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硯拓專欄】《與神同行:最終審判》注定賣座的電影戰術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

上映首週已賣破兩億的《與神同行:最終審判》,和上一集《與神同行》其實是一起拍攝的上下集電影,不只是質感如出一轍,優缺點也幾乎都一樣。整個敘事靠著兩顆引擎來推動:一是奇幻的設定,目的是炫耀特效和奇觀,二是揭秘的過程,負責醞釀劇末的哭點。這兩顆引擎還會彼此照應,當奇觀已經有點疲乏和重複的時候,解謎的張力負責讓觀眾繼續「在乎」下去;當解謎進入較為低檔的橋段,戰鬥和逃跑的特效又會讓你我的感官,始終維持在忙碌中、「好high喔」的狀態。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

但這兩顆引擎到最後,並沒有合而為一,也不是互為表裡。不論上下集,地獄與審判的奇幻設定都只是幌子,是為了讓觀眾先認識主角群,再被他們背後的故事給感動。這在上集,已經有前半的主角在後半整個被弟弟搶戲的結構歪斜問題,到了世界觀和角色都已經建立好的《最終審判》,更是直接把重心放在非審判主角的三使者身上。

於是全片有八成篇幅,日/月使者都在陽間處理一樁爺孫親情案件,上一集的弟弟金秀鴻則是由江林使者帶著,在陰間獨闖審判之路。但陽間這條線真正的目的,其實是讓成造神「說出」兩位使者的前世,爺孫案到頭來根本就不是重點;而在陰間,金秀鴻的任務更只有一再「追問」江林的過去,除此之外他的心境轉變像是疑惑、抗拒、決心、賭氣、憤怒、淡漠⋯⋯等等,都讓人不太跟得上。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

但就像金秀鴻自己說的:「原來我根本就不是主角。」《與神同行》系列的奇幻元素和審判邏輯,是一件絢麗的糖衣,配上讓人目不暇給的快節奏剪接,還有繁複的敘事切換,這整場煙霧戰都是為了鋪陳最後的情緒爆點,而且那爆點真的有效。兩部片看完,我不禁佩服當今南韓的電影工業,因為我看到了追求商業電影製作的某一種終極姿態——打造高熱度觀影情緒的技巧。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

透過沿途視覺與聽覺的高能量,搭配角色情感的煽動,讓觀眾始終坐在雲霄飛車上,不需要(也大概不想)停下來喘息,也就無暇去認真思考劇情細節,只注意到這當下的熱血、歡樂、憤恨、懊悔和疼惜。這是高度而且精緻的掌控,以創造最大化情感刺激的觀影經驗為第一要務,除此之外什麼藝術性,敘事結構,故事邏輯等等,都不重要。比起說一個好故事,創作團隊更在乎的是說的順序,說的語氣,能不能別用說的改成用唱的?最好還加上舞步?

這是把電影「演唱會化」了。沒打算拍出五年十年後仍讓人津津樂道的所謂經典,而是在看完的當下讓人目瞪口呆,同時還眼眶紅紅的就好。這肯定是刻意的選擇,能成功背後靠的更是技巧,要有足以讓人震懾的特效水準,以及仔細計算過、鋪排好的情感痛點,當敘事來到醞釀痛點的階段,所有聲光刺激和情節邏輯都要讓路,而後面這點之所以能夠辦到,則要靠演員,當演員入戲的程度和情緒感染力能夠說服你,邏輯的漏洞和偏離,就容易被無視。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

以《最終審判》來說,其實日/月使者的過去已經夠動人了,江林使者的父子戲也張力很足,但劇本在最後還要把兩邊牽連在一塊兒,以營造出「愧疚」與「原諒」的情緒高潮——這在事後回想,不免有種硬凹在一起的感受,但在看的當下卻很難不被感動。因為兩集下來,你已經對解怨脈、李德春還有江林三人都充滿感情,看著他們哭,或看著他們笑,你已經很難置身事外了。

所以《與神同行》和《最終審判》注定會賣座,因為創作者的箇中秘訣是情節的感染力,這是即使連好萊塢的爽片們都常常會忽略或是低估的,有些是顧慮到劇情的邏輯性和前後的一致性而放不開、無法煽情,有些則是即使想要也辦不到。本系列證明了南韓的電影界已經是個徹底成熟的「工業」,足以生出真正稱職的商品——亦即穩賺不賠的電影。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
與神同行:最終審判

【Yahoo專欄作者張硯拓】
專職影評人,《剛剛好的時光》影評書作者,【釀電影】主編。文章散見於紙本與網路線上媒體,經營有【時光之硯】部落格及臉書粉絲團。

movie_id:8264
※不加入Y!電影粉絲團,你就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