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看兩岸」系列 初見江南水鄉

Tongli Ancient Town is nestled to the east of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by Taihu Lake, Wujiang District, Suzhou, 10 kilometers (6 miles) from Suzhou, and 80 kilometers (50 miles) from Shanghai.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奔騰思潮》授權全文

作者:小土娟 / 學校教師

從學生時代起,就經常聽老師說有機會要走訪江南水鄉,江南之美非常值得造訪一趟。這次是我第二次踏上中國大陸的土地—九年前曾經到福建旅遊。很榮幸這次有機會參加江蘇團,讓我親眼所見到以前學生時代國文課本所談過的內容,更深入的了解這邊的在地文化、風俗民情。一週的時間我們走訪三地,分別是上海、蘇州、揚州,這六天在每個城市待一到二天,時間不算多,盡可能地在各景點利用最短時間留下我們的足跡。

一朝入姑蘇,滿眼是江南

第一站到了蘇州市,在蘇州的時間比較短,當晚參加了海峽兩岸青年文化月的晚會。晚會有一系列的演出,身為曾經是藝術人的我,看的不僅僅是一場藝術饗宴,從劇場、舞臺效果、燈光設計、音樂、舞者、服裝設計及主持人,在每一項小環節裡可以看見主辦單位的用心。特別是在臺上跳舞的舞者,舞者在舞步、動作上的張力、表情非常到位與熱情,深深渲染著臺下的觀眾,整體的震撼感好比我們在小巨蛋裡唱著《三天三夜》般的狂熱。

隔日有趣的是我們走訪在臺灣很熟悉的慈濟與誠品書店,以及參訪科沃斯機器人公司,同時看了位在金雞湖畔的一座摩天大樓,稱為蘇州「東方之門」,擁有極佳的景觀視野,因此被譽為蘇州最佳「景觀建築」之稱,也是當地的旅遊地標。

在蘇州市的兩天除了走訪景點之外,更體驗了當地蘇式美食。來到蘇州沒吃一碗麵太說不過去了,印象最深刻是餐餐都有一碗蘇式麵及各式蘇點、餃子、餛飩。蘇式麵湯底有兩種,白湯清如琥珀,紅湯鹹中帶甜,加入些許辣油提升整碗麵的靈魂,回想起來美味至極。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揚州是個令人著迷的城市,自古詩人留下不少關於揚州的經典之作,像說到「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都可以知道在形容揚州。在揚州停留兩天,走訪個園、瘦西湖、東關歷史文化街區、鑒真圖書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揚州生態科技新城、體驗非遺文化等地方,每到一個點都能感受到揚州的生命力。

揚州是佛光山星雲大師的故鄉,鑒真圖書館是由星雲大師捐建的一所圖書館,裡頭有設立揚州講壇,每月邀請文化名人(如余光中、余秋雨等)開講各種議題。個園,園名源於「月映竹成千个字」的意象,園裡主要是竹子及石壘成四季之景,綿綿細雨的午後,撐把小傘徜徉在個園,體驗四季風情。於個園旁的東關街是廣陵區的東西向街道,昔日西通揚州舊城大東門,東面直抵新城東關,東關街與臺灣的歷史老街有點相似,走在古色古香的建築和街道顯得格外親切,再細細地品味老街上具有歷史性的商店,主要賣旗袍、絲綢(巾)、蘇繡團扇、刺繡傘、揚州三把刀及文創商品、小吃,是一條具有文化底蘊的老街,走在東關街彷彿自己穿越時空回到古代。

「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十四字精華,濃縮了瘦西湖的全景風貌。在揚州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瘦西湖,隨處可見垂柳依水的美景。我們是晚上到了瘦西湖參加了沉浸式夜遊,兩個多小時的遊園時間是我此生最難忘的一場夜遊,彷彿仙境般的夢幻,夜遊的人潮非常多,就像臺灣的跨年晚會。於園區內的夜遊路徑是有特別規劃,蘊含主題特色的夜遊,如第二章煙花三月、第三章酒逢知己、第四章南柯一夢等等,每到一個點停留幾分鐘,看著湖面、垂柳、建築再配上柔美的燈光,讓人享受、陶醉在其中,可想千年前的詩人們為何如此迷戀揚州之美,願意為揚州撰寫詩詞,令人流連忘返的瘦西湖。我們夜遊瘦西湖,讀了歷史、看了美景、燈光秀,更看見揚州的觀光商機是如此興盛,很值得我們效法。

小結

這次到中國大陸整體帶給我很不錯的印象。出發前其實非常的緊張,很怕自己不適應這邊的生活習慣。但這六天的時間,與大陸的人接觸、說話交流的過程,感受到百姓的親切和純樸,看見這邊的繁華建設,體驗、了解許多經典中華文化,走訪各地名勝古蹟,與自己九年前第一次踏上中國大陸的印象也不盡相同。回程停留上海一小段時間,住在上海比較郊區的酒店,觀察到有城鄉差距的問題,相較沒有市中心的興盛與繁榮,但整體的生活機能已經算不錯。最後想說中國大陸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若問我還會想到中國大陸走走嗎?當然是願意的,這趟旅程的所見所聞帶給我很多自身的省思,從省思來提醒自己的不足之處,也希望兩岸和平,和平是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