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心樂園】特殊嬰兒哺乳充滿挑戰,不只是媽媽的事.還需要整個家庭和專業人員共同努力!

【哺乳心樂園】特殊嬰兒哺乳充滿挑戰,不只是媽媽的事.還需要整個家庭和專業人員共同努力!
【哺乳心樂園】特殊嬰兒哺乳充滿挑戰,不只是媽媽的事.還需要整個家庭和專業人員共同努力!

文╱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劉思妤

有些嬰兒出生時就帶著挑戰,可能無法第一時間就跟媽媽進行肌膚接觸,又或許需要住院而需要有一段時間的母嬰分離,在這樣的情況下,特殊嬰兒的哺乳該怎麼做呢?

隨著產前教育的普及和母乳哺餵知識的推廣,愈來愈多父母希望在產後能以母乳為嬰兒主要的營養來源,然而,有些嬰兒出生時就帶著挑戰,可能無法第一時間就跟媽媽進行肌膚接觸,又或許需要住院而需要有一段時間的母嬰分離,在這樣的情況下,特殊嬰兒的哺乳就成為了需要被重視的議題。

在這篇文章中提出幾個特殊嬰兒的哺乳課題,讓大家更加了解這些嬰兒可能面對的挑戰和提供可行的方法,希望可以提供有特殊嬰兒的家庭更好的哺乳支持。

早產兒的哺乳

早產兒的週數和體重都較小,依早產程度也可能有不同的合併症,針對這個族群,母乳的成分最能符合早產兒的需求並降低併發症。但礙於醫療需求,早產兒一出生常常就需要入住保溫箱,接受不同的呼吸支持和治療,讓出生後立即的肌膚接觸變成困難,且需要長時間的母嬰分離,因此,早產兒哺乳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做法:

無法親自哺餵的母嬰分離階段

媽媽可以儘早(分娩後1小時內)開始擠乳,並持續規律頻繁(1天至少擠乳8次)將奶水擠出予以適當保存,在早產兒狀況穩定後,將奶水提供做為營養的來源。

可以哺乳時適應乳房的階段

這個階段需要學習觀察早產兒想吃的訊號,並按需求哺餵,對於不熟悉乳房的早產兒可頻繁肌膚接觸,早產兒的肌肉張力可能較低,因此,可以尋求對哺乳熟悉的專業人員,協助擺位和輔助早產兒吸吮並密切觀察。

唇顎裂嬰兒的哺乳

母乳對這群嬰兒來說還是極為重要,尤其是母乳對於唇顎裂嬰兒常面臨到的中耳炎,比配方奶更具保護力,唇顎裂嬰兒的哺乳策略如下:

【哺乳心樂園】特殊嬰兒哺乳充滿挑戰,不只是媽媽的事.還需要整個家庭和專業人員共同努力!
【哺乳心樂園】特殊嬰兒哺乳充滿挑戰,不只是媽媽的事.還需要整個家庭和專業人員共同努力!

單純唇裂

通常這些嬰兒可順利親餵,媽媽在親餵時,用手指或乳房組織覆蓋唇裂的地方。

合併顎裂

視顎裂程度決定是否能夠順利親餵,哺乳時,可嘗試將乳頭朝向上顎完整的部分,並於哺乳時,擠壓乳房以利奶水排出,但有些合併顎裂的嬰兒,可能受限於構造和體力,而無法單從親餵攝取足夠的奶水,此時,媽媽還是能持續擠出奶水,以湯匙、杯子 或特殊奶瓶補充給嬰兒。

多胞胎嬰兒的哺乳

多胞胎的每個嬰兒都是獨立的個體,進食的型態也大不相同,可先學會哺餵一個嬰兒,了解每個嬰兒的特質及確認有喝到足夠奶水後,再規劃是否要同時哺餵多胞胎,同時哺餵有時需要訂出規則表,以三胞胎為例,第一餐可以A和B同時吃兩邊,餵完兩個再餵C;第二餐B和C同時吃兩邊,餵完兩個再餵A;第三餐A和C同時吃兩邊,餵完兩個再餵B。

特殊嬰兒哺乳充滿挑戰,但對這群嬰兒來說,卻更顯重要,哺乳從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而是整個家庭和專業人員需要共同努力的,沒有最好的哺乳計畫,只有最適合的哺乳模式,期待特殊嬰兒也能在母乳的滋養下成長茁壯!

※原文刊載於2024年06月號《媽媽寶寶》448期。

原文連結

※更多媽媽寶寶文章

不敢抽羊水?NIPT是安全準確又快速的染色體疾病檢測技術,但是風險預測,而非確診

唐氏症篩檢方式好幾種,你選哪一種?臺大李建南主任提醒:貴的不一定正確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