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人物】英國網紅老師:我希望當一輩子的學生

作者:讀者太太/英國職場放大鏡

不久前專訪戴舒萱(Susie Woo)的文章引起讀者廣大迴響,也讓許多過去不認識她的人開始追蹤她的社群帳號。相信許多 Susie 的粉絲應該有留意到她近期的社群分享:她因為想更深入探索文化如何影響生活,決定在已經取得兩個碩士學位(薩里大學口譯學、Quantic 商學院 MBA)的前提下,繼續攻讀第三個碩士,而且也很幸運地被英國牛津大學錄取,即將重返校園。

也因此,我決定再次訪問戴舒萱,除了請她聊聊重返校園的動機,也和大家分享她對於「Susie Woo」這個品牌未來發展的想法。以下用第一人稱敘述:

已有兩個碩士,為何還需要第三個?

隨著工作經歷增加,我越來越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我們身邊很多例子顯示:許多人會傾向安於現狀,而忽略了繼續自我成長的必要。所以我期許自己能不斷學習,永不放棄讓自己成長的機會。這解釋了我為何在 24 歲時決定在薩里學位攻讀口譯學碩士,當時我除了對口譯這項專業充滿興趣,也認為口譯學碩士能讓我的中文能力更加精進。

2022 年,美國的 Quantic Business School 主動聯繫我,問我是否有興趣攻讀他們的 MBA 學程。老實說當時我很驚訝,不清楚為何他們會找上我,我推測可能是因為我有經營「Susie Woo」這個語言教學品牌的經驗。後來我很榮幸得到全額獎學金,在一年的時間內透過線上課程取得 MBA 學位。這個過程中,我和同學們透過小組討論,密集做了很多 case study,模擬真實商業世界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我覺得對我經營自己的事業非常有幫助。

我尤其喜歡 Quantic 注重互動的課程設計,有別於傳統的商學院,Quantic 商學院的課程設計很特別,因為它其實沒有任何上課的環節,而是在線上互動平台上回答問題,或是完成題目中要求的任務,有點類似做遊戲那樣。這種創新的做法擺脫傳統教育模式中許多耗時又不必要的流程,意味着我可以自己運用時間,以更有效率且更有趣的方式完成課業。Quantic 的另一個特色在於,它是全球第一間全遠距的線上大學,所以學生不會受限於時空,我個人認為這絕對是未來的趨勢。

取得 Quantic 的 MBA 學位後,我內心對學習的熱情不但沒有降溫,反而還更炙熱,於是我決定在靠自己的力量存夠學費後,攻讀我一直很想鑽研的社會人類學。之所以想學習這門專業,主因是我想精進自己在搜集數據與做研究方面的技能,為我將來做跨領域研究做好準備。此外,我也想給自己一個挑戰,於是決定選擇世界最知名的高等學府牛津大學。

熟悉我的家人和朋友都知道,我一直對改善社會有很強烈的興趣與動機,現在我終於有機會能透過修習這個科目來學會必要的技能,進而真的為社會貢獻心力。

拿到牛津的 offer 後,我意外發現聖安東尼學院(St Antony’s College)的亞洲研究中心(The Asian Studies Centre)有專門開設台灣研究計畫(Taiwan Studies Programme),彷彿冥冥中註定了我和台灣的緣分。

身為企業主,持續學習的重要

教學是我的職業,學習是我的興趣,所以除了以上提到的碩士課程,近幾年我在工作之餘也上了不少課程,包括一個麻省理工學院的數據分析課程,並取得了一個諮商證照(Counselling Certificate)。而目前我正在上「生活瑜伽(Living Yoga)」的課程,這個課程需要每天早晚各花 30 分鐘到一小時的時間練習呼吸和做瑜伽,我開始上課不久後就能感受到它對我帶來的益處。

牛津大學的入學申請通過後,我從曾經修過這個專業的朋友口中得知,入學後可能每週都要交 5 千字的論文,所以我已經在為 10 月以後的新生活調整步調,這也是為何即使目前我非常滿意我的團隊,我還是計劃繼續招募優秀人才,而我自己也會為管理將來規模更大的團隊做好準備。

我最近正在讀的一本書叫《The E-Myth Revisited》(在台灣由久石文化出版的中文版本譯為《創業這條路:從一人公司到一個企業組織,要成功創業必須知道的「方法」與「心法」!》),裡面提到許多關於經營企業的秘訣,以及破除許多人在經營企業上的迷思。

我特別有共鳴的就是作者分析大多數人是 80% 的技術人員(technician)、10% 為管理者(manager)、10% 為企業家(entrepreneur)。大多數人一開始都是技術人員,他們已經擁有一項技能,並認為可以利用這項技能開創自己的事業。起初他們非常興奮,將所有精力投入到這個事業中,但一段時間後他們開始感到疲憊,因為不僅是做與以前相同的工作,現在他們還必須處理所有行政、會計以及經營業務所需的一切事務。

他們意識到需要尋求幫助,所以開始僱用另一個人來分擔工作量。一開始效果非常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讓這個人做得越來越多,並將很多事情交給他。一段時間後,他們發現一切都出現了問題。這時技術人員意識到他們還需要成為管理者,只是大多數人不習慣當管理者,因為管理者需要的能力和技術人員有很大差異。

技術人員擅長的是執行,並以自己的步調完成任務,他關心的重點是「當下」;而管理者需要很強的組織能力,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他希望事情保持不變,因為他關心的重點是「根據過往經驗而建立的法則」;企業家則關心「未來」,他有創意推動事情向前發展,但有時他們會因為技術人員和管理者關心的重點和他不一樣而感到沮喪。這三種人格特質都存在於典型的中小企業主身上,並深深困擾著他們──因為這些特質彼此衝突!

根據書中的描述,我感覺自己主要是企業家,因為我總是浮在雲端,對實際執行任務所需的時間感到沮喪,我意識到自己的這個特質,並開始雇用合適的團隊來彌補我個性中的缺點。對我來說,這意味著我需要在團隊中有一個非常腳踏實地的人,他需要非常有邏輯性、有條理,能一步一步地前進,而不是和我一樣在雲端拼湊各種零散的想法或夢想未來。

這也激發了我繼續深造的動力,因為沒有新的輸入、沒有新的視角、沒有新的靈感,我怎麼會產生任何新的點子?我認為對於企業主來說,保持開放,不落入「隧道視野(tunnel vision)」的陷阱是非常重要的。我期許自己在未來能時常拜訪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人交流、學習不同的事物,相信這些不同的刺激能帶給我更多元的觀點,而也相信在不斷進修讓自己成長的努力下,我能持續讓「Susie Woo」這個教學品牌提供更新更好的服務。

採訪後記

我和戴舒萱同樣在英國創業,同時也都經營自媒體頻道,每次和她互動後我都有滿滿的啟發和收穫。預祝 Susie 在今年入學牛津大學後無論在學業或事業上都有很好的發展,順利達到她設定的下一個里程碑。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追蹤報導】英國網紅老師 Susie Woo 戴舒萱:如果可以,我希望當一輩子的學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哥倫比亞商學院的 42 個故事──圍繞一項美國學校最重視的學生特質
企管沒有出路是真的嗎?企管學的廣,是因為他教你如何「營運一間企業」

作者簡介:

英國人妻讀者太太,因冠夫姓成為 Mrs Reader。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復旦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人生前 30 年住台北蛋黃區,當了 5 年記者、2 年精品公關,移民英國後住倫敦外的鄉下,任職行銷顧問公司客戶經理,因為下班後沒有 KTV 可去,開始了經營部落格與寫專欄的斜槓人生,結果一年內出了兩本書。目標是有天能和村上春樹一樣,成為作家界的公務員,朝九晚五,為世界寫下更多美麗有趣又實用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