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表】1996年以來的六次總統大選,藍綠兩黨候選人各是怎麼決定的?

文:丁肇九|圖:林奕甫

本次藍綠兩黨2020年總統大選的初選前哨站中,和過往相比皆開出了新例,國民黨內首次有多人同時參與初選,更可能創下「徵召初選」的首例,民進黨內更發生台灣自1996年總統直選以來,首次有人在黨內挑戰首任總統的局面,也因為種種無法斷開的魂結鎖鏈,讓兩黨到了快5月都還未能訂下能讓各方勢力心服口服的初選辦法。

國民兩黨真是通通循規蹈矩來進行黨內初選嗎?還是曾發生「初選拖延」甚至是「因人設事」的情形呢?

歷年兩黨總統初選比較
歷年兩黨總統初選比較

雖然每次選舉,藍綠兩黨都宣稱會「照規則來」,但回顧總統直選至今6次藍綠總統候選人提名歷程,國民黨多在黨內協調的階段就能「喬」出候選人,相較起來,民進黨從全民初選、黨員投票到全民調,嘗試過各種不同的初選方式,而兩黨最相似的地方,就是都曾為黨內的政治明星修改規則,保送上壘。

接下來我們就從台灣政黨史上的第一次初選說起,讓大家更能充分掌握每一次的「奧妙」。

1995年初選:民進黨「投幣式」的全民調

1996年的總統大選之前,已經執政八年的李登輝為台灣帶來了第一場總統直選,雖然起初不斷傳言要交棒給當時的國民黨副主席林洋港,但經過一系列的協調,最終國民黨中央仍在1995年8月23日通過支持李登輝競選連任,此舉導致國民黨內包括林洋港(時任司法院長)、陳履安(時任監察院長)等人退黨參選,形成院長互鬥的局面。

民進黨方面,首次公民直選的大選,也迎來了黨內百花齊放的風景,包括彭明敏、許信良、尤清、林義雄等人,都投入了民進黨的黨內初選,經過第一階段的黨員和內部幹部票選後,由彭許兩人對決,並於1995年7月15日在全台縣市以個人身分證登記換取類似塑膠幣的方式進行公民投票,也開放非民進黨黨員參與,最後「大膽西進」的許信良在初選敗給了「堅守台獨」的彭明敏,但該次總統選舉仍由當時在任的李登輝勝出。

1999年初選:「陳水扁條款」解套,民進黨贏得大選

在2000年,台灣迎來第二次的總統直選,國民黨的初選階段相對「單純」,由時任總統兼黨主席的李登輝直接指定連戰為候選人,此舉也引起曾任台灣省長的宋楚瑜極度不滿,決定退黨參選,也成為日後親民黨的濫觴。

民進黨的部分,在前次與李登輝的對決失利後,即一改過往百花齊放的「登記制」,從1999年5月13日起的兩週時間,以民進黨籍幹部、地方首長議員與特定黨員推舉的「推薦制」方式進行,並為當時聲勢如日中天的陳水扁修改黨內「四年內不得參選不同公職」的條款解套,在1999年7月10日獲得黨內提名,但這種為特定參選人修改黨規的方式,也讓原先積極爭取的許信良大為不滿,宣布退黨獨立參選。

這場結合藍綠、新黨(李敖),和兩組無黨籍候選人(宋楚瑜與許信良)的五方對決,最後由陳水扁以些微差距勝出,也埋下了國親未來合作的伏筆。

2003年初選:泛綠團結,泛藍整合

對比前兩屆的總統大選,在2004年的總統大選選戰中,民進黨在僅有現任總統陳水扁一人登記的情況下,直接取消後續的提名作業。國民黨在前次選舉嚐到分裂的失利後,早在2003年2月就成功整合泛藍內部,以連戰搭配宋楚瑜的方式與親民黨合推候選人。

這次選舉在爆發了震驚全台的「兩顆子彈」槍擊事件後,陳水扁以不到3萬票的差距成功連任。

2007年初選:民進黨四大天王競爭,前兩名搭配

雖然紅衫軍倒扁的運動沸沸揚揚,2008年總統大選中民進黨黨內初選的熱力卻絲毫不減,在2007年3月1日公布初選辦法後,前行政院長謝長廷率先宣布,時任民進黨主席游錫堃、時任閣揆蘇貞昌,和即將卸任的副總統呂秀蓮也接連投入初選,民進黨內「四大天王」經過三場辯論後,同年5月6日的首輪黨員投票謝長廷以44.66%的支持度大幅領先,其他三人接連宣布退出初選,民進黨也迅速停止初選民調作業,之後謝長廷邀請民調第二名的蘇貞昌擔任副手,投入大選。

國民黨的部分,雖然協調初期發生馬英九因特別費案遭起訴而無法參選窘境的插曲,但經國民黨中央於2007年2月13日修改黨規「排黑條款」的方式化解。之後連戰邀請馬英九、王金平、吳伯雄等人會商後,訂下的當年的初選規則,該年唯一通過連署門檻的馬英九成為唯一符合資格的候選人而不必初選,在同年5月2日提名,也成功當選總統。

2011年初選:民進黨首次「全民調」推舉候選人

在將近766萬民眾簇擁的4年後,馬英九在2012年大選前取得黨內提名的過程並無受到太多阻礙,於2011年4月23日完成登記後4天,即由黨中央正式提名競選連任。民進黨在2011年1月22日通過的初選辦法則一改前例,在時任黨主席蔡英文、蘇貞昌和許信良三人登記後,以四間外部民調公司加上中央黨部「全民調」的方式進行初選,在四場辯論會後,同年4月27日蔡英文以平均4成3的支持度贏得勝利,並獲得提名。

雖然宋楚瑜以親民黨候選人身分參選造成泛藍分裂疑慮,最後馬英九仍以689萬的得票率成功連任。

2015年初選:國民黨首次民調初選,然後「廢止提名」

在太陽花學運後的總統大選,民進黨早在2015年2月11日就公布了以「先登記後協調再全民調」的初選方式,但因只有時任黨主席的蔡英文一人登記同額競選,黨中央便中止後續初選作業,於同年4月15日正式提名蔡英文競選。

剛結束8年執政的國民黨,則在2016年的總統選舉中迎來了首次候選人初選,也在民進黨提名蔡英文之後發布初選流程,但期間先經過要「黨員三成、民調七成」還是「全民調」的論戰,後又有黨內「大老」們皆不表態的人選危機,最後,唯一完成登記的時任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在該年6月12和13日的民調中超越設下的「防磚條款(必須獲得民調30%支持度)」而取得提名。

話雖如此,洪秀柱獲得提名之後,卻又因為包括「終極統一」等對外發言受黨內批判,促使國民黨中央在2015年10月廢止洪秀柱的提名,改徵召朱立倫披掛上陣,並在之後的選舉中敗給二度競選的蔡英文。

今年從賴清德殺出挑戰現任總統,到韓國瑜與郭台銘的混戰,皆被視為初選的「亂象」,但與過往相比,藍綠設定的6月人選決定時間其實並不算太晚,只是時至5月仍未訂下初選辦法確實少見,國民黨和民進黨同時在黨內有多人登記競爭初選提名和現任總統在黨內出現挑戰者,更是歷史首例。

回顧台灣總統直選後的初選史,也好像是近代的政治史,不論民調方式的改變,或投票單上名字的更迭,都能看到台灣民主一路走來的演變——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凝聚民意或取得權力,而手中握有選票的我們,也看著這些熟悉臉孔的行徑,從一次又一次的淚水和歡呼中,更加參透他們的心之所向。下一張初選圖片裡的節點和箭頭,又會指向何處呢?

更多關鍵評論網文章
韓國瑜,被政治耽誤的催眠大師
「竊國大盜」是百年之冤,袁世凱才是中華民國的國父
30年教改是場災難浩劫,摧毀最烈的就是「努力」這價值觀
統一後中共會補貼軍公教年金?中國連自己的退休金都發不出來了
洗衣機的物理學:「直立式」與「滾筒式」要選哪一種?

今日熱門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