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喝豆漿補充到的是蛋白質,還是糖分?

文字/林奕甫

豆漿又稱豆奶是補充蛋白質的常見飲品,過去豆漿只能在傳統豆漿店購買,而隨著食品技術的發展,許多食品大廠也都推出瓶裝跟樂利包裝的豆漿產品,我們能方便在超市與超商購買。近年也有許多一些小店,開始專賣自製豆漿。

只是這些加工後的豆漿產品,是否真有提供足夠的蛋白質呢?

董氏基金會在近日調查市售115項豆漿產品,包含105項液態豆漿產品與10項豆漿粉產品。其中大多數產品都有標示蛋白質含量,有6件產品卻沒有標示,主要是來自早餐店或傳統豆漿店的產品。

有標示蛋白質含量的豆漿,蛋白質的含量差異大,含量最高的豆漿,每100毫升含有7.9克的蛋白質,最低的則只有1.3克,差距約6倍。而大多數豆漿產品的蛋白質含量,每100毫升在2-4克左右。

目前市售紙盒裝的豆漿,一個紙盒容量大約是400毫升。如果喝完一個紙盒的豆漿,大約可攝取8-16克的蛋白質。根據國健署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成人一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是50-60克。所以喝完一個紙盒的豆漿,就可以滿足我們一日蛋白質攝取量的五分之一左右。

所以建議每日豆漿不需要喝多,因為我們每天還會從其中食物中獲取蛋白質。喝太多豆漿反而可能會造成蛋白質攝取過多的情形。甚至,可能會導致攝取太多的糖分。

在董氏基金會調查的115項豆漿產品中,有額外添加糖的產品有80件,其中添加糖量最多的產品,每100毫升添加了9.4克的糖。這樣的單位糖含量比珍珠奶茶還多。

根據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一杯全糖去冰的珍珠奶茶,每100毫升含有8.8克的糖;半糖去冰的珍珠奶茶,每100毫升則有6.4克的糖;微糖則是每毫升有5.6克的糖。

調查中的豆漿產品,有15項的單位含糖量比微糖珍珠奶茶還多。所以建議在購買時要注意產品標示中的糖含量。

但是董氏基金會的調查也發現,有11項產品沒有糖含量的標示,其中4項是盒裝或瓶裝的產品,7項是散裝的產品。盒裝或瓶裝的產品沒有標示糖含量,是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而散裝產品的標示,董氏基金會則是建議可比照食藥署公告《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標示全糖的添加量跟熱量。

除了成分標示不清的情形外,調查的豆漿產品中都沒有明確標示是否為調製豆漿。根據CNS國家標準,豆漿與調製豆漿有不同定義。

在這次調查中,30件有包裝的豆漿產品依目前CNS國家標準,應屬於調製豆奶,也就是有額外添加營養劑或風味料。另有二件有包裝的豆漿產品,每100毫升的蛋白質低於2.0克,也就是低於2%,以CNS標準來看,不算是豆漿,也不算是調製豆漿。

但是目前仍無法規強制要標示,所以董氏基金會呼籲主管機關應該設立相關法規,規範廠商在產品上要有更明確的標示,讓消費者能更明瞭相關產品的資訊,維護消費者的權益。

更多關鍵評論網文章
不是都自動駕駛嗎,為什麼會累?華航副機長解開你的空中迷思
「合法但不合理」的過勞工時,讓台灣成為大型絕命終結站
日本漫畫界分成兩類作品——鳥山明《七龍珠》與其他
白先勇:父親當時若稍顯躊躇,二二八冤死人數恐不止如此
一名老師的人體實驗:寒假沉迷於手遊《傳說對決》後急速勒戒

今日熱門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