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對話」:各方施展「軟硬兩手」

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圖片來源:Associated Press
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圖片來源:Associated Press

今年「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的氣氛很詭異,反映在全球區域緊張情勢升高的情況下,相關國家尤其是中美兩強,仍不排除「談判代替對抗」的可能性。

根據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從2003年至2022年,亞洲的軍事演習次數和規模持續擴增,其中涉及美國的軍演有1113次,涉及中共的有130次,顯示中美關係是20年來影響亞洲情勢的最大變數,兩國防長也成為今年「香格里拉對話」的主角。

中共國防部長董軍去年底接替李尚福職位後,首度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面對面會談,也是董軍首次在這個場合亮相。外界認為董說話的內容沒有新意,但語氣較其前任強硬。

例如,董在對話會上指出了中共的3個「不允許」 : 「不允許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損害亞太;不允許把地緣衝突、冷戰熱戰引入亞太;不允許任何國家、任何勢力在亞太生戰生亂。」針對「台灣問題」,董軍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始終是捍衛祖國統一、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將以及時堅決有力的作為,遏止『台獨』,確保其圖謀永無得逞之日!誰膽敢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必將粉身碎骨、自取滅亡。」

奧斯汀也不甘示弱,強調美國雖正積極應對歐洲和中東的歷史性衝突,但亞太地區仍是美國的優先戰區,認為「唯有亞洲安全,美國才能無虞」,而美國的做法是強化與印太地區的區域聯盟和夥伴關係,包括加強聯合軍演,並定期派出軍機和艦艇在台海和南海進行自由航行。奧斯汀言下之意是劍指中共在賴清德「520」演說後的圍台軍演,以及在南海使用水炮造成菲國人員死傷。

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說過:「軍事是政治的延伸」。僅管中美在言辭上針鋒相對,但卻留下雙方「鬥而不破」的空間。為落實舊金山「拜習會」建立管控分歧的共識,中美軍方即陸續展開不同層次的接觸。台海雖被視為危險地區,但「美國之音中文網」引述美國「史汀生中心」(The Stimson Center)中國項目主任孫韻的話說,中共「520」後的環台軍演,力道不及美前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以飛彈飛越台灣上空;美國對中共軍演的反應,也只是「口頭譴責」而已。

我認為內政問題使中美兩國必須讓雙方的競爭關係,不致於上升到對抗或衝突的局面。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認為,美國國內政治是當今世界最大的變數。美國大選對世界很重要,但美國內部分歧不易癒合。他認為美在全球部署大大小小800個軍事基地、其航母每天都在各個大洋上游弋,人們不該期待美國衰落;但楊榮文認為,美國人民看重的是民生問題。

中國大陸沒有選舉,但中共仍須在槍炮與奶油之間做出選擇。共黨問題專家凱瑟(Robert G.Kaiser)早就以「歷史性的討價還價」(historic bargain),來形容共黨國家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關係,即「民眾犧牲他們選擇領袖和影響政策的權力,以換取基本的安全、秩序和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預定下月召開的中共20屆三中全會,就是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重點是企業改革,特別是國企改革。

參與「香格里拉對話」的其他國家,在區域安全問題上貼近美國的立場發言,但不放過與中共加強經貿關係的機會。中菲近期爆發領土爭議,大會特別安排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 )做主題演說,目的是提供他表態抨擊中共的機會,但未獲台下其他東協成員的積極回應。

中澳關係近期出現回暖跡象,澳洲副總理兼國防部長馬勒斯(Richard Marles)出席「香格里拉對話」亞洲安全會議時表示,澳洲樂見與菲律賓加強關係,但他已要求與中共展開軍事對談。據外電報導,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和外長黃英賢為了接待到訪的李強,決定不參加本月中旬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問題和平峰會。

日韓是美國圍堵中共的盟友,而中共則是日韓的最大貿易夥伴。日韓面臨國內企業壓力,競相爭奪大陸市場。中日韓三國領袖於上月26至27日在首爾舉行峰會,這是2019年12月以來的首次。聚焦人員交流、科技數位化轉型、氣候變遷、公衛及人口高齡化、經貿合作、災難及安全保障等6大議題,避開了涉及區域安全的重大敏感問題。

中共希望以經濟誘因削弱美國的影響力,韓國是一個破口,因為韓國執政黨在國會選舉挫敗,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尹錫悅的「親日遠中」政策,遭在野黨嚴厲抨擊。此外,北韓近期頻繁挑釁南韓,包括向韓國空飄垃圾穢物氣球、干擾GPS電波以及試射飛彈等行動。此舉遭南韓強烈回應,韓國政府於4日正式宣布全面中止與朝鮮之間的《919軍事協議》,此標誌著兩韓間軍事緊張局勢的升溫。金正恩咄咄逼人的姿態,也讓中共有機會利用朝鮮半島問題,擴大對南韓的影響力。

對於董軍的言論,我總統府發言人李問在媒體上回應道,中共長期透過政治施壓,不允許台灣派代表在「香格里拉對話」上表達意見,這顯示了中共缺乏與台灣政府進行對話的自信。李問指出,中共曲解台灣政府的立場,甚至威脅動武,這種非理性的言論無法獲得國際認同。陸委會也對董軍的言論表示強烈譴責,認為中共窮兵黷武的言論嚴重違反聯合國憲章第2條第4款「不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的規定,並呼籲中共應以善意推動兩岸關係良性發展。

兩岸關係影響區域安全,但台灣卻成了「香格里拉對話」的旁觀者,凸顯台灣的對外處境艱難。最嚴重的是,兩岸缺乏對話管道,台灣維護自身安全,只能依賴「硬的一手」。而兩岸軍力懸殊,賴政府似乎只能期待美國助一臂之力。

【作者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