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專訪】來自英國的獵頭,給台灣人的衷心建議

作者: 世界看台灣 《換》人說說看/換日線編輯部

2021 年,《換日線》一篇專訪〈英籍專業獵頭在台灣,他還是位樂團主唱!專訪 Alan McIvor:幫臺灣人找外商工作 8 年後,我想給你 5 個建議〉收到讀者們的熱烈迴響。事實上 Alan 除了是「為臺灣外商和本土企業找行銷、業務人才」的英籍獵頭、現任中高階獵才顧問公司保萊德集團(Paul Wright Group)的業務執行主管(Practice Leader),也經常受邀到臺灣的大學講課,教年輕人如何在不斷變動的職場上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配合本期夏季刊主題《你值得國際級薪水》,《換日線》特別邀請 Alan 分享他所觀察到後疫情時代的台灣職場趨勢,以及針對年輕世代的求職建議。以下整理自訪談內容:

海外人才返台,求職面臨困境

疫情下,許多在中國、美國或其他國家工作的台灣人選擇返鄉。這些人通常有不錯的資歷,但剛回來時卻往往很難找到工作。以我所在的行銷招募領域為例,在台灣的外商,通常也會希望能招募到了解台灣當地市場、消費者的人,而縱然這些人有很漂亮的履歷,但缺乏對台灣市場的經驗和認識。更具體的舉例來說,一個 26 歲離開台灣的人,在中國住了 10 年,回台時已經 36 歲。他很聰明、面試表現優秀,但最後仍然沒有被錄取,因為他實在離開台灣太久了。

我給這些朋友的建議是:繼續、不斷地嘗試。找工作往往是一個漫長甚至有些痛苦的過程,你必須很努力、必須學會「被拒絕」、必須嘗試各種不同渠道,比如線上申請工作、請朋友引薦、和獵頭聯繫。你必須走出去連結人脈,也必須多參加面試,還有盡量尋找可以善用過去經驗的職位。

遠端趨勢背後,更迫切的是心態轉換

談到後疫情時代的趨勢,絕對會提到遠端工作。比如《換日線》採訪過我的作者讀者太太,目前就在英國從事遠端工作。但是作為獵頭,我還沒有遇過任何臺灣僱主請我徵求全遠端的職位,一般企業採行的頂多是混合型態。或許是因為臺灣疫情控制得比較好,所以相對沒有全年遠端的機會和經驗;加上臺灣的文化比較保守,不傾向打破常規或承擔風險,所以遠端工作的適應與轉換沒有國外那麼快速全面。另外我也擔心疫情過後,多數臺灣本土企業會把遠端工作忘得一乾二凈,恢復疫情前的常態;相較之下,外商通常會遵循外國總部的指示,和其他辦公室保持一致,反而沒有這個問題。

儘管遠端工作不是所有產業都適合、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但頂尖人才會選擇能夠與時俱進、工作彈性大的企業。在新興趨勢下,反應越慢、越保守的企業絕對會越痛苦。想要獲得一流人才的僱主不能活在泡泡裡,而是得不斷「向外看」──看看其他企業的組織架構、薪資、獎金、佣金、休假、津貼、不同的員工福利等等,學習其中的優點。很多企業根本不在乎這些,就連休假制度都不符合勞基法。事實上我相信給員工多一點假期,他們的產值會更高。

臺灣本土企業還有一個問題,是傳統製造業「上對下」的管理方式,導致雇主和員工之間溝通不良──會議上只有聽命行事,沒有辯論、沒有異議;員工普遍低薪、加班不被感謝、滿意度不受重視;而當員工受不了離職時,許多企業也未能透過離職面談釐清問題,這些都會加劇臺灣人才流失的問題。

事實上任何一個國家的頂尖人才都會傾向追求更大的市場,而當在原本的城市無法獲得滿足,就會往更大的舞臺移動。比如在愛丁堡的人可能會想去倫敦;在俄亥俄州的人可能會想去紐約;在高雄的人可能會想去臺北。那麼在臺北的人呢?你可能會看向新加坡、上海。總體而言,如果臺灣企業沒有根本的文化轉變、薪資提升,甚至是來自政府端的、能夠因應新興產業發展的法規,將會很難改變這個問題。

給年輕世代的 3 個職涯建議

現在的年輕世代,和上一代的工作者非常不同。他們相對更在乎所任職的企業是否符合自身價值觀,遇到高壓式管理不會默默忍受,而是馬上離職,而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企業招不到年輕人,這是企業必須面對的課題。但是另一方面,年輕人也必須對工作懷抱正確認知:

首先,你得認知到,工作本來就不有趣。如果你對工作抱持不切實際的幻想,最終必然會失望。工作理應存在挑戰,有時也挺無聊,這就是為什麼有人付錢請你來做。你不能期待工作就是充滿理想地改變世界,同時還能升遷加薪。很多學生會告訴我,想在 NGO 工作、替難民服務等等,當然,這些都是很好的願景,但是你也要有心理準備,這絕對不會輕鬆,而且恐怕很難賺到錢。

其次是你必須瞭解自己,找到適合你的企業和職務,而這並不容易。我建議可以做些性向測驗、多向有經驗的人諮詢,還有嘗試不同產業的實習。最糟的就是你缺乏方向,而不斷地在「嘗試新工作,不喜歡就馬上辭掉」之間循環,結果做過很多工作,但每份工作都待不滿一年──這會毀了你的履歷。

另外,很多年輕人會嚮往進入看起來「性感又夢幻」的企業,比如 Google、Tesla、Airbnb 等等。但別忘了這些企業裡充滿著頂尖人才,對工作表現的要求會更高,並不是所有人只要有野心,就是適合的人選。

在選擇產業/職務時也是如此,如果你是業務,你得善於與人相處;如果你是行銷,你最好有些創意;如果你是財務,你得有條理又擅長數字。找工作不只得看你對什麼感興趣,也關乎你擅長什麼。

第三,是分清楚專業(professionalism)和非正式(casual)的差異。我經常向學生強調「如何寫商務 email」──年輕一代因為生長於數位時代,一方面雖然很擅長使用數位工具好比 Zoom 或 Slack,但另一方面卻不善於正式的溝通。他們寫的正式信看起來更像是在社交軟體裡傳給朋友的訊息。有次我收到一封求職信,信件內容很短,但寥寥幾個句子裡,就有大概 20 個錯誤,包括拼字、文法、大小寫問題等。請記得,在工作場合──無論是交換名片、參加會議還是透過 LinkedIn 傳送訊息,保持專業都很重要。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英籍獵頭在台灣:觀察人才市場近 10 年,給本土企業和年輕世代的衷心建議》,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為什麼同樣的履歷,在台灣叫做不穩定,到了歐洲卻被視為經驗豐富?

作為一個跟「代工業思維」格格不入的跨領域人才,我們該何去何從?

作者簡介:

世界看台灣 《換》人說說看,什麼模樣的人有資格站出來分享自身的經驗? 成功的定義其實很廣,不限於企業家、或權威學者,還有一些在各自領域默默發光的人, 他們也可以是廚師、設計師、運動員、工程師⋯⋯,或者遠渡重洋在異鄉工作的創業者,一起認識這些在你我身邊蟄伏的年輕朋友,讓麥克風交棒,《換》他們說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