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學習】台文系,其實不只是學台語

成大台文系館。圖/徐承萱 攝影
成大台文系館。圖/徐承萱 攝影

作者:徐承萱

近年來,台灣人文學科招生不易,近期除了世新大學中文系宣布研議停招,擁有全台第一間台文系的真理大學台文系也傳出研擬停招,掀起又一波對人文學科出路與舞台的討論。

有關這個問題,目前就讀文學院的我也時常被問到。我所念的不是中文系、不是外文系,而是更加「罕見」的台灣文學系(下稱台文系),許多人聽到「台文系」時,首先最常問的就是:「台文系是什麼?在學台語嗎?」

其實,我自己當初也是這樣想的。

記得大一入學前的暑假,我在網路論壇查找著「成大台文」的相關評價,想對系上氛圍有更多認識,沒想到映入眼簾的,卻是許多戰科系的「腥風血雨」:

「台文系是成大『待轉區』吧?每年轉出去那麼多人。」
「台文系會講台語就好了。我台語超溜,分數應該可以很高。」
「念台文真的有出路嗎?

當初看到這些言論時,我感到膽戰心驚,心想:未來 4 年即將就讀的科系,原來被大家如此「看不起」嗎?台灣文學難道不值得我們重視嗎?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我進入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就讀了。

經過將近 4 年的洗禮,今日我將以成大台文系學生的身分,向大家開箱全台僅 6 間學校開設的台文系(大學部),究竟在學什麼?

台文系為何誕生?與中文系有何不同?

台文系的出現,最早可追溯至 1997 年的真理大學;我所就讀的成功大學,則是全台第一間擁有「台文系/所」完整編制的大學,於 2002 年創立大學部。爾後,台文系/所陸續開枝散葉,如清華大學、靜宜大學、臺灣師範大學等,目前全台共有 15 所大學擁有台文系/所。

由上述來看,台文系創立至今也不過 26 年,可說是相當「年輕」的一門學科。那麼,我們究竟為何需要開設台灣文學系?

在過去的體制教育中,本土篇章可說是少之又少,直到 1987 年解嚴後,被壓抑的聲音才逐漸受到重視,台灣本土的歷史、文化與文學百花齊放,迸發出嶄新的思維與火花,為社會注入一股新力量。在本土化潮流下,全台陸續增設台文系/所,希望以台灣為主體,省思過去、放眼世界,思考人文歷史領域的更多可能性。

最多人好奇的,便是台文系與中文系,究竟有何不同?所謂台灣文學又是什麼?

從我的學習經驗來看,我認為最大的差異,便是我們專注於台灣本體。以課程來看,中文系需要學習聲韻、訓詁,以及閱讀經、史、子、集等古典作品;但台文系並不會接觸到這些課程,而是從本土出發,接觸與台灣相關、抑或外國的文學作品,範圍相當廣泛,因此課程選擇也很彈性。

對於「台灣文學」的定義,則存在著許多不同的解釋,個人認為它很像一塊「海綿」,因為沒有標準答案,所以有更多可能性。台文系的學生也因此能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作品,學習以不同視野看待社會。

台文系在學什麼?揭秘多元自由的課程

以成大台文系為例,系上的課程十分多元,必修課程涵蓋本土語言(如台語、客語、原住民語)、文學分析,以及歷史文化等。我們的課程都是從這塊土地出發,向外加乘更多可能性,因此不僅會學到「台灣」,還能接觸「世界」。

成大台文系必修課程。圖/取自 成大台文系 官方網站
成大台文系必修課程。圖/取自 成大台文系 官方網站

在「文學理論與批評」這門課中,我們會學習西方的文學理論,如精神分析、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等。透過這些學習,不僅能一窺文學背後的時代意義,更能延伸至歷史文化的反思,增強人文批判的能力。

而「台灣歷史與文化」中,老師會強調歷史課本的「不可信」,刺激同學們思辨。例如:鄭成功真的擊敗了荷蘭人嗎?還是荷蘭人後期早就想離開台灣,鄭成功只是一個藉口?透過不一樣的思考方式,省思過去所定義的歷史,從中找到屬於台灣的主體性。

至於「文化與社會基本議題」,則會帶領學生進行田野調查,深入了解本土議題,像是南鐵東移、南山公墓、藻礁公投案等,並請同學針對這些議題提出可能解方。

透過上述課程的滋養,使得台文系學生視野變得豐富,能從不同角度反思「解讀」的多種可能。除此之外,成大台文的修課也非常自由,系上必修只需 39 學分,負擔較輕,因此不少同學會選擇輔系、雙主修,或是修讀學程。系方也鼓勵學生們探索興趣,以選修課來說,我們有新聞、紀錄片、戲劇電影、繪本製作等,讓同學發揮斜槓精神,將台文所學運用至各領域。

不過,課程領域廣泛,也讓部分學生出現「迷路」的現象,無法掌握完整的學習脈絡,以下將接續探討。

修課自由的背後,可能有哪些困境?

以個人經驗為例,由於大一、大二的必修課程皆以「本土語言」為主,但是到了大三,課程重心又突然偏向「文學」,使得學生需要消化大量的專業理論。然而,前兩年即使有文學的相關課程,卻不夠專精,導致同學們在銜接上會較為吃力。

同樣畢業於本系的林紀甄學姊,便曾撰文提到此問題:由於專業課程的安排並不連貫,學生的學習過於斷裂,無法有脈絡地延續學習。在這樣的狀態下,部分同學可能會萌生轉系的念頭。

事實上,我也一度感到迷茫,對於未來前景的想像十分模糊,因為在大一、大二的課程中,我無法得知在系上能確切習得什麼能力,甚至會有種「我是否來錯地方?」的懷疑。不過,隨著課程逐年聚焦,學生慢慢掌握到台文系的知識架構,對於未來的學習規劃也會更為明朗。

也有部分同學認為,只要會講本土語言、閱讀文學作品即可應付學業,並戲稱讀台文系「會講台語就好」,但是,系上課程真的不具備專業性嗎?有些課程乍看很生活化,再加上社會對於本土教育的長期輕視,導致部分同學將台文系的課程貼上「輕鬆簡單」的標籤,忽視了背後需要掌握本土語言的專業知識與書寫系統,並擁有文學分析的能力。

語言課程的上課筆記(左圖為阿美族語、右圖為台語)。圖/徐承萱 提供
語言課程的上課筆記(左圖為阿美族語、右圖為台語)。圖/徐承萱 提供

論台文系的「出路」

讀台文系究竟有沒有出路?若有人問了這個問題,我會反問:「你的目標是什麼?」

不可否認,大學科系對於就業的確十分重要,但我認為,這並不是決定志願的全部因素。以我來說,我從高中時便確定,自己對於新聞領域十分有興趣;同時,我也對台灣文學的領域感到好奇。大學到了台文系就讀,我並未讓自己受限於科系框架中,相反地,我一邊學習台文的專業知識,一邊修習校內的新聞傳播學程,並尋找實習機會,讓自己的學習更加多元。

過去,我也曾擔心念了台文系,是否就無法往新聞業前進了?但讀了 4 年下來,我認為這樣的迷思是作繭自縛;只要擁有目標,就不用怕迷路。台文系的滋養,讓我能不同於他人,用更多元的角度看待新聞議題,反思事件背後的意義──畢竟系上最獨特之處,便是「批判思考」的分析能力。

本系校友當中,有教師、文字編輯、記者、編劇、作家等,各自在不同領域發光發亮。相較於部分科系,台文系或許缺乏一個明確的出路方向,更不是別人眼中能「賺大錢」的科系,但人文學科所培養出的思辨力,本就不是能以「薪資」衡量的價值。

以台為本,理解這塊土地所孕育的知識,是台文系的核心價值。對我來說,台文系非常有機,它容納了各式各樣的觀點、歷史、文學、思維。在科系中,你可以探索自身興趣,從中找到與這塊土地的連結,並嘗試將所學能力與不同領域結合。

總而言之,別讓「科系」限制了自己的發展,只要找到目標,即使過程跌撞,也可以開鑿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而這才是大學 4 年最可貴的地方。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開箱科系】聽到「台文系」,你以為在學台語?──過來人揭秘課程與出路》,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台大生搶下田?一堂拒收「公主、王子病」學生的選修課

一位台灣高中生對「到中國念書」的看法:別讓媒體炒作、輿論爭議,決定了你自己的前程

作者簡介:

徐承萱,2002 年生,成大台文系。熱愛採訪、喜歡說話,連滾帶爬往新聞業靠近。 一日之始在於冰拿鐵,有咖啡因萬事皆可行(沒有的話,通常會建議趟回床上)(然後假裝這一天還沒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