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影劇】中國電影談六四,震撼法國人

作者:Mark Lin/五道口男子職業技術學校

2006 年,來自中國,由婁燁執導、獨立製作出品的電影《頤和園》,在華人電影史上具有非常獨特的意義。這部電影深刻地描繪出 1989 年 6 月 4 日那場發生在北京天安門的學運事件——這個至今仍高度敏感的議題,中國官方偶以一句「發生在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暴」帶過,絕大多數時候則是全面禁音。

可以想見,《頤和園》殺青後,自是不可能通過中國廣電總局的審批(被拒審),其後又因「未經許可私自赴坎城首映」(2006 年於坎城影展首映)、「大量描寫情色主題」及「聲音與畫面很不清晰」,在中國大陸全面遭禁,導演婁燁更被下達「5 年不得拍片」之禁令。

筆者依稀記得《頤和園》在台北上映時,台大大陸社學長姐在徐州路校區發起包場,「半哄半騙」引領著社團學弟妹去觀看,當時的影片畫質實在太過模糊、帶有濃濃「年代感」;但《頤和園》經先進技術重製成 DVD 、藍光之後透過社群媒體上的口耳相傳,如今台灣不只有許多老影迷買來「供奉、收藏」,更有越來越多年輕影迷熱議討論,可見其經典程度。

法國曾多次重新上映電影《頤和園》

其實,這部絕大多數中國人無緣得見的電影,在遙遠的法國已多次上映,並引起不小的震撼:2006 年坎城首映後,該片雖未得獎,卻收穫不少正面口碑;隨即於 2007 年於法國多地院線上映,2008 年發行 DVD 與藍光,2010-12 年多次在小眾影展重映;2017 年的春夏之交,又於法國巴黎上映。法國電影業者(PARADIS FILMS)更是《頤和園》在全球重製發行的主要出資方。

近年,許多法國人對中國政治局勢感到好奇,《頤和園》遂成為當下法國影迷間口耳相傳的熱門話題。目前的國際政治情勢詭譎多變,烏克蘭戰爭後流行於歐洲知識界的「大翻譯運動」,更促成國際輿論向中國官方爭奪上世紀 80 年代改革開放後近 40 餘年來,中國內部「真實發展」的話語權,也促成這部「中國禁片」再次廣為法國新世代知識青年、文藝青年所知。2022 年的今日,仍可看到許多法國網友互相推薦、正面評價此部電影。

尤其,電影中應是「轉譯」自捷克名作家卡夫卡(Franz Kafka)的名句:「戰爭中你流盡鮮血,和平中你寸步難行。」(Im Frieden kommst Du nicht vorwärts, im Krieg verblutest Du — Kafka, 1917)更在許多討論中被提及,無論在歐美或中港臺的相關討論中,也被不斷引述。

那麼,這部電影到底在演些什麼呢?(以下有微雷,請斟酌閱讀)

《頤和園》這部電影,主要敘述敢愛敢恨的女主角余虹(郝蕾飾),在 1987 年隻身離開家鄉前往北京求學——這裡導演不說是頤和園南邊的北京大學,抑或頤和園東邊的清華大學,倒是給了一個在頤和園旁虛構的「北清大學」(諧音北京大學)——劇情高度還原 80 年代北京大學生當時的校園生活場景,和開放的自由主義氣氛。

女主角余虹與男主角周偉(郭曉冬飾)在「北清」校園相識後愛得火烈,熾熱愛情則伴隨著一連串的不安、失望、和矛盾,只能任憑一次次激情的性愛,暫時撫平靈魂躁動的缺口。接著來到 1989 年春夏之交,天安門廣場是學子們碎裂的青春與幻夢,兩人的戀情也在同時被迫走到盡頭——男主周偉因違反校規被迫遠走德國柏林,女主角余虹則回到家鄉,再輾轉來到深圳、武漢、重慶等「改革開放」後經濟迅速發展的大城市。即便漂泊的日子裡他們不時惦念著對方,倆人在頤和園共遊的吉光片羽已盡成回憶……。

電影挑戰當時禁忌,歐美影迷評價頗高

《頤和園》的製片人奈安與導演婁燁(Lou-Ye),在拍片當時北京「相對寬鬆」的政治氣氛下,讓這部電影一舉打破兩個北京當局的禁忌:政治與情慾,並產生一代人的悲歌。

該劇拍攝跨越北京、重慶、柏林等 6 個城市、1987 至 2001 年的廣闊時空,穿插六四天安門事件、柏林圍牆倒塌、蘇聯突然瓦解、香港準備回歸,以及中國經濟正騰飛的場景——從中可以看出編導的弘大野心,希冀拍出時代變遷下的澎湃情緒。

《頤和園》還是 2006 年坎城影展唯一入圍競賽片的華語片,然而如前所述,這部影片卻也因打破禁忌,編導和製作人在中國遭到電檢處判處「5 年內不得拍片與製片」。而北京祭出封殺手段後,也開啟了導演婁燁、女主角郝蕾在電影藝術創作之路上,不一樣的旅程。

根據婁燁後來談及拍攝《頤和園》的回憶:「當年拍攝時,肯定不能說在拍六四事件啊!就先花了一些時間四處看,在北京地區找比較像 80 年代老宿舍的場景,大部分拍攝都很順利。但到了一些段落就麻煩、得解釋一下,例如『動亂』那場戲,到最後(我)乾脆直接告訴劇組在拍什麼,群眾演員(臨時演員)你們如果想走就走吧!但最後劇組拍攝還是得到很多支持。」

婁燁成中國「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郝蕾星途丕變

相較被影評稱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張藝謀、陳凱歌等大導,如今作品愈趨「根正苗紅、政治正確」;「第六代導演」泛指 20 世紀 80 年代中、後期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90 年代後開始執導電影的一批新世代,其代表性人物有:賈樟柯、張元、王小帥、王超、路學長、章明、管虎、何建軍、張楊、王全安、陸川,甯浩及婁燁等等。

第六代導演典型特徵是叛逆與反思,極度追求影象本體,偏執於寫實形態,也關注草根人群,如知名導演賈樟柯多部電影反映對三峽大壩興建前的癡戀,尤其著名。

相較其他知名的「第六代導演」在口碑與商業票房上皆有不少收穫,婁燁在北京電影學院卻有個江湖傳說:「無片不禁」(指後來婁燁拍攝的電影,很難都不被官方盯上而遭禁)、「片無虛發」(指婁燁拍攝的電影在『圈內』口碑爆棚);婁燁在影壇的一舉一動也格外引人矚目,不少北京電影學院的學生更把婁燁視為偶像——他的電影通常很難在一般院線上映,卻在學院派間口耳相傳,有高度評價。

至於女主角郝蕾,原先是被中國影壇看好的明日之星,卻因選擇拍攝《頤和園》,貢獻出自己的精湛演技與「突破尺度」的裸露性愛演出,不僅導致當時男友鄧超與之提出分手,後來拍攝的電影作品,也多僅參與小眾化的獨立製作。郝蕾除了《頤和園》之外,另有三部代表作為:《第四張畫》、《浮城謎事》、《春潮》。有意思的是,後三部中,年輕的郝蕾都是演出「母親」的角色。

曾有節目主持人問過郝蕾「後悔嗎?」她雲淡風清地表示:「每個人來這世上都有自己的任務,我的任務就是演戲。」

好在,郝蕾的精湛演技並未被忽視。她曾在台灣拿過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項,在中國影評圈、學院圈,亦因演技實力備受肯定,而被譽為「無冕影后」——筆者一位就讀知名電影學院的前輩如此評論:「章子怡、范冰冰是『女明星』,郝蕾才是真正的女演員。」

《頤和園》的意象跨越國境,反映歷史也針砭當代

1989 年 4 月中旬開始,以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為首的高校學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集結。從最初的「學運」,慢慢成為各路人馬響應;從原先的「弔念胡耀邦」,成為廣場群眾要求的「7 大改革目標」——而其中最主要的一項,就是政治民主化。

到了 5 月,廣場學生及民眾越聚越多,情緒越來越激昂,要求言論自由和民主開放的聲音響徹雲霄,徹底震撼北京當局。當時,《歷史的傷口》這首歌到處傳唱,廣場上學運人士也就此開啟截然不同的人生……。

話說 1989 年的六四天安門,是一件與當時國際局勢、中國歷史脈絡毫無關係的孤立事件嗎?筆者認為絕對不然——當時適逢法國大革命 200 年、中國五四運動 70 週年、中共建政 40 週年;國際上則是俗稱「蘇東坡」的東歐民主改革運動如火如荼中。同時在當時共黨的嚴重貪腐與統治失靈下,通貨膨脹達到新高,中南海亦有所謂「保守派」與「自由派」的爭權奪利。於是一場弔念「開明派」領袖胡耀邦的學生活動,燃起了全國「反革命」的遍地烽火。

因此,如今回首電影《頤和園》,我認為它不只反映出天安門廣場那一時一地的血腥鎮壓,亦反映出整個時代的氛圍。理想主義對上現實主義、自由解放對上專制威權、乃至個體與群體的矛盾關係……這些充滿張力的對照,其實至今仍發生在你我周邊。這或許正是為何在《頤和園》首映的 15 餘年後、六四天安門事件發生 33 年後,這部電影依然跨越國界,在許多人心中留下強大的共鳴。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戰爭中你流盡鮮血,和平中你寸步難行」:當《頤和園》在法國上映,經典對白震撼影迷》,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被黨收編,中國導演形同「半殘」:輕則因「技術問題」被退出影展,重則禁止拍片
那一夜,我們聊六四──看我「翻牆」成功,中國室友問道:「六四天安門是怎麼回事?」

作者簡介:

Mark Lin,台北出生、高雄長大、北京委身。專長為私募股權基金研究,曾任職政府產經智庫及外商顧問諮詢,就讀過台大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組、北大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台大國企所博士班,兼讀過五道口男子職業技術學校博士班。有感華人世界仍無法擺脫製造業思維的包袱,重視有形財富,忽視無形價值,宜自主建立一套世界觀及哲學觀。此外,體悟到凡事不能囿於兩岸關係的利益,台灣青年必須要培養全球化競爭的能力。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