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職業高壇掀起比價效應

職業高壇掀起比價效應。(作者提供)
職業高壇掀起比價效應。(作者提供)

職業選手本來就是為獎金而戰,只是隨著背後擁有PIF(沙烏地公共投資基金)雄厚資金支持的LIV Golf Invitational Series(利夫邀請系列賽)豪華登場,衝擊當今的高爾夫巡迴賽生態,或者一針見血說道:挑動既得利益者的敏感神經。

按照正常情況,高爾夫選手從啟蒙到長大轉職業,少數人在十八歲時加入桿桿是錢的現實殺戮戰場,有些人經過美國大學磨練,接著才告別業餘生涯,但不像籃球、棒球或足球聯盟的年薪保障合約,高爾夫和網球都是自己當老闆的個人獨立事業,只要沒有上場,就沒有獎金收入。

對於才華洋溢的明日之星來說,NBA(籃球)、MBL(棒球)和一些足球聯盟馬上拿著豐厚的合約來到你面前,高爾夫則不然,頂多在轉職業初期,給你幾場外卡邀約,總算在去年看到PGA TOUR University Ranking(美巡賽大學排名)問世,前五名獲得六月後的光巡賽出場資格。

在美巡賽大學排名成立之前,如果未能像Jon Rahm(霍恩‧拉姆)、Collin Morikawa(柯林‧森川)那樣把握住有限的出場機會,接下來只能參加各大巡迴賽的資格,或從獎金規模較大的世巡賽出發,美巡賽旗下的光巡賽也不賴,不然就在更次級的加巡賽和拉巡賽磨練,或流放到相對屬於非主流市場的亞洲地區。

萬一什麼舞台都沒考上,明年只能喝西北風了,除非你是Jordan Spieth(喬丹‧史畢斯),還能靠業餘時期累積的名氣,繼續以外卡身份參賽,不過人家只是前一年考運不好,2013年在什麼參賽位階都沒有的情況下,非但以一座John Deere Classic(約翰迪爾菁英賽)冠軍立即升格為美巡賽會員,並贏得一生只有一次機會的年度最佳新人。

基本上,大部份選手都是腳踏實地、按部就班,一路從較低階的巡迴賽向前邁進,類似棒球的最高殿堂是MLB,籃球為NBA,高爾夫選手的終極目標自然是獎金規模最優渥的美巡賽。

儘管如此,美巡賽並不保證收入,有打比賽才有錢,打不好會被淘汰,明年還可能失業,不過只要贏得夠多,帶回更多的四大賽軍盃,便能享受功名成就的滋味,或許在球場上賺取的獎金遠遠不如NBA和MLB選手,更別提足球明星動輒六、七千萬美元的超級合約。

然而,高人氣的個人運動球星通常在廣告代言的合作上更具主動性,例如最近幾年打不到幾場球的Tiger Woods(老虎‧伍茲),2022年公佈的Forbes「富比士」運動員收入排名,仍有六千八百萬美元的收入,更別提他在2008年巔峰時所創造的一億一千五百萬美元身價,遙遙領先當時第二名的足球明星David Beckham(大衛‧貝克漢)六千五百萬美元之多。

這就是大家習以為常的高爾夫生態,直到今年殺出利夫邀請系列賽。這個由澳洲名將Greg Norman(葛瑞‧諾曼)領軍的新型巡迴賽,原本的如意算盤是和美巡賽和平共處,畢竟所有球星都在美巡賽手上,有球星才能吸引觀眾進場和收看比賽,結果搞成如今的敵對局面,兩邊被迫掏出更多的金錢。

既然美巡賽不放人,財大氣粗的沙烏地基金有恃無恐地把大筆錢擺在桌上,除了場場冠軍四百萬美元起跳,年終排名前三名還可以分配三千萬美元,另設有團體獎金,並給予職業高壇前所未見的巨額「轉枱費」,據傳Phil Mickelson(菲爾‧米克森)獲得兩億美元,Dustin Johnson(達斯汀‧強森)一億兩千五百萬美元,而新加入的Bryson DeChambeau(布萊森‧迪尚波)和Brooks Koepka(布魯克斯‧柯普卡)也都破億美元,其他人依名氣、資歷和近況從百萬美元到數千萬美元不等,但開價超過五億美元,仍無法獲得當今高壇吸金能力最強的伍茲點頭。

基於保障自身利益,主要不外乎各站賽事贊助商和平均每年將近八億美元的轉播利益,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美巡賽瞬間成為美國黑幫老大,除了聯合許多友善媒體大力抨擊沙烏地黑金和跳槽選手的非道德性,企圖把利夫打成爭議性的巡迴賽,還祭出嚴格的禁賽令,不過仍無法阻止愈來愈多選手轉戰高獎金、無淘汰、保證十二萬美元落袋,又只打三回合五十四洞的四十八人制賽事。

跳槽選手有錯嗎?這在最近的職業高壇引起熱烈討論,那些人也在六月初於倫敦市效Centurion Golf Club(百夫長高爾夫俱樂部)登場的利夫開幕遭到「烤問」,但職業選手本來就是為獎金而戰,特別又是超乎行情的數字,前世界球王Lee Westwood(李‧威斯伍德)就直白表示:「這麼多錢不拿才是笨蛋!」反正所有後果自行承擔。

不管怎樣,這波「美帝」對決「沙國土豪」的世紀之戰,鐵定爽到當今職業選手。跳槽者大概抱持著先賺先贏的打算,不過在美巡賽的禁令下,反而讓許多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也能參加利夫邀請賽,例如之前生涯累積獎金不到百萬美元的南非選手Hennie du Plessis(亨尼‧杜‧普雷希斯),首役搶下價值二百一十二萬五千美元的第二名,而有人三天爆出高於標準桿二十四桿,也能拿到幾近美巡賽同期間RBC Canadian Open(加拿大公開賽)並列十八的獎金。

至於美巡賽為了留住選手,也不甘示弱地大打獎金規模加碼戰,其中三大名人邀請賽、兩場季後賽和WGC比洞賽,明年起全推升至兩千萬美元的大關,年度旗艦大賽-The Players Championship(球員錦標賽)再飆高至兩千五百萬美元的新里程碑,並打開世巡賽的直升大門,進一步強化雙方的策略聯盟,明顯都是為了對抗利夫而來。

職業高爾夫巡迴賽正掀起比價效應!過去,比賽獎金都是幾年調整一次,如今卻是年年成長,而且幅度驚人,像球員錦標賽連續兩年五百萬元,剛好是1999年的總獎金規模,這應該是老虎那一代選手所沒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