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學習】全台僅政大有的「民族學系」在學什麼?

作者:蔚藍 Azure

「『民族學系』在念什麼?和台大的人類學系有什麼差別?」

每當和其他人提起我就讀的科系時,多半都會聽到這樣的疑問。在分科測驗成績公布、登記分發志願前,想透過這篇文章,和讀者分享這個許多人眼中的「神秘科系」,以及其課程規劃、職涯發展有哪些可能性。

「民族學」是什麼?與「人類學」有何不同?

要知道民族系在學什麼,就得先了解什麼是民族學,以及這門學科是如何發展的。民族學的起源大致上可以分為「東方」與「西方」兩派:

西方民族學起源於 19 世紀,當時的西方進入新帝國主義時期,並在亞洲、非洲等地建立殖民地,掠奪土地與資源,而在開拓殖民地的同時,必然會接觸到許多不同的民族,為了能與這些民族互動,研究他們的語言、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等,逐漸成為一門顯學。

但隨著去殖民化的思潮興起,西方民族學的功能也從「帝國主義的統治工具」轉變為「理解異民族、異文化,尊重不同民族與文化的同理之道」。這樣尊重多元、強調理解與對話的思維,也成為現代民族學的主流。

而在東方,古代中國早在《史記》、《漢書》等史書中,便有對於中國周圍異民族歷史與文化的記載,但尚未形成一門專門的學科;一直到民國初年後引入西方民族學概念,才逐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體系。

但與西方民族學不同的是,中國的民族學因為有早期的歷史淵源,因此相較於西方民族學以沒有文字記載的原始部落為主,中國民族學更聚焦在有文字記載的民族與社會,以及關於中國少數民族的歷史與起源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民族學」與「人類學」這兩門學科雖然都是以「族群」為研究對象,但著重的層面並不完全相同:前者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一個族群的歷史與社會現象,較偏向文化層面;後者則更重視一個族群的生理特徵與基因,強調對人種的分類。因此雖然兩門學科有重疊之處,但並不完全相同。

全台灣只有一間大學有「民族學系」?

那麼,政大民族系是一個什麼樣的科系呢?這要從民族系的前身「邊政學系」開始談起。

邊政學系的成立,源自於國立政治大學的「大陸時期」,政大的前身「中央政治學校」以培訓高階政治人才為目的,而治理中國各地的少數民族便是其中一環,因此邊政學系成立的目的,便是培養少數民族治理所需的相關人才。由於這樣的歷史淵源,早期邊政學系的課程是以中國少數民族為主。

隨著國民政府遷台,對於中國少數民族治理的需求自然減少,邊政學系因此逐漸轉型為民族學系,也漸漸將台灣的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外省人等台灣主要族群納入研究範圍。正是這樣獨特的發展背景,才使得民族學系成為全台灣大學中絕無僅有的特殊科系,且只有政大有以「民族學系」命名的科系。

政大民族學系在學什麼?

談完了科系的發展史後,我們來聊聊民族系在學什麼。

個人認為,民族系的本質是一個近似於「不分系」的跨領域科系,畢竟要了解一個民族,不能只了解單一的面向,而是要同時對該民族的語言、歷史、政治、文化、制度(法律)、經濟等層面都有所認識,才能夠對一個民族進行透徹的研究。事實上,從系上大一到大三的必修課規劃中,也可以看出這樣的取向:

政大民族系必修(112 學年度起,參考來源:政大教務處)

大一上:民族學、台灣民族誌、民族語言學概論

大一下:民族學、中國民族誌、世界民族誌

大二上:民族學研究方法與實作、民族政策

大二下:民族學研究方法與實作

大三上:中國民族史1、台灣民族史

大三下:專題研究1、中國民族史2

大四上:專題實作

群修 A(六選一):泰雅語、賽德克語、滿語、維吾爾語、蒙古語(息利爾蒙文/傳統蒙文)、藏語

群修 B(八選三):民族文學、民族地理、民族宗教、民族問題、民族經濟、民族藝術、進階田野調查課程、公共人類學、民族教育

從課程的安排便可以看出,該系課程橫跨歷史、政治、語言學、文化研究,甚至是經濟、文學、教育等領域。或許有些人會認為這樣的學習比較鬆散、結構性不足,但我反而認為這樣的學習方式有助於學生拓展橫向連結的能力,並擁有跨領域的學習機會。

舉例來說,在「民族學研究方法與實作」這堂必修課中,我們需要分組製作各組的田野調查專題,並在期末完成報告。我們這一組的主題是「多重視角下的萬華遊民形象」,因此在進行田調的過程中,必須先了解遊民出現的結構性問題,再透過訪談與文獻回顧、了解不同族群眼中對遊民的看法,並實際到現場蹲點進行田野調查,最後提出未來可能可以著手的改善方向。

過程中,我們不但要具備民族學的換位思考與多元視野,更要有社會學(理解結構性問題)、傳播學(理解媒體如何形塑人們的認知)、地理學(理解萬華遊民形成與當地環境的關聯)等不同領域的知識背景,才能充分理解一個議題。

畢業出路與職場優勢

在談到未來出路時,民族學系與許多人文科系面臨相同的命運:不斷被詢問學生在職場上的優勢與職涯發展。

事實上,儘管民族系本身較難找到一個直接對應的職位,但我認為民族系的畢業生有兩種軟實力,對於未來職涯發展有所幫助。一是對於各民族、文化的換位思考與同理;另一是橫向連結不同學科與技能的整合能力。

首先是對各民族、文化的換位思考與同理。有時候我們面對不同文化時,很容易不自覺地用自己的主觀認知來理解,因此對某些文化有錯誤的認知,甚至是歧視與偏見;而民族學的訓練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便是讓我們能夠跳脫這樣的主觀,從另一種角度進行換位思考。

事實上,這種能力不僅僅是在民族學研究上被需要,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溝通、人際互動中都需要具備的能力,畢竟世界上沒有人是完全一樣的,每個人的文化背景、家庭與出身都不同,也因此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個性、思想與價值觀。然而當我們面對與自己不同的想法或價值觀時,可能陷入自身的主觀,而認為對方的那一套就是錯的,這種想法很容易讓雙方產生衝突,也不利於解決問題。

民族學的換位思考正是試圖避免這樣的現象:民族學的研究方法中,不斷強調「換位思考」的重要性,在民族學的核心價值觀中,認為世界上的文化沒有優劣對錯,只有文化之間的差異,這一點不僅僅是針對民族學的研究,也適用於人際溝通,對於需要大量與「人」相處、互動的工作,很有益處。

第二則是橫向連結不同學科與技能的整合能力。前面提到民族學是一門相當重視全貌觀的學科,因此比起深入鑽研某一學科,更強調結合不同領域觀察一個民族的整體。這種能力看似微不足道,但事實上無論是學術研究還是職場工作,都不會只運用到單一領域的知識,而是需要大量的橫向連結與跨領域思維。民族學系的訓練,在培養上述能力上會有很大幫助,因此也很適合需要「跨領域整合技能」的產業與職位。

最後我們來談談民族系的未來職涯發展。就我觀察,校友們的職涯出路相當多樣化,除了與本系相關的工作──例如走學術、考公職(原住民、客家、文化行政類科),投身博物館或 NGO 等組織──之外,也有學長姊從事地方創生、文創相關工作

而沒有繼續從事相關工作的學長姐們,其出路也相當廣泛,從科技業、政治圈到高中老師都有,甚至不少年輕人知道的單口喜劇演員「龍龍」,就是我們系的學姐呢!

事實上,在現在這個學習管道多元的時代,比起就讀哪個科系,更重要的是能否掌握學習的方法;而我認為民族系的訓練,正是在教導學生學習的方法,並讓學生無論選擇什麼樣的出路,都能找到開創自己一片天的工具。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開箱科系】全台僅政大有的「民族學系」在學什麼?必修課程、畢業出路有哪些?》,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兼任下流》:面對高等教育的全面崩壞,學術工作者將何去何從?

留學英國、貢獻金門,博物館館長郭怡汝:「美的事物過目即忘,黑暗歷史卻能帶來思想衝撞」

作者簡介:

蔚藍 Azure,政治大學民族系學生,在陰錯陽差進入民族學的世界後,逐漸迷上民族學跨領域與主題式的學習與教育方式,並不斷透過批判思考反思自己所身處的世界各角落。喜歡在民族學的世界中,一邊進行跨領域的探索與主題式的學習,一邊用這樣的視野捕捉關於歷史、文化與教育的世界,尤其對日本與韓國社會文化感興趣,也期盼能透過民族學的視角,分析東亞世界的歷史、文化與社會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