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教育】別讓孩子有「中文不好」的遺憾

作者:Grace/七年級的台美移民生

在 2020 年撰寫了〈【專訪】別讓孩子有「中文不好」的遺憾,美國移民爸爸 Oliver:我把台灣帶進家裡!〉文章之後,筆者以為自己找到了雙語教育的好方法,在父母雙方都可以講中文的情況下,能輕鬆達成讓在美國成長的孩子「流利使用中英雙語」的目標。

殊不知過去 3 年裡,我們每一步都走得戰戰兢兢。小孩從不需要寫功課的幼稚園,到現在已是正式小學的階段;不論是學校、課後班的挑選,還是週末不同才藝課、運動課的課表衝突,我發現雙語這條路只會隨著孩子年齡愈大而愈困難,不會更簡單。

想為孩子打造雙語環境,海外家長的新挑戰

由於從 2 歲開始就是第一語言的發展黃金期,因此在我的小孩 2-3 歲時,我就確立目標:要讓孩子上中英雙語的幼稚園。

當時我找到一些很不錯的雙語幼稚園,也很希望可以送小孩去,但因為家裡有雙胞胎,要付雙倍的學費,回頭算算才發現根本負擔不起。最後我們轉向一間搭地鐵大約要 40 分鐘車程的幼稚園,尖峰時間地鐵上人潮眾多,加上帶小孩上學後還要再去上班,現在回想對體力負擔很大;不過雖然辛苦,也是因為那間學校提供全天候中文教學的環境,才奠定了孩子的中文基礎。

他們 4 歲時轉到公立的雙語幼稚園中班,公立學校講英文的同學相對多,筆者的其中一個孩子因為之前接觸到的英文並不多,因此在很多英文課程或團康活動時,沒辦法全面理解,參加意願不太高。大概是到了下學期之後,孩子的英文口說、聽力才慢慢累積起來,進而更願意參與學校的英語活動。

到了 5 歲時,孩子們轉到一間名聲好、課業成績優異的雙語公立小學上幼稚園大班,學校對成績的要求很高,也因為小學三年級的州考試只考英文和數學,因此校方對英文科的要求尤其嚴格,從學生大班開始,就安排大量的功課、每週小考。至於中文,考量許多學生並不是亞裔背景,因此中文課就從最簡單的程度教起。

我們家一直以來都很重視中文,所以孩子的英文程度不及一般美國小孩;但校方對英文的重視,讓我們不得不在家反覆練習英語,以應付學校的考試。同時,因為學校教的中文太過簡單,我們得自己在課外尋找中文家教或較難的中文課程,以保持孩子們的中文持續進步,這也成了身為家長的新挑戰。

順其自然 vs. 積極推進,兩種真實案例

最近在居住的社區裡碰到一位美國爸爸 A,他的女兒在去英語幼稚園讀小班之前,在家都是講中文;上了小班之後,英文瞬間轉換成主要使用語言。A 希望小孩的中文程度至少可以和他太太的臺灣家人輕鬆聊天,而不是只能打招呼,因此很怕語言隔閡造成孩子與母親家族無法繼續溝通。在和 A 談話時,我們給他雙語學校的建議,但他有其他考量而沒採納;最後我們推薦一些適合幼兒看的中文配音卡通節目,A 也沒太積極地想要訂閱相關串流平台。

其實,A 的孩子的經歷,是大部分我們在美國會聽到的故事──孩子在上全英語學校後,就不願意開口說中文了;小孩的學習意願低,父母通常也就放棄這條雙語之路。我們也遇過不少從臺灣來美國的同輩朋友,只要求小孩能聽、說中文就好,讀、寫就都完全放棄。也是因為如此,真正願意持續教小孩中文的家長,隨著孩子年齡愈大,就愈來愈少,在堅持給孩子雙語環境的這條路上,我常常覺得非常孤單。

另一個案例,是我的孩子中文課後班的同學母親 B,她最近和我說自己的外公過世了,姊姊和媽媽都來她住的城市參加葬禮。她的兩個孩子很輕鬆地用中文和她的家人聊天,讓她覺得這些年對中文教育的堅持,終於看到回報。

B 在國小二年級時移民到美國,她的臺灣父母自從於 90 年代初期移民美國後,就一直忙於工作,無法花心思教她中文,所以 B 對自己中文程度不太好,總是抱有遺憾。B 的主要語言早就已經是英文,她目前的中文能力是因為自己對亞洲文化感興趣,才慢慢累積的,但因為認字閱讀方面沒有下過苦功,所以現在只能進行中階的中文對話,對許多中文詞彙也不太熟練,難以深入討論很多議題。

B 告訴我,她希望孩子們擁有超越她自己的中文能力,一方面可以和臺灣的家人溝通,另一方面也透過語言來加深自己的亞裔身份認同。

像 B 這樣成長背景的家長,我身邊其實非常多,但很少人和 B 一樣這麼認真地把中文當作一項「使命」,不斷尋找機會讓小孩學中文、講中文。如今,B 為了讓已經上全英語學校的孩子,還是繼續保持一定的中文程度,於是安排小孩每週上 7 堂線上中文課,內容包括臺灣的小學國語課程、中文會話課、中文朗讀課、中文黏土課;也有些課程是一週上 2-3 次,每天交錯著不同類型的課。

B 之所以規劃如此周密的學習節奏,就是因為她深深明白,想要流暢地用中文溝通,不是一個禮拜去一次週末中文學校就足夠,中文的理解能力(comprehension)要由不斷加深詞彙和背景知識(background knowledge)來建構。唯有如此,孩子才可以和講中文的家人對話,或是與其他講中文的大人溝通。

和 A 爸爸相比,我與 B 媽媽就比較投緣,也常常彼此交換資訊,在這條雙語路上互相激勵。對於 B 來說,她早已深入美國文化,身邊朋友多是 ABC 居多,先生也不講中文,因此她大部分的朋友認為她教小孩中文的方式太過「激進」,而這些朋友不乏從中國、臺灣來的第一代移民。我倒是碰到相當多臺灣父母覺得「在海外教孩子中文並不困難」,他們認為中文學校和常回臺灣就可以達成。

解析市面上的中文課程特色

我在 Podcast 節目《Our Chinese & English Podcast》第七集,討論「雙語學校是否能讓孩子中文流利」,來賓 Wen Chi 分享她過去 10 年中帶孩子回臺灣 12 次,最短 3 個禮拜、最長半年,目前就讀四年級的孩子仍傾向念英文書多過中文書。轉捩點是在小學二年級時,小朋友覺得中文書太難了,有太多中文字不認識,而英文則是只要拼得出字就可以念書,因此不願意繼續提升中文閱讀能力。

從上述經驗我們可以發現,即便在孩子 2-4 歲時打好他們的中文聽、說基礎,但在 5 歲以後,孩子自己的興趣和想要知道的知識大量增加,不能滿足於每天和講中文的父母簡單日常對話;而要讓他們的中文程度再上一層樓,勢必得要讓他們「認字」,藉由書籍增加知識。

身為家長的我們,目前所面臨的挑戰就是找不到專攻認字和閱讀的線上課程。在「Raising Bilingual Children in Chinese & English」的臉書社團裡,許多人分享移民第二代 ABC 家庭學中文,都傾向先認字(500 字左右)再學注音,然後直接閱讀,而這個學習過程是改造週末中文學校的詬病──中文學習速度遠不及孩子成長的程度,很多時候孩子都已經國小三四年級,但因為他們的中文認字量不夠,只能閱讀臺灣的幼稚園、甚至更低程度的中文書,根本不到可以念臺灣的國小「橋樑書」(2,000-5,000 字,目的是幫助孩子從圖像為主的繪本跨入文字文本),因此這時候的孩子很容易直接放棄練習中文閱讀。

至於寫字,美國第二代 ABC 家庭學中文,通常重視閱讀更勝書寫。在前述專訪有提到,「Raising Bilingual Children in Chinese & English」的社團版主 Oliver 從小就到美國,卻似乎比在臺灣出生、長大的人還會教中文,他表示是因為自己的中文程度也不是那麼好,所以「我們的要求比較少,我希望小孩的中文能用就好。」

換句換說,Oliver 不那麼注重小孩會不會寫中文字,而是能用打字做作文即可;同時他不以考試檢驗小孩的中文程度,而是著重鼓勵孩子持續用中文閱讀喜愛的作品。

然而,目前網路上幾家臺灣人開設的中文線上課程,多是使用兩種素材──臺灣的小學國語課程,或為「非中文母語學童」設計的中文教材。筆者的孩子上過不同線上課程,我們發現這些教材在低年級時,有一大部分主力是寫字和認識筆畫,認字部分要到三四年級才會大量增加。我詢問到的其中一家線上學校排程,則是一名學生要學幾乎 7 年、每週一次的線上課,才能學習到大約 1,500 個中文字,而如果要讀懂臺灣小學低年級生看的書籍,這個字詞量恐怕還是不太夠。

當然,更不用說一個海外孩子從大班開始上起,7 年後都已經要上中學了,中文上課內容和他們學齡想學習的知識相差甚遠,所以大部分孩子不用到 7 年,就會要求父母讓自己放棄學習中文,家長也束手無策。

在這之中,其實還是有很多海外家庭成功地讓孩子大量認字,到最後可以自行閱讀中文,但就筆者的觀察,這得靠家長自己每天和小孩「拼鬥」中文閱讀才能辦到。對於雙薪全職工作的家庭而言,要讓下一代保持中文程度,以能自行順暢閱讀為目標,實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有更多線上學校可以真正針對海外學童、並且是學中文最珍貴的年紀(4-8 歲)來設計,發展一系列以認字、閱讀為主的課程,讓更多海外華裔孩子在英文閱讀變成主流使用語言之前,已經裝備好可以自行閱讀中文的能力。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別讓孩子有「中文不好」的遺憾(進階篇):雙語教育路途上,海外家庭的真正挑戰》,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台灣人,你為什麼要取英文名字?

【專訪】別讓孩子有「中文不好」的遺憾,美國移民爸爸 Oliver:我把台灣帶進家裡!

作者簡介:

Grace,宜蘭鄉下長大,大學到美國留學,從此在美國生根。永遠喜歡看事情的另一面,不願意盲目追求主流意見,作為七年級的台美移民,在沒有太多前輩的經驗參考下,發現移民生活有很大的自主性,但也同時感受到自我摸索的孤獨而時常質疑人生。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心理系,Boston University 藝術行政研究所畢業,曾在 Ralph Lauren 做過輔料經理,目前是兩個寶貝的媽,但對職涯仍有熱情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