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人際】Z 世代喜歡「反諷」,而且「同溫層」超厚?

作者:換日線關鍵字 Podcast

在各國,關於 Z 世代(出生於 1997-2012 年之間的人)的研究蔚為顯學,不少人發現,新世代的價值觀出現和上一代顯著的不同。不過,Z 世代身上被貼著的各式「標籤」,真的貼切嗎?

本集邀請 3 位分別就讀大二、大一與高三的台灣 Z 世代,聊聊正值 18-20 歲的他們,對於這一代「成長環境」和「人際關係」的切身觀察。

【受訪者小檔案】

  • 王善: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二年級生,《換日線》專欄作者,公視青少年議題節目《青春發言人》主持人。

  • 李承璦: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一年級生,公視《哈囉!你給問嗎?》問政團成員,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志工。

  • 廖丞毅:台中市私立明道高級中學高三畢業生,曾獲《換日線》校園徵文獎高中組首獎。

#網路原生

Z 世代從小與數位一起成長,網路是生活環境中如同空氣一般的存在。受眾為高等教育學生的英國折扣網站 UNiDAYS 更指出,Z 世代是狂熱的串流媒體使用者,有 64% 的學生每個月使用 3 到 6 種不同的串流服務,其中以 YouTube 為表現最好的平台。

承璦:我國小的時候就有滿多同學在用臉書了,但我爸當時其實不太想讓我接觸到臉書,因為他覺得很「混亂」。我大概到國小高年級時才有自己的臉書帳號,在此之前都是用爸爸、媽媽的帳號去看。

從小就接觸網路,會讓 Z 世代不再只有面對面時才可以交談,有時候衝突反而都是在網路上發生的。我認為這可能是危險的,因為大家第一時間看到的是其中一方的說法,先看到這一方後思考就很容易被「定型」,覺得這件事大概就是這樣。

以我自己為例,如果跟同學之間有衝突,我會很希望能夠面對面時解決,不要讓這些衝突在網路上延燒,除了角度可能會不完全之外,也可能會吸引到很多與這件事無關的陌生人,去對我們的衝突做出評價。作為網路原生世代,我在跟同儕相處時,反而會更細心地去處理衝突,或者更積極地去溝通。

我的手機裡目前有 LINE、臉書、IG、Dcard 和 Threads,我也會用 PTT,但 PTT 主要是用來看學校老師的考古題、課程評價,比較工具導向的用法。整體來說,我自己最喜歡用的其實是臉書,因為我使用社群軟體是希望藉此接觸到資訊,比如說講座、營隊等等,很多活動會在社群上公佈消息,也會有一些蠻厲害的人在臉書上寫文章,免費給大家看。至於 IG,我會看一下身邊的同學在做什麼,但頻率比臉書少。

問:你們有在用小紅書或 TikTok 嗎?

王善:我自己沒有,但我正在讀國小、國中的親戚用 TikTok 用得蠻兇的,我有問過他們,他們說其實現在國中生很多人都有在用 TikTok。但觀察下來,身邊跟我同年紀的人(大二)都還是以 Instagram 為主。

承璦:之前「台大杜鵑花節」學系博覽會時,我們有一個招生企劃就是拍短影音吸引學弟妹佇足,短影片確實可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很快就把學生抓過來,我們再透過一對一的方式跟他們談歷史系的出路、課程有哪些。對這個世代而言,短影音會是一個很便於「抓住眼球」的方式。

#疫情

王善:在疫情發生之後,我們開始遠距上課,有些人甚至經歷到部分遠端的畢業典禮。我高三畢業那一年,全班還一起坐在教室裡面看畢業典禮的網路直播。也因此,我們都更習慣於線上軟體的使用,因為疫情讓我們更學會運用網路,並透過網路跟別人串連。

我也觀察到一個現象,因為我們懂得使用這些軟體,所以就有了很多「花樣」。例如我有個學姐的男朋友到國外念書了,分隔兩地的他們開始發展出一些相處模式,像是開一個線上會議室,然後一起看電影,這就結合了串流平台、線上會議服務。

#焦慮

王善:我覺得 Z 世代容易焦慮這件事情,應該是不難想像的。透過網路,我們隨時都會接收到很多很多資訊,當在網路上看到一個人好像過得很成功,或有同學得了獎、參加了很厲害的課程,馬上就會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沒做得那麼好?我是不是比不上人家?隨時都接收到這麼多不同的資訊、刺激著我們,當然會一直很焦慮。

丞毅:很多人在 IG 上只會表現出光鮮亮麗的一面,但其實每個人都有要面對挫折、困難的時刻,只是我們沒有看到。同時,Z 世代也要面對更加國際化的競爭,有時我看到新聞、或經由老師分享,將各國做比較的量表或數據,進而知道台灣的年輕人位在哪裡,內心就會有些比較。

承璦:因為看見別人做的事情而感到焦慮,我身邊幾乎每一位同學也都會這樣。但我覺得,我們這個世代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正因為我們太容易看到別人在做什麼,所以更可以知道有哪些資源可以運用,所以會因此也去申請這個經費、參加那個計畫。我反而覺得其實可以把焦慮轉化成獲取資源的動力。

#覺青

王善:許多人會給 Z 世代貼上「覺青」的標籤,覺得年輕人好像對這個世界、對這個社會有更多的想法,甚至是一些憤怒。人們也覺得 Z 世代往往更敢表達自己的看法、怎麼樣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

可是,其實我覺得「覺青」這個標籤是一半一半:比過往世代更覺醒的人確實很多,但是沒覺醒的人也還是蠻多的。其實很多 Z 世代更在乎的是自己,也就是個人的生活過得好不好,對他/她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反諷

承璦:在網路上溝通的時候,Z 世代很習慣用「反諷」的方式去表達。

舉例來說,咖啡的表情符號「☕」近年來經常在網路上被用來嘲諷女性,與過去的「女生去洗碗啦」這種語境類似。比如說,有人發了一整篇貼文認真討論女性在社會上的處境,但底下可能會出現「咖啡」這個留言,然後討論就結束了,彷彿沒有開啟有意義交流的可能性。

大家對於同一個議題,本來就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可是這樣的嘲諷文化會讓對話根本沒有辦法展開,久而久之,就只是單方面地表達「反正我不認可你」,這是我觀察到 Z 世代的另一個現象。

#同溫層

丞毅:就我自己在國高中的經驗,因為同學們都是在同樣一個學校裡就讀,所以能接觸到的大部分人都是比較接近的同一群人。所以我在高中時有自主參與一些校外活動,包括模擬聯合國或志工服務等等,在這些活動中,就可以接觸到來自台北、高雄等其他縣市的學生,也有機會認識在體制外就讀國際學校或實驗教育的同學。

這讓我能了解跟自己同齡的學生當中,其實有著其他不一樣的學習方式,才不會都用自己習慣的視角去看事情。

王善:從高中升上大學後,我覺得有時同溫層反而會越來越厚。以台大的環境為例,身邊許多同學都是來自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過去也有調查指出,家庭資本與上台大的機會成正比,所以我有時會感覺生活在自己周邊的是「同一群人」。

尤其在上了大學之後,不只是分了學校,還分了科系,選課後會很重複地跟同一群同學相處在一起,並且大家選這個科系的理由可能很類似,以我自己就讀的外文系來說,通常是一群英文不錯的人,有一部分的人以後都想要去國外工作。

社群方面,像我自己是 Dcard 卡友,但最近我在台大的校版上觀察到,很多人會說 Dcard 上面都是「小草」;而主打文字交流的 Threads,則可能被說成是「小綠書」。大家在不同的社群平台上面不斷爭論,讓我產生了一種「點進去某平台,就會看到一面倒的討論方向」的感覺,這就失去了想要透過社群跟別人交換意見、交換資訊的初衷,反而只是在看一樣的東西,或是一樣的人的想法。

承璦:我個人認為,不同的社群軟體雖然分眾很明顯,但對我來說反而可以快速地看到「同溫層外的世界」長怎樣。比如說,我可能在 Dcard 上會看到某一種立場的發言,看一看如果好奇另外一個立場怎麼想,就會跑去 Threads 上面看,這點對我來說還蠻方便的。

王善:我覺得理想中的樣貌是:不要一看到跟自己不一樣的人,就先罵再說。在面對同溫層的現象時,學會撕掉標籤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不是幫別人貼了一個標籤之後才聽他講話,而是先聽他說了什麼,經過思考之後,去歸納對方在我心中是什麼樣的人。

(延伸閱讀:換日線 2024 夏季刊《新時代、新出路──各國青年的世代挑戰》)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Z 世代喜歡「反諷」,而且「同溫層」超厚?──我們眼中的新世代人際關係》,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心理假是大學生的「翹課神器」?學校讓我們無條件休息,許多人卻「不敢用」

從小到大不准「談」戀愛,大學四年卻要找人共度餘生?──師大助理教授鄭怡庭,要改變「情感教育失敗」的台灣

作者簡介:

換日線關鍵字 Podcast,《換日線》關鍵字,關你什麼事? 每週六上午 10 點,將為大家解析關鍵國際時事與趨勢,並發揮《換日線》的特色──連線人在現場的專家,分享他們的第一手觀察。 在全新改版的節目中,每月也會推出一集「校園關鍵字」單元,介紹國內外教育現場的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