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學習】如何跳脫單一價值觀,找到真正的快樂?

作者:許詮

上一篇文章聊到如何面對單一價值體系下的「相對剝奪感」,我在文末提到除了社會主流認可的學經歷之外,我也嘗試透過經營社群、成立天使創投等方式,尋找自己定義的「陽光」。這些經驗給予我更多的團隊管理歷練、更廣的視野,也間接幫助我在工作上從專員、經理,一路晉升到副總、總經理。

然而曾幾何時,我逐漸開始感覺工作帶來的價值感越來越低,更像是為了一份薪水,去達成老闆要求的任務;也或許是因為 30 歲以前,每兩年職級升一階、薪水翻一倍,反觀現在漲幅不如過往,正反饋低落。不僅如此,業外項目帶給我的成就感也越加不復以往,雖然每次和團隊開會、推動項目還是開心,但夜深人靜卻是有種說不出的空虛。

知我者莫過老婆大人,看著我日漸失去活力,長臉小姐意味深長地跟我說:「或許你需要不一樣的成就感了。」

自此,我踏上了為期 3 年的自我追尋之旅。

梳理快樂的三個層次

在耶魯神學生所著《耶魯大學的人生思辨課》、維真神學院 Podcast《Doing God’s Business》裡面都提到,人的滿足來自 3 個層次:生理的愉悅、完成目標的成就感、人生意義的實踐;而自古大家說的身心靈、靈魂體似乎也異曲同工。

第一層:身,是最直觀得到的快樂,可以是一頓大餐、酣暢淋漓的床上運動,也可以是銀行進帳的爽感、購物時的亢奮。優點是容易觸發,缺點則是爽感稍縱即逝,高潮過後容易出現更深的低潮和空洞感,所以不自覺想再去攝取,在多巴胺的高低之間循環往復。

第二層:心,是攀登的成就感,在向上的過程中,生理可能痛苦不堪,但心理知道在朝著正確方向前進,所以「痛並快樂著」。舉凡學習新知、解決問題、創業、藝術創作⋯⋯等等,所有「違反動物本能」的事都適用。優點是快樂的過程更長久,也同時幫助我們取得成就,缺點是一但攀上了頂峰,雖然滿足感極大,但也瞬間失去方向,需要追尋更大、更新的目標。

第三層:靈,是人生意義的探尋,可以是你願意用生命為之奮鬥的信念、宗教信仰,更可以是與摯愛之人深度的理解交流。相較前兩者,這一層的結果難以量化,探尋的過程可能充滿不確定,然而一旦錨定了信念,生命的每一刻都能充滿意義感。

如果生理的愉悅是「點」、心理成就感是「線」,那人生信念的實踐就是「面」。

在我意識到追求前兩者的邊際效益越來越低後,我在 30 歲那年訂定「5 年計劃」,希望有朝一日不用工作也能知足地活著,不再陷入「消費主義陷阱」,盲目追求更高級的錶、車、房,以及大家稱羨的生活型態,而把一生的 ⅓ 甚至 ½ 都花在一份只為薪水進帳、低成就感的工作上。

但現實是,這 5 年還沒過完,在還未賺到足夠數字的當下,我每天仍然需要花一半的時間在工作以及休息消遣上,該如何實現「身到心」、甚至「心到靈」的躍進?

身到心的升級,為生活添加意義

過去 3 年,關於「身到心」的升級,我做了以下幾個嘗試:

一、為日復一日的工作加上意義

擔任管理職數年後我開始思考,除了追趕營收和用戶量,是否也能同時追求「The Greater Good」(更大的、超越小我的善)?雖然還未能退休、全身心的投入公益,但我是否有機會透過工作崗位來實踐?

在過去兩年當中,我推動公司從零建構 CSR 體系,訂定了教育和 DEI 的主軸,服務了 2000+ 學生獲得教育資源、400+ 內容創作者獲得知識與收入、1500+ 女性選手獲得舞台,並在今年的東協運動會,推動公司產品成為史上第一個進入殘疾運動會的電競項目。

在公益行動的過程中,不斷收到這些群體對我們表達的感謝,讓我重拾剛開始工作的那份悸動與滿足感,我也在今年底自請轉移工作重心,專注協助公司發展行業、政府、乃至社會層面的正向影響力。

二、升級互助社群至教育 NPO

7 年前創立 XChange 社群,起心動念是透過活動學習新知、認識朋友,而後一路辦了數百場講座、幫助上萬位青年邁向國際職涯,如今已成長為 200 位志工的非營利社團法人,我們希望不只連結這一代的國際青年,還能夠發揮影響力幫助下個世代。

5 年前 XChange 成立了「互聯網大學」,提供數位知識與職涯機會給上百位大學生,明年也即將和均一教育平台 DreamMore 項目合作,共同開拓台灣國高中生的職涯視野,期待能為台灣的數位教育出一份力。

三、休閒形式從體驗到創造

我是十分享受音樂、影像和文字等藝術形式的「假文青」,每每沉浸其中,都有一種希望擁有這些藝術作品的衝動,因此每次看完展都悵然若失,畢竟爸爸不姓郭,無法將這些美麗的事物據為己有。

近年來,我開始嘗試從第三人稱的體驗,轉變成第一人稱的創造,包括拉琴錄製專輯、拍 vlog 紀錄旅行、寫專欄抒發心情,雖然一開始的產出也稱不上創作,更多是自娛娛人的草根等級,不過內心的成就感是難以言喻的。

心到靈的躍進,看見生命的色彩

以上這些嘗試,幫助我在每日必經的工作、業外項目、休閒之上,增加了更高一層的意義,使我在過程當中更加享受、不再覺得是機械式地重複生活。

雖然有顯著的幫助,但心裡仍然時不時發出吶喊:「人生除了這些,是否有更有趣、富有意義的事?」關於「心到靈」的躍進,我進行了以下幾個嘗試:

一、以教練型態影響生命

透過公司 CSR 和教育 NPO 的嘗試,讓我更清楚認識到,我享受改變生命的這趟過程,如果一個生命因為我的存在而更好,這對於我而言意義非凡。

兩年前我接觸到教練(Coaching)這個知識體系,核心理念是透過教練的陪伴,讓對方看見自身的潛能並採取行動,進而獲得職涯、生命上的成長。我也投入數十萬學費、上百小時研習 ICF 國際教練認證,至今幫助數十位年輕人達成國際職涯目標、實現年薪翻倍。

而對方在取得職業階段成功後,部分學員也和我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陪伴對方經歷生涯的數個關鍵時刻。我十分珍惜這些影響生命的際遇,也激勵我磨練自己成為一個更成熟的教練、更好的人。

二、定時灌溉親密關係

太多故事告訴我們,贏得了世界卻輸了摯愛,是多麼愚蠢的事,但多數時候我們仍不自覺邁向這條自我毀滅的道路。

感謝我太太長臉小姐的提醒和鼓勵,我們彼此定下了精心時刻的約定,每天留給對方至少一小時,好好抱著說話、一起讀聖經禱告,就算外務再忙、出差讓我們分隔兩地,但心的距離不能被任何事物拉開,這也是我回顧過往日子,覺得最值得的時間投資。

三、追尋信仰

身為一位牧師的孩子、浪子回頭的基督徒,我因為在印度漂泊的經歷,而重新回到基督教信仰當中(更多細節歡迎參考我的書)。也因此當面臨生活動力的缺失時,我也寄希望於這個建構我世界觀的信仰,希望能獲得人生意義的終極解答。

兩年前我與散落在各國的青年共同籌辦「無國界禱告會」,一路看見上帝在彼此身上奇妙的恩典,帶領成員們走過失業、離異而後重新振作,我更加確信福音是生命的解答,我也開始研習神學課程,探索將福音帶入日常生活的方式。

以上 3 個「心到靈」的嘗試過程,其實更難用量化的產出審視效率,也常遭遇不時的卡關和迷惘,但每天撥出一點時間做靈性的追求,反而像是在大盤食物撒上鹽,平日的工作、學習、人際都瞬間增添一層意義,也更能看見生命中每件事物的色彩。

寫了這麼多,更像是對自己過去三年自我追尋的一個交代,在33歲這年,我仍然對人生迷惘,但至少已經踏出那第一步,也深深確信有更美好的事即將發生(The best is yet to come)。

勉勵你我繼續抱著一顆赤誠的心,生命總會向我們張開雙手的。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你也在價值單一的台灣感覺窒息嗎?(下)如何跳脫單一價值觀,找到「真正的快樂」?》,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快快文化」造就了便利高效的國家,與快樂不起來的國民

寫給「厭世代」的你 : 又窮又忙又沒方向?請重新相信十年磨一劍的價值

作者簡介:

許詮,1990 年生,第三代基督徒。28 歲年薪破 700 萬台幣,29 歲任東南亞最大電商副總,現任字節跳動集團子公司印尼菲律賓總經理,業外創辦 XChange 天使創投及NPO,著有暢銷書《別輸在只知道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