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台灣治安越來越差?讓我們實際從犯罪資料看看

圖文:林奕甫

從5月13日至今,孫殺祖母、牙醫師遇害、情殺分屍、直播主被刺死等等兇殺案件的新聞佔據版面,日前也有智庫開記者會討論到經濟低迷引起治安變動,台灣犯罪人次從2013年的25.5萬人次,逐年攀升到2017年來到28.7萬人次。因此,會有人覺得,台灣社會治安好像越來越不好,越來越亂?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讓我們來看「犯罪人數」逐年攀升這件事。從主計處1992年到2017年取得的警政統計資料來看,涉及犯罪行為的刑事案件嫌疑犯人數,的確在2013年來到25.5萬,到2017年攀升到28.7萬,不過,嫌疑犯是否等於犯罪者?根據警政署所提供定義,嫌疑犯乃「指經警察機關偵(調)查後,認定涉有犯罪嫌疑並經移送法辦之人」,之後還需要經過司法審理與判決兩個階段確定為有罪。

接下來我們來看,台灣的刑事案件數量是否真的愈來愈多?

從中能看出,2005年時,台灣刑案發生數量最多,也是整體變化的分界線。1992年到2005年,案件是逐漸增多,中間1996-1999年間,曾有下降過。而2005之後,案件則是逐年減少。

不過,刑事案件類型很多,我們可以進一步看各類型的變化。首先可以分成三大類刑事案件,竊盜、暴力與其他刑事案件。

這3類案件,在這幾年的變化趨勢不同。竊盜案件,從2005年開始就逐年減少,從2005年的30多萬件減少到2017年的五萬多件,兩者相差六倍。

暴力案件,也是從2005年開始逐漸下將,從2005年的1萬4,301件,下降到2017年的1,260件。

其他刑事案件,則是相反,從1998年後就逐漸上升,過去這幾年,每年的案件數都超過20萬件以上。其他刑案包含贓物、賭博、一般傷害、詐欺背信、毒品、妨害自由、駕駛過失、一般妨害、侵佔、槍砲彈藥刀械、公共危險等等案件。

重傷害與殺人案件

這一週以來發生的刑事案件,都是屬於暴力案件類別中的重傷害與故意殺人案件。那麼,台灣的重傷害與故意殺人案件是否變多呢?

下圖是重傷害與故意殺人案件,在1992年到2017年的案件數變化。

從中顯示,台灣的重傷害與故意殺人案件是逐年下降,近幾年的案件數量,每年都低於500件。

所以從警政的資料來看,近幾年台灣每年發生的刑事案件,是逐漸減少。而重傷害與故意殺人案件,也是逐漸減少的趨勢。

更多《關鍵評論網》的文章:

  1. 從陳克華的歧視貼文,觀看他對女性年齡、性與神經質的厭惡

  2. 麥克阿瑟也許是個狂妄自負的傢伙,但他可說是當代日本的建國之父

  3. 連加恩:政治和外交的界線,從來就無法限制台灣民眾的愛心

  4. 梅根應該自己走紅毯,而非被一個人交到另一個人手上

  5. 避免交往到「恐怖情人」,精神科醫師:小心這三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