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an Lifestyle」正流行!──來去德國逛「純素市集」

作者:蘇菲亞(獨立動保觀察者/志工)

【前言】來到夏日的德國,這裡充滿各式各樣的戶外活動,舉凡演唱會、啤酒節、划船比賽等等,類型繁多、不一而足。但你聽過「純素(vegan)市集」嗎?

在德國,這種地方性的市集上,除了找得到台灣常見的豆腐、豆漿、素肉之外,還有你可能不曾聽過的植物皮革(如鳳梨葉的纖維[1])製成的鞋子與皮件,以及各種純素花蜜、純素起司、有機棉T-shirt等。

這些市集上的商品都有一個共通特點,那就是「避免製程中對動物造成的剝削」。詳情請見以下來自海外的觀察報導。

市集攤位上販售的農產品:純素花蜜。(攝於2017年8月,作者提供)
市集攤位上販售的農產品:純素花蜜。(攝於2017年8月,作者提供)

近幾年來,純素生活(Vegan Lifestyle)在德國蔚為潮流,不僅各地的素食餐廳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學校或公/私單位的員工餐廳,也皆會提供「vegan」的餐點選項;連一般平價超市,大多都設有純素專櫃;就算其他商店,只要是相關的產品,都會詳實標示「vegan」標籤[2];2011年全歐第一家純素的連鎖超市「Veganz」[3],也在柏林創立了。

德國雖是世界有目共睹的「香腸大國」,但近年茹素人口卻異常快速地增加,從過去的墊底,到如今遙遙領先歐洲大部分的國家。

除了有無數「vegan化」的餐廳、商店,在德國大城的街頭四處林立之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地方性非營利組織所辦的純素市集,也蓬勃地應運而生。例如2017年8月份,德國西北部的素食市集,就是地方團體ARIWA所主辦的。

帆布鞋及使用「純素皮革」製成的鞋子。(攝於2017年8月,作者提供)
帆布鞋及使用「純素皮革」製成的鞋子。(攝於2017年8月,作者提供)

這些德國各地的純素市集上,參加的攤位無所不包,涵蓋了食衣住行育樂等各個層面,呈現出民眾十分多樣化的「純素生活方式」(vegan lifestyle)。

遊逛長達半天的純素市集,放眼所見,除了販售各種純素產品的靜態攤位以外,還可見到「純素旅館」[4]來擺攤,當地的「純素自行車隊」,也展現他們的健康體魄,前來推廣他們以單車橫貫德國的行程。

德國民間自組的純素自行車隊推廣「純素戶外活動」。(攝於2017年4月,作者提供)
德國民間自組的純素自行車隊推廣「純素戶外活動」。(攝於2017年4月,作者提供)

由此得見,純素在德國已不僅僅是一種飲食文化的改變,它甚至是一種貫徹到全人有形/無形的精神生活與態度。

相較於幾千年來東方以佛教為主所宣揚的不殺生戒律,西方日漸風行的純素生活方式,事實上更像是一種民眾的「自覺運動」。

以德國來說,多數當地人普遍重視健康、熱愛大自然;此外,環保與永續發展,如今亦成為社會共識;經過多年的演進,無論在法律與觀念上,也發展得十分關心動物的福祉。

尤其近年全球環境的惡化、非人道畜牧方式被揭露等種種因素刺激,加總起來更促成了德國改吃素的人口突飛猛進。

從數據觀之,短短幾年素食者已超過700萬人;「vegan化」商品(不單指食物)的產量更是居全球之冠,佔了總體18%。

「vegan化」是民眾的「自覺運動」。舉例而言,像推動德國西北部素食市集的ARIWA,就是民間以自願性志工為主的團體,他們關心動物議題的色彩,也特別濃厚,會運用多年組織地方性活動的經驗,來提倡素食,並提高民眾對動保議題的認識。

例如他們也組織義賣會;並且會邀請動物救援組織「Tierretter」的調查人員,用與民眾對談的方式,分享他們潛入農場、現場直擊的動物福利實況;還設計小冊子,帶領民眾以類似闖關遊戲的方式(每完成一項即可蒐集到一個戳印),參與純素體驗的活動。

市集廣場也舉辦義賣活動,圖為ARIWA正在義賣經濟動物的插畫。(攝於2017年8月,作者提供)
市集廣場也舉辦義賣活動,圖為ARIWA正在義賣經濟動物的插畫。(攝於2017年8月,作者提供)
為帶領民眾認識經濟動物的議題,ARIWA設計了各種宣傳手冊(攝於2017年8月,作者提供)
為帶領民眾認識經濟動物的議題,ARIWA設計了各種宣傳手冊(攝於2017年8月,作者提供)

此外,為了讓民眾切身感受「集約化養殖」下經濟動物的處境,例如:為了解「動物終其一生被困的空間有多麼的狹小」,他們在廣場的地磚上彩繪出0.75平方米的方格,意表在集約化養殖系統下,這樣(幾乎不比一張嬰兒床大)的空間裡,會圈養一隻豬或6隻雞。

還有裝置藝術的陳列,模擬小牛集約飼養下的圍欄,讓人更加體會經濟動物生存空間的不足,以及身心所受到的壓抑、緊迫感。

市集的廣場地磚上,彩繪了集約養殖系統下豬與雞的生活「困」境。(攝於2017年8月,作者提供)
市集的廣場地磚上,彩繪了集約養殖系統下豬與雞的生活「困」境。(攝於2017年8月,作者提供)
市集陳列的裝置藝術,模擬小牛在集約飼養下生長的圍欄。(攝於2017年8月,作者提供)
市集陳列的裝置藝術,模擬小牛在集約飼養下生長的圍欄。(攝於2017年8月,作者提供)

這些十分引人注目的倡議活動,加重了民眾的換位思考,也深化了許多人以「vegan」過生活的決心。畢竟大多數的民眾,很難從餐桌上,還原、理解到工業化畜牧業災難式的真相。

從上個世紀開始,全球各地逐步從家庭式養殖,轉型為「工業化畜牧業」,為了供給人類的食用,大規模、密集圈養牛羊豬雞魚等經濟動物,過程中仰賴科技管理,並力求經濟利益的極大化。

然而這樣的科學化飼養與控管模式,多以業者自身利益為主要考量,而不會去論及過程中所應負的環境成本、工人/消費者權益、動物福利等。

有關環境成本方面,多年來「工業化畜牧」對生態造成的浩劫,諸如經濟動物排放的甲烷,已確為全球暖化的元兇之一;飼育經濟動物所耗費的大量水資源,除了使原本短缺的水資源更加匱乏,亦使水源與土地汙染更加惡化。

除了有目共睹的環境、生態浩劫之外,底層工人的權益也不受保障。不管從業人員是否為移工,普遍皆面臨過低的薪資與惡劣的工作環境[5],屠宰工作也經常為人嫌惡、不討喜。

至於整個肉食產業鏈中,動物從飼養、繁殖、運送到屠宰,所遭受不人道的身心磨難更不在話下,至今依然是業者、相關學者專家以及動物保護組織(動物福利或動物權倡議者)之間爭論不休的課題,從未間斷。

Vegan Demo:ARIWA邀請民眾自行填寫吃素的理由,並向世人宣告。(攝於2017年8月,作者提供)
Vegan Demo:ARIWA邀請民眾自行填寫吃素的理由,並向世人宣告。(攝於2017年8月,作者提供)

在ARIWA舉辦的純素市集中,其中有項活動是邀請吃素的路人,在牌子上寫下自己吃素的理由,並高舉在胸前展示給來往的行人看(是為「Vegan Demo」的公民「站樁」行動)。

其中有一個男生這樣寫道:「我吃素,因為我想保有我的地球。

無論是對生命的憐憫、為環境請命、為健康的理由,歐美地區當前蓬勃發展的純素主義(veganism),可說是對於當代肉食文化的反動;

而德國純素市集的獨特之處,更在於向民眾展現出一種新的思維與價值觀──純素不再僅僅是種飲食方式的選擇,更是一種在食衣住行育樂各層面,對環境/動物友善的生活風格。

德國素食者以Vegan Demo方式,在大大小小的城市街頭,向世人演示、宣告。(圖片來源:ariwa.org)
德國素食者以Vegan Demo方式,在大大小小的城市街頭,向世人演示、宣告。(圖片來源:ariwa.org)

想要跟上這股「vegan」新潮流,我們需要更徹底的來看見當今被我們大量剝削的環境/動物之處境。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讀者,可參考〈世界素食運動快速成長的背景因素〉[6]一文。

[1] 〈Pinatex植物皮革上市 動物的救星〉 http://e-info.org.tw/node/106427
[2] 〈The seal of quality for vegan and vegetarian products〉 https://www.v-label.eu/
[3] https://veganz.de/en/
[4] http://www.veggie-hotels.com/1-1-Home.html
[5] 〈【肉食輿圖】冰櫃裡的生肉 看不見的屠宰業〉 http://e-info.org.tw/node/103241
[6] 〈世界素食運動快速成長的背景因素〉 http://touchedbytheirhands520.blogspot.tw/2017/08/blog-post_18.html

動物當代思潮」,跨域討論各項動物保護議題,並與國外經驗相互檢證反省,期使台灣「動物保護學」能持續成熟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