,也就是在那段時間,特斯拉及其股價被捧上神壇,開始了多次翻倍式的上漲。

如今特斯拉在全球的汽車保有量超百萬,只有在這麼大的基數之上,再去談軟件盈利才有意義。因為無論軟件開發成本有多高,分攤到每一輛車上,也是很多人能接受的價格。

從事態發展來看,馬斯克正在走一條更極端的路線。特斯拉價格的不斷下探,其實代表了它在無限逼近「成本價賣車,盈利靠軟件」的路徑。事實上,特斯拉的成本確實還有下壓的空間,因為中國工廠正致力於實現零部件 100%國產化,特斯拉在全球的工廠都是「生產機器的機器」。

下面我們來聊幾個數字。

根據德意志銀行 (Deutsche Bank) 在 2020 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特斯拉 FSD 整體的激活率大致在 25%-30%,且主要集中在美國市場。中國市場的激活率不足 10%,原因是出於政策和國內路測數據不足,所以體驗遠不及美國。

這個比例仍然有很大的空間,中國是全球對電動車最包容的國家,加之用戶基數大,未來軟件激活給特斯拉帶來的利潤空間可想而知。

再一個維度就是單價。FSD 這兩年持續上漲是事實,且特斯拉的技術確實具備領先性,所以相關權威機構認為 FSD 未來的「強議價權」是大概率事件,如果單價以每年漲價 5%的速度提升,預計 2025 年 FSD 將超過 10000 美元。

同時,預計至 2025 年 FSD 激活率將達到 55%,FSD 帶來的收入近 70 億美元,接近佔特斯拉汽⻋業務營收的 9%,貢獻 25%的汽⻋業務毛利。如果真能實現,這將成為汽車行業的重要里程碑。

總之,不斷增多的汽車保有量,不斷提高的軟件激活率,不斷增長的軟件單價,以及可訂閱的服務越來越多,讓特斯拉希望通過軟件盈利不再是一句空話。至此,特斯拉自詡科技公司的標籤被大眾和資本市場認可。

當搞實業的汽車公司還被扣上了科技公司的帽子,其市值自然也會靠近科技公司。特斯拉市值的崛起由此而來。

想靠軟件盈利的車企需要怎樣的能力?

想像特斯拉一樣通過軟件盈利的OEM,需要具備很多素質,最重要的是要實現「軟件定義汽車」。只有在這個基礎上,產品才能根據軟件的變化展開更多想像力,才有更多商業化的可能。

具體來說,大致需要以下幾種能力:1. 整車 OTA;2. 預埋硬件;3. 產品創造能力;4. 快速響應能力。

整車 OTA 能不斷給用戶帶來新鮮的體驗,在當前的硬件基礎上,可以最大限度通過軟件增加汽車產品的新鮮週期,讓它擁有不斷進步的能力,當然完整的 OTA 流程還要配合先進的整車電子電氣架構。

足夠能力的硬件預埋也很重要,以特斯拉為例,車型交付時雖然搭載了 2.0 版本的硬件,但功能是不能用的,後續隨著軟件的更迭,又逐步推出了 AP HW 2.5 以及 AP HW 3.0。不只是自動駕駛,其他功能也一樣,比如電池、座椅加熱等硬件都可以通過後台軟件解鎖實現。

當軟件和硬件都準備就緒,真正賦予其靈魂的其實是「產品創造能力」。當然它可能複雜如 FSD,也可能簡單到只是一個聖誕節彩蛋,還可能在旦夕之間救人於水火:

2017 年,颶風厄瑪登陸佛羅里達,特斯拉當即通過 OTA 為當地 60kwh 車型的車主解鎖了更多容量,讓汽車得以額外行駛 30 英里(約 48 千米),以逃離風暴;2018 年,颶風山竹登陸我國境內,特斯拉也做出了同樣的舉動。所以高效的 OTA 運營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看到這裡,我們再回味何小鵬在 18 年於廣州塔說的那句話,「智能汽車的核心在於運營,而不是製造」,是不是確實不無道理了呢?

這也一定程度上給依然沉迷於「造車壁壘」的車企一個警鐘。比較殘酷的是,隨著一系列科技公司不斷官宣造車,以及富士康意圖代工生產汽車,可見汽車生產製造未來不會再是最高的壁壘,軟件才是更能產生溢價空間的領域。

結語

曾經的汽車一旦賣出,盈利多半已經結束;未來的汽車在賣出的那一刻,盈利可能才剛剛開始。

在整個行業都公認要用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下,未來的汽車行業是在整車製造的基礎上去拼「軟件能力」和「創造能力」。相信未來十年我們的出行生活會更加豐富有趣。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