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學習】你也有語言的「選擇障礙」嗎?
作者:李易庭 Joyce/有意思
你會說幾種語言呢?從小在臺灣長大的我,母語是中文,也可以說基本的閩南語,後來隨著不同需求的出現,除了英文以外,又陸續接觸了幾門外語,像是德語、波蘭語、亞美尼亞語等等。
關於使用語言的理由有百百種,有時候是為了爭取一個難得的工作機會,有時是為了融入當地的文化生活;有趣的是,作為身處在地球村的多語言人士,你是否曾經有過對語言「選擇障礙」的時刻?
比如,近日在社群平台 Threads 上就有網友熱烈討論一項話題:搭乘國際航班時,自己被臺灣空服員誤認為日本人的經驗,讓他十分糾結到底該用中文還是日文回覆。以我個人來說,在倫敦生活的這一年多裡,面對不同場合、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們,也時常會面臨是該「說中文」還是「說英文」的選擇題。
觀察到這個現象後,我很好奇在多語言的環境下,人們是如何選擇要使用哪一種語言的?除了幫助我們透過溝通,獲得需要和想要的東西以外,語言和我們內在的自我認同,又存在著什麼樣的關聯性?
語言的「工具價值」
關於在國外使用中文的時機,我曾經詢問一位在英國久居 20 多年的家人,他告訴我:「如果對方的中文比較流利,而且在場的人都熟悉中文,我通常會選擇使用中文。」雖然使用雙方的母語能夠提高溝通效率,然而,一旦有非母語人士在場,則會轉而使用所有人都能參與的語言。此時,使用英文的價值,比起中文的溝通效率,更在於其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可以展現的尊重與包容性。
不過,他也觀察到即便雙方都是中文母語者,對話裡「中英夾雜」也是常有的事。舉例來說,他的朋友住在英國的特色建築「thatched cottage」,是至少有 300 多年的歷史古蹟,光是單次維修的成本就要花費新臺幣 50-100 萬元;然而,當他想要和臺灣人分享這件事時,卻發現這個詞直接翻成中文,就變成了「茅草屋」,無法讓人暸解到該建物的歷史價值。
由於中文未有可以與「thatched cottage」相對應的詞彙,這時中英混雜──也就是語言學上稱之為語碼混用(code-mixing)或語碼轉換(code-switching)的情況,便有其重要的工具價值,可以幫助我們更精準地表達語意。
比如在留學生群體中,大家發現隨著使用中文的頻率下降、使用英文的頻率增加,很容易陷入一種「英文能力提升,中文能力卻退步」的困境;當需要兩個語言相輔相成,才能快速且精準地表達想法時,也就容易出現雙語並用的習慣。
雖然在臺灣曾經有過不少「晶晶體」引起人們反感的新聞事件,但其實作為多語言的使用者,不管是中英文還是其他語言,並不像電燈一樣有切換自如的開關,因此有時「夾雜不同語言」是大腦下意識的決定。
這也對應到一項歷時 4 年的跨國研究(Universal brain signature of proficient reading: Evidence from four contrasting languages),顯示出不同語言的文字系統雖然互異,但大腦的認知運作卻是「殊途同歸」──人類所有語文閱讀和書寫的運作,都是在左腦。這也推翻了傳統認為「中文屬於意符文字系統,認知處理必定與拼音文字不同」的迷思。
語言的「自我表達價值」
正如美國心理學家貝瑞施瓦茨(Barry Schwartz)在《選擇的弔詭(The Paradox of Choice)》一書中提到:「選擇不但具有工具價值(獲得需要和想要的東西),還有表達價值。」因為可以自由選擇要使用哪一種語言,因此語言也是我們表達自我的途徑。
人的身份認同由各式各樣的因素組成,包括語言、國籍、性別、價值觀、家庭等等。作為貫穿生活的一項工具,語言是構成身份認同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人們也有將「語言」和其他身份認同因素掛鉤的迷思。
舉例來說,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KCL)就在研究中發現,使用英文名字的申請人在領導職位中收到了 26.8% 的回應,而使用非英文名字的申請人只收到了 11.3%;非領導職位也有類似的情形,使用英文名字的申請人收到了 21.2% 的答覆,而使用非英文名字的申請人只收到了 11.6% 的回覆。
當雇主將「英文名字」和「來自英國、更流利的英文能力、更好的文化融合程度」畫上等號,就會傾向錄取使用英文名字的申請人,畢竟國際人士往往需要公司額外贊助簽證費用,而英文程度與文化融合度,也可能影響組織的訓練成本與工作效率。但事實上,使用英文名字,並不代表申請人是否為本國人,也不代表更流利的英文或文化融合程度。例如,許多臺灣和香港人都有使用英文名字的習慣,而很多英國華僑也只有中文直譯的名字。
同樣地,即便所處特定的地理位置,我們也不能假設某個人就應該要使用該地的主要語言。還記得今(2024)年初在臺灣的機場出境大廳,我曾下意識地用中文詢問一位亞洲面孔的乘客問題,才發現他不會說中文。這個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不能夠單以表象或所在地(當時身處臺灣)去臆測他人的語言偏好。
語言偏好不代表全然的身份認同,也不代表就會與其他特徵產生連結;而這不僅顯示了為何我們需要國際通用語,也體現了尊重多元身份認同的重要性。
結語
結合實例分析,本文分別討論了在不同情境下,語言的工具價值與自我表達價值。
隨著臺灣推行雙語政策,目標讓英語在 2030 年成為臺灣社會的主要語言之一,「語言選擇」也成了熱議話題。以工具價值而言,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精進臺灣人的英語能力有助於培育人才接軌國際,並吸引國際企業來臺,打造就業機會;以表達價值而言,則需要顧慮到臺灣本土語言的多樣性,如若獨尊英語教學,又是否會對臺灣人的身份認同產生深遠的影響?
由於臺灣本身就是一個多語言的社會,擁有數十種國家語言(臺灣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及臺灣手語),因此,在討論臺灣的雙語政策時,除了需要分別釐清不同語言對臺灣整體歷史、文化、社會背景的價值與意義,也應該深入暸解臺灣社會的語言生態,包括不同語言在不同社群中的使用情況,以及語言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創造出最適合臺灣的語言政策。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你也有語言的「選擇障礙」嗎?──在多語社會中,你我都可能遇到的困境》,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為什麼要取英文名字?──曾想以「中文名」闖天下的我,決定放棄了⋯⋯
「親愛的台灣人,可不可以拜託你,別再和我說英文了?」那些外國友人的真心告白
作者簡介:
李易庭 Joyce,臺北出生、17 歲時留學亞美尼亞,目前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就讀國際關係。喜歡用不同的維度觀察社會,書寫日常生活的心情。希望自己做一個簡單的人,用熱氣騰騰的靈魂去體驗這個世界,追隨光、靠近光、成為光、散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