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國際趨勢】在「老白男」主導的地方,偏見如何蒙蔽雙眼?

作者:尼可Nicolle/矽谷Bonjour

在矽谷,尤其是創投圈,性別偏見是存在已久的一道鴻溝。

《惡血》(Bad Blood:Secrets and Lies in a Silicon Valley Startup)原型女主角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詐騙案 9 月於矽谷開審,這場騙局的審判結局尚不明朗,無可否認的是,自霍姆斯的血液檢測公司── Theranos 創業神話破滅後,不少女性創業家面臨更多的質疑和挑戰。

2003 年,年僅 19 歲的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中輟生霍姆斯成立驗血公司 “ Theranos ”,聲稱只要「從指尖抽一滴血,就能驗百病」。憑藉雄厚的家族人脈和個人魅力,她向各界大佬、名人和政要募到資金──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美國前國防部長馬提斯(James Mattis)、媒體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等人,公司市值一度飆到 90 億美元。霍姆斯曾被譽為「女版賈伯斯」,成為大膽突破界限的女性創業家楷模。

然而,這一切後來卻被踢爆「攏系假欸」!Theranos 號稱革命性的新技術純屬虛構,霍姆斯被控 12 項詐欺罪,若被判有罪,她將最高被處以 20 年監禁。

女版賈伯斯跌落神壇,對女性創業的衝擊餘波蕩漾

舊金山 AI 醫療新創公司 Verge Genomics 創辦人 Alice Zhang 表示,2018 年 Theranos 被控涉嫌詐欺後,不只一次在募資活動,被投資人和合作夥伴問到對霍姆斯的看法。「我公司的項目和 Theranos 完全不同,除了我們同為女性投身科學創業領域之外,我看不出任何相似之處。」Alice Zhang 曾對《紐約時報》提及霍姆斯一案帶給她的影響。

家用醫療檢測新創公司 EverlyWell 創辦人 Julia Cheek 跟霍姆斯同為金髮白人女性,且年紀相仿,經常被圈內人拿來跟霍姆斯比較,同事和顧問甚至建議她染髮,以示區別。「這幾年我身邊的女性創業朋友必須不斷回答這類假設性的問題,這是男性同行根本不必面對的!」女性創業家募資本來就相對困難,Theranos 讓這個門檻變得更嚴苛。創投公司基於投射類比的心態,透過這樣的詢問為自己「打預防針」,想確認這些女性創業者的公司不會是「下一個 Theranos」。

我們不禁要想:為何男性創業家出包,較不會被合作夥伴、顧問和投資者做出類推,波及影響其他同性創業家,甚至影響職業生涯?難道因為女性在創投圈是「少數民族」,就該遭受這般有邏輯謬誤的質疑?

或許,這樣的差別待遇反映的是人們心中的認知偏見。

矽谷創投圈的性別偏見:一個被老白男主導的封閉生態

就我觀察,女性在矽谷創業圈實屬鳳毛麟角。調查顯示,美國前 100 大創投裡,只有不到 10% 的創投合夥人是女性。我跟矽谷人工智慧男裝租賃新創 Taelor 執行長「矽谷阿雅」聊到此案,她點出 Theranos 除了是矽谷 “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弄假直到成真)創業文化的反效果外,某種程度這案子跟霍姆斯的女性身分沒太大的關係,「投資人投的是霍姆斯背後的政商權貴和名人,其實跟男性創投家投給男創業者的公司是類似的道理!」在 Theranos 一案中,投資人其實是投給自己心中的偏見──對誰擁有權力的一種成見。

這是什麼意思呢?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出發,人傾向認同跟自己背景雷同的人,風險投資的世界也不例外。芝加哥大學商學院教授 Waverly Deutsch 研究顯示,2002 年近 9 成的風險資本資金仍投給白人男性成立的新創公司,其中女性、黑人和少數族裔的人數嚴重不足。在矽谷新創圈有一個公開的秘密:創投公司長久以來由白人男性主導,且集中在年長、高學歷的少數特定男性,可想而知大量資金不斷流向白人男性開的公司。

這類存於潛意識偏見的例子不勝枚舉:「女性創業的規模很難做大,她們的心態和格局適合做副手」、「女性必須照顧家庭」,這些典型商業世界的性別偏見在矽谷新創圈可說是屢見不鮮。

換言之,風險創投行業缺乏「多元性」(diversity)的問題存在已久,想當然爾,當一個擁有巨大媒體影響力的女性創業家出包,對同性業者產生的投射作用便因此放大了。

給創投圈沉痛的一課:誰在投資人名單上不重要

我和矽谷某大家族 VC (Venture Capital,創投)基金的專業經理人也聊了此案,當初霍姆斯跟她的公司 pitch(提案) 時,投資人認為身為一個執行長,霍姆斯確實符合所有的標準:史丹佛學歷、強大人脈資源、有明確的市場需求(血液檢測不便是長久的痛點)。幸運的是,在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階段,他們與一位有醫療檢測背景的史丹佛大學教授專家訪談(expert calls)時,即時發現 Theranos 的技術含量不過關。她的同事形容:「當初很幸運躲過一劫!」

如今回頭看,這個案子對創投的教訓是──任何在投資人名單上的名字都不具備任何意義,無論如何一定要做「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

實際上,無論投資人是對霍姆斯看似完美的 profile 有了先入為主的好感,或盲目相信並追隨她背後那些顯赫權貴的背書,說穿了都是採取相信「社會資訊」──這麼多大咖政商名流都投了怎麼會錯?而沒有仰賴「個人資訊」做理性的分析調查。

多元化新創生態 2.0:女性、少數族裔和 AI

回到「多元性」的問題上。近年來「多元」已成為美國和矽谷的流行詞,圈內人士也早看到應該要多提拔女性創投家、鼓勵女性創業,以及多雇用少數族裔員工,來平衡因組成份子過於單一造成的投資決策偏見。有趣的是,哈佛商業評論的研究顯示,由男女合夥人共同組建的 VC,投資組合的表現優於純男性合夥人的公司,出場率(exit)甚至能增加近 10%。

這幾年,我的確感受到矽谷越來越多企業開始把多元化列入公司政策,也有不少女性投資人培養加速器的出現。2018 年,加州率先全美頒布:上市公司的董事會至少要有一位女性,否則無法批准 IPO(首次公開發行);去(2020)年加州更進一步立法,要求總部位於加州的上市公司董事會必須要有女性、少數族裔或 LGBT成員。

本身是矽谷頂尖加速器 500 Startups 導師的矽谷阿雅,跟我聊到另一個值得留意的新趨勢:現在開始,有一些女性創投因為在公司裡爬不上去,乾脆自己出來開公司。研究發現,這些女性創投公司投給同性創業家的比例,遠高於一般白人男性主導的創投公司。而除了女性整體創投資金量的提高,黑人和拉丁裔發起的基金數量也有增加的趨勢。

另一方面,為打破人心偏誤,有些創投公司開始引入 AI 進行投資評估。以舊金山的 SignalFire 和斯德哥爾摩的 EQT Ventures 為例,他們利用演算法分析大量數據,創投根據 AI 給出的評分,決定是否要投資。有趣的是研究分析發現,AI 所投的公司其實沒有比人腦投得公司差,有的數據反而更好,因為比較沒有偏見。

不久的將來,或許女性、少數族裔和 AI 帶領的驅動力,會讓性別差異反映在投資機會的影響日漸消弭,也許就能及早偵測出如《惡血》女主角霍姆斯的瞞天過海騙局。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惡血》騙局對女性創業家的餘波──在「老白男」主導的矽谷創投圈,偏見如何蒙蔽投資人雙眼?》,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矽谷世紀大騙局」為何能一路瞞天過海?從《惡血》看政商名流、媒體與監管機構的失職
口才好會說話,真的比較容易成功──各國總統、企業家、諾貝爾獎得主們的「外掛能力」

作者簡介:

尼可Nicolle,土生土長台灣人,【矽谷 Bonjour】及音頻節目【你 Ker 這樣說】創辦人,同時任職矽谷科技產業,一路走來循著熱情進行多角化探索,志向是持續當個好奇心強烈且熱情滿滿的人。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研究所畢業,於台灣、美國的大型行銷調研、新創和和科技公司工作過。撰寫關於矽谷觀察、帶職創業和食旅人文等議題。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