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學習】台灣高中生為何瘋「模擬聯合國」?

作者:換日線關鍵字 Podcast

現在正就讀大專院校、或已畢業多年的你,在大學時代有沒有參與過「模聯」這個活動呢?有人說它是「未來領袖、外交官培訓營」,當然也有人批評「台灣又沒入聯、辦『模擬』的幹嘛?」

其實,模擬聯合國(Model United Nations,縮寫 Model UN 或 MUN)可是有超過百年歷史的跨國學術活動,源自 1920 年代的牛津大學,之後在 1950 年代於美國由哈佛等名校帶起全球風潮。現在包括台灣在內,世界各地有無數大專院校、城市甚至國家,都有不同的模擬聯合國社團與相關組織。

所以,「模聯」到底在做什麼?學生參加相關活動,可以培養哪些能力?台灣在 108 課綱之下,模聯甚至成為眾多高中生的「社團首選」?

本次藉由哈佛世界模擬聯合國會議(Harvard WorldMUN)睽違 14 年再次來台舉辦的機會,特別邀請台灣模聯學會理事長古育嘉,分享他從高中開始參加模聯,至今仍持續至各高中教社團的經驗,以及關於模聯的精彩大小事。

問:您如何定義「模擬聯合國」?

我個人的定義其實比較浪漫一點,在我的美感裡面,模擬聯合國(下稱模聯)比較像是某種「舞台劇」。

人在成長時,多數時候都是透過模仿來學習,那在這整個過程當中,模聯的邏輯就是把一個新的社會身分套到所有參與人身上,然後就如同演員訓練一樣,會告訴大家「你是誰」、「你在哪裡」、「你想得到什麼」,讓參與者瞬間將自己帶入這個身分,強迫自己把視野和思維升格。

我認為這也是何以模擬聯合國乍聽之下「很沒有意義」,或是許多人會覺得聽起來「很混亂」,因為這項活動對應到的面向其實很多元,實在一言難盡。

其中有一種形式是論壇,我們會訂定一些議題,讓大家去發言,不過論壇不那麼鮮明的原因是,它涉及到的專業知識或背景、進入到角色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

我認為,其實模擬聯合國的過程帶有更強烈的表演性和競爭性,尤其國外通常將模聯定義為一種「競賽」,也就是我們今天在特定聯合國規範的職權之下,做出這個模擬,而你所扮演的國家在特定議題上,要設法搶奪聯合國的職權,來做出對自己國家有利、或避免他國做出對自己國家有害的事情。這中間所經歷的整個手段,包含如何聯絡盟友、如何有效提案、如何說服其他人、如何有效掌握大家的注意力……都是計分的標準,所以模聯根本上還是一個「注意力的競爭」。

根據台灣模聯學會資料:模擬聯合國的精髓是「換位思考」。所有與會者將扮演「非自身國家」的不同國家外交官,以代表身份熟悉該國的政治、歷史、經濟,以及其在全球事務中的立場及利益。融會貫通地「入角」後,代表們將投入到「真正的國際會議」中,在真實的委員會職權、國家成員和議事程序下,模擬多邊外交,辯論委員會應通過的決議(如對事件的表態呼籲、各機關應採措施等)。

問:台灣因歷史與國際政治因素,始終與「入聯」無緣,面對模聯是「扮家家酒」的批評,您如何回應?

我自己為人比較戲謔一點,所以會用同樣的邏輯回說:「你今天會因為沒有辦法進入 NBA,就不打籃球了嗎?」之所以會這樣回覆是因為,某程度上大家把真正的「聯合國」跟「模擬聯合國」畫上很深的等號,因此會不能理解,如果台灣沒辦法實質參與真實的聯合國,那為什麼還需要做這些練習,去準備一個可能永遠無法實現的未來?

但是,就像運動本身,大部分民眾並不是為了參與特定賽事才運動,而是「過程即目的」。參加模聯也是一樣,並且可以獲得許多好處,包括一些基本實力,不論是口語表達、台風,還是英文的聽說讀寫,又或是更進一步的團隊合作與領導能力、換位思考、批判思考等等,甚至是「勇氣」的養成。

大家可能意想不到的是,平常我們用自己的角度觀看國際時事時,通常都會有自己的有色眼鏡;那麼模擬聯合國不只是這樣,這裡是一直強迫你戴上「各種不同的有色眼鏡」,所以我覺得這對青少年來講,會重新洗刷他們對整個世界的認知。身為一個在台灣讀書的學生,我覺得對大家而言,其實最有利的點是能更自由地去思考這些事情。

問:您最初如何接觸和加入這個組織?對您來說,參加模聯的好處和造成的改變有哪些?

我最早接觸到模聯的原因,和多數參與人一樣,除了單純聽到名字覺得很新奇或好奇之外,也是因為有過一定的口語表達基礎,像我自己就是那種從幼稚園就在比說故事比賽,長大後開始打演講比賽或辯論比賽的學生。

真正接觸到模聯的契機蠻有趣的,差不多是在 2012 至 2014 年這個階段,那時剛好是台灣高中模聯社團開始興盛的時候,我們學校第一年創立了這個社團,有一位同學告訴我,他在國外念大學的親戚認為模擬聯合國是非常有意義的社團。除了出於好奇而去試試,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高中的課業繁重,英文(聽與說)能力容易退步,所以我想藉由參加這個社團,來設法維持自己的英語能力。

結果出乎意料的是,不只英文能力有所精進,還挖到了其他寶藏,加上我本身有點「戲精」的個性,很享受可以投入一個角色來表演的感覺。我想對很多台灣學生來說,最困難的其實就是「跳脫自己身分」這個部分,我們(台灣人)明明英文能力不差,但都會跟其他人講自己的英文不好、會出來獻醜,也很容易膽怯。

事實上,模聯並不是用傳統的「你今天就是要講出來」或「你就是要照唸、使用厲害的片語」等方式去背誦或制約自己;你必須很直覺地想像這個身分的人,現在怎麼想、怎麼做,然後說服自己你就是這個人,你所要講的話本來就是這個身分的人自然而然會講出的話。藉由模擬聯合國,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發言的勇氣。

問:就您觀察,模擬聯合國在台灣的 108 課綱之下,為何成為眾多高中生的「社團首選」?

我自己以前高中參加模擬聯合國時,主要的驅動力其實真的就是來自於它的新鮮度,也就是相比其他學生活動,它對我來說看起來更「酷」一點、更有話題性一點。

不過在過去,高中最流行的社團往往是服務性或聯誼性社團,像是康輔社等等;或是休閒和興趣性的社團,例如熱音社、熱舞社。

但對於現在的學生來講,就我自己在全台許多高中教課的經驗,有部分同學說直白就是為了充實 108 課綱的學習歷程檔案而來參加,整個社團的環境很不一樣。除此之外,也可能與 2030 雙語教育政策,又或是近年台灣更浮上國際舞台有關,所以學生們對於英文能力的警覺性也比較高。就我觀察,許多高中的模聯社團人數有明顯增長,膨脹倍率大概是兩三倍以上。

在高中帶模擬聯合國,我會讓他們討論的國際議題面向很多元,不論是從永續發展目標、聯合國職權切入,還是討論教育、衛生、糧食,一路到更進階的難民議題,或更具爭議性的經濟政策、區域性衝突、國際裁決等等,全部都會模擬一輪。但我會抓最具指標性的給高中生練習,像是要討論區域性議題的話,可能會以葉門內戰、烏俄戰爭、以巴衝突等為題。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模擬聯合國」在做什麼?過來人分享:108 課綱下,高中生趨之若鶩的社團》,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台灣人其實可以「在聯合國上班」──不過,那不會是你「模擬」的模樣

「廢除早自習」之後,一位高中生的體驗:受 108 課綱影響的新世代,正掙脫枷鎖、翻轉現狀

作者簡介:

換日線關鍵字 Podcast,《換日線》關鍵字,關你什麼事? 每週六上午 10 點,將為大家解析關鍵國際時事與趨勢,並發揮《換日線》的特色──連線人在現場的專家,分享他們的第一手觀察。在全新改版的節目中,每月也會推出一集「校園關鍵字」單元,介紹國內外教育現場的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