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知識+】舉重的前世今生 一窺奧運台灣最大獎牌庫

台灣舉重好手郭婞淳。(Photo by Vincenzo PINTO / AFP) (Photo by VINCENZO PINTO/AFP via Getty Images)
台灣舉重好手郭婞淳。(Photo by Vincenzo PINTO / AFP) (Photo by VINCENZO PINTO/AFP via Getty Images)

每屆奧運比賽,中華代表團在舉重項目表現總是備受期待,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由名教練蔡溫義首度摘銅,在21世紀舉重開放女將參加後,成為台灣選手在奧運最大獎牌庫來源,至今累積4金2銀4銅,是中華代表團唯一一項在奧運得牌數達雙位數的運動。

奧運元老項目 曾有舉重十項全能

而舉重這運動早在首屆現代奧運1896年雅典奧運就已經存在,特別的是那時舉重並非自己獨立單一種類運動,而是被列在田徑名義下。

在1896年奧運賽場上,只有男生可以參加比賽,當時舉重不像現在有分量級,不分體重大家都能參加,唯一分類是單手舉、雙手舉這2項目。最終來自英國的艾略特(Launceston Elliot),以單手舉起71公斤稱王。

舉重到了1904年聖路易奧運又出現不同比賽形式,拿掉單手舉重的項目,保留雙手舉重外,甚至還有舉重十項全能,這項目當年也只有3人參加人人有獎,要在9個不同舉重動作中,依照第1名5分、第2名3分、第3名1分積分,看誰累積多,到第10個項目,再由2名領先者背著啞鈴單手伏地挺身,最終是美國奧薩夫(Oscar Osthoff)背著超過47公斤重量完成6次單手伏地挺身封王。

量級化導入 單手舉重成歷史

等到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舉重正式成為單一獨立運動,並導入量級制度,比賽項目有單手抓舉、單手挺舉、雙手挺舉;1924年巴黎奧運加入雙手抓舉、雙手推舉,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再把單手項目取消,剩下雙手抓舉、挺舉與推舉。

1972年是最後1屆進行推舉項目,由於推舉動作不易判斷是否為正確,從1972年慕尼黑奧運過後,就再也沒有推舉項目。

自1976年蒙特婁奧運開始,舉重成為現在大家所熟悉的比賽規則,選手們先後進行3次抓舉(Snatch)以及挺舉(Clean & Jerk)兩邊總和加總最重即為金牌。比賽抓舉時,選手握槓後,必須直接將槓鈴舉起,中間不能有所停頓,瞬間爆發力消耗大,因此抓舉多半選手完成成績會比挺舉來得低;挺舉顧名思義,上槓後能把槓鈴挺在脖子附近,接著再一口氣舉起,多了這道緩衝,讓選手們得以舉起更重的重量。

開放女將參加 台灣因此受惠

中華代表團能夠在舉重取得不凡成就,是因為2000年雪梨奧運,才終於開放女性運動員參加舉重項目,首屆女子舉重奧運,黎鋒英就在女子53公斤舉出銀牌,成為首位舉重奪牌女將。

除2004年雅典奧運外,進入21世紀各屆奧運都能看見台灣舉重體操女將登上頒獎台,其中2008年陳葦綾、2012與2016年許淑淨以及2021年郭婞淳都拿過奧運金牌。能夠如此有成就,也是跟亞洲選手體型條件適合在舉重較輕量級中發展,否則若參加量級往上,選手們要面對的是更多歐美好手勁敵,目前也尚未有任何台灣選手能在奧運超過70公斤量級中奪牌。

不靠力氣靠腦袋 許淑淨寫舉重史代表一頁

最有名智取例子莫過於2016年里約奧運我國好手許淑淨,面對中國強敵黎雅君,抓舉結束落後她還落後對手1公斤,但她當時有腳傷,挺舉跟對手硬拚只會陷弱勢。許淑淨挺舉第1把開出112公斤確保銀牌,黎雅君第1把雖舉起123公斤,但手肘彎曲被判失敗。

照舉重規則,選手有2分鐘時間完成試舉,1分30秒前有2次更改重量機會。眼見機不可失,教練蔡溫義讓許淑淨跟著中國選手喊到126公斤,雙方第2次試舉都失敗,但黎雅君沒有保底成績,導致第3次試舉壓力過大失敗,許淑淨靠著策略進帳第2面奧運金牌。

縮減項目 巴黎奧運競爭激烈

今年巴黎奧運舉重則是大幅縮減項目,從原本男女各7個量級,縮減為各5個量級,可能的原因來自於舉重選手禁藥問題層出不窮,先前已經有多名選手因為涉及禁藥成績遭到取消,2012年的許淑淨以及2008年的陳葦綾,都因原先金牌選手使用禁藥成績不列入,因此遞補成為金牌,包括先前我國女將林子琦也由於誤食類固醇被禁賽,因而離開賽場。

縮減量級後,能預期今年巴黎奧運舉重賽場會更激烈,中華代表團清一色都是女將,分別是女子49公斤方莞靈、59公斤郭婞淳以及71公斤陳玟卉,即便郭婞淳與陳玟卉上屆分別拿到金牌、銅牌,今年巴黎面對的考驗更嚴峻,除原有量級對手之外,還要迎戰跳級而來的其他好手,亦或是如陳玟卉個人從64公斤跳到71公斤,無論如何,都要祝福代表全台灣舉起希望的3位女將,能在巴黎留下滿意的成績。

【奧運影音新聞】

◤看更多◢

👉關注更多巴黎奧運新聞

免責聲明

奧林匹克、奧運、奧運五環、“Faster Higher Stronger”、“Games Wide Open” (英文及法文)、及相關標誌與吉祥物為國際奧委會、奧運會和帕運會巴黎組委會、或其相關機構所擁有。本網站與上述該等機構並無任何贊助或其他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