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教育】在「國際不打小孩日」如何教養孩子?

作者:任恩儀/N1 的田野筆記

每年 4 月 30 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Spank Out Day),這是 1998 年開始,由美國民間組織「有效規範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CED)所發起的節日,其重要精神在於提醒成人「體罰」所帶來的身心靈負面影響,並倡議非暴力的正向教養。

身為一個 4 歲半、活力充沛的幼兒的母親,即便長年的教育工作幫助我熟知幼兒與青少年發展的各種理論,我仍然感覺到教養的困難真是與日俱增,也常常聽到自己腦海中「理智線斷掉」的聲音。

孩子小的時候,需要家長較多時間和體力陪伴,凡事親力親為;長大後,則會面臨各種行為問題。小孩子越是靈活,花招就更多,「創意滿點」的同時,常常也代表著主見強、會頂嘴,且有更多探索行為,需要安全提醒和約束。

我可以想像,教養幼兒就須注意這麼多,家中若有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勢必還要面臨 3C 產品使用、同儕認同等議題,家長真是難為啊!

跨文化的教養觀察

說到教養,其實沒有唯一解方。以我自身經驗為例,我們家是橫跨台灣、荷蘭、美國的多文化家庭,因此深刻地感受到,多數教養行為都只是「約定俗成」的習慣,甚少有所謂唯一的金科玉律。

透過跨文化觀察,我注意到有所謂的「百歲醫師派」,建議家長以嚴謹訓練的方式讓寶寶遵循作息;不少東歐文化多半比較接近「親密派」育兒方式,傾向採用不同家庭內母嬰間的自然作息,也就是由媽媽自己觀察孩子的需求,決定何時哺乳,小孩通常也是累了才睡,相對隨興;而西歐和美國給的育兒建議則多數介於兩者之間,會建議維持幼兒規律作息,但不如「百歲派」嚴格,有些人也主張,以較溫和的方式進行睡眠指導和訓練。

至於飲食,台灣常見的離乳食品是粥,荷蘭衛生所則要我給孩子撕小塊的全麥麵包,同個階段,美國家長接收到的建議則可能是麥圈(Cheerios)──一種小小、圓形的早餐穀物食品,給幼兒練習食用固體食物。

表達方面,傳統東方文化期待兒童「有耳無嘴」,西方文化則更鼓勵發言,有時小孩子突然冒出了一句話,即便不一定符合成人對「禮貌」的期待,也會因為有鼓勵發表的文化,使得這個行為受到肯定。

進一步舉例,在不少歐洲國家,當家長與孩子進入餐廳、就定位入座後,習慣一人點一杯飲料,此時服務生通常會直接面對小孩,向孩子詢問想點什麼。我的女兒才兩歲時,就會奶聲奶氣地點蘋果汁給自己喝,大家也不覺得奇怪,因為這已是一種文化默契,沒有人會指導我不應該給小孩喝甜飲、或應當幫孩子選擇吃什麼。更大一點(例如 4 歲)的小孩,就更被認為是獨立個體,應該要單獨點一份兒童餐。這樣的消費習慣,有時也會讓來旅行的台灣朋友不太適應。

體罰對兒童身心發展的影響

雖然教養方式沒有所謂對錯,多數人也能理解、尊重不同的文化價值觀,知道這是每個家庭的選擇,但在不同國家、從各種方法做出的科學研究來看,有一件事情是漸有共識的──體罰有害兒童情緒健康的發展。

於 2021 年被發表的一項大腦相關研究中,哈佛學者發現「被打屁股」影響大腦的區域和方式,與其他嚴重虐待是相似的。「打屁股」正是傳統上 spank 的意思,換言之,即使成人自認以雙手張開、情緒節制的打屁股方式在「管教」小孩,並非暴力虐待,然這個行為的影響卻可能與虐待兒童無異。更不用說,部分成人對孩子的體罰是情緒失控地拳打腳踢,或以堅硬物品進行毆打。

美國兒童與青少年精神醫學會(AACAP)也指出,接受體罰的孩子更可能會有霸凌傾向、其他行為問題,甚至會對父母懼怕、自尊心低落,體罰也會增加抑鬱、焦慮和人格問題的風險。

不過,隨著自己成為母親,我也想分享,除了家長自己對教養方式的選擇,「環境支持」也對發展正向教養的親職極其重要。

在台灣,每當「國際不打小孩日」來臨,慣用的宣導標語即是「邀請每位成人試試看不要打小孩,至少在這一天不要打,也許你會發現,將來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在這個主要精神之下,不少人都會提供家長因孩子生氣時,可以怎麼做的其他選擇。這些當然都是很好的資源與交流,但我想提醒,倡議者應該思考如何能有更多積極性的支持作為,來幫助家長不要將體罰作為管教的手段。

環境的支持,是幫助家長離開體罰的關鍵

回到教養上的困難,即使是採取體罰的家長,多半都還是站在「管教」的立場,而非蓄意傷害。然而管教是「管理」和「教育/教養」,體罰或許可以達到短期的「管理」目標,但對長期的「教育/教養」,卻是有害無益。

對於採取體罰的家長而言,或許當下面臨的困難太大,因此可以解決短期問題的快速行動,就顯得非常誘人;而對某些面臨各種生活問題的家長來說,有時體罰會成為不得已之下的選擇。

以我自己的經驗而言,通常是當壓力大、事情繁雜、工作繁重時,最容易對人事物失去耐心。一旦自己先喪失耐心,對於孩子同樣的行為,即便昨天看起來覺得「好笑」,在今天的我眼中就成了「搗蛋」。另外,當我已感覺到時間壓力,同時又得送小孩出門上學時,也較容易出現親子衝突或吼叫的狀況。

所以雖然是老生常談,但養育孩子確實是需要整個村莊的力量──這些力量並非來自對親子教養的指指點點,而是如果支持系統好一點、托育環境友善一點、家長的經濟壓力小一點,那麼我相信,在「愛孩子」的基礎之上,父母親也都可以更有耐心,如此一來,不僅整個社會的體罰行為會漸少,或許生育率也會對應地提升。

4 月 30 日,國際不打小孩日。今天不打小孩,以後也不打。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如何教養現代孩子?──在「國際不打小孩日」,一個多文化家庭的觀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傾聽、溝通、尊重,德國父母教孩子「自己做決定」,就算是 3 歲也一樣!

為什麼經濟不景氣,荷蘭父母還是敢生、敢養,更培育出「全世界最快樂的孩子」?

作者簡介:

任恩儀,自己最重要的身分認同現在是寫作者。在學術寫作與公眾寫作外,也寫隨筆,散文和小說,偶爾發表,偶爾自己欣賞,繼續醞釀。因為做的是和人以及場域高度相關的教育研究,所以,凡事都會先想到在事件裡的人是什麼感受,為什麼這個場域會形成這個文化。自己客居異鄉的身分更像一個業餘的人類學家,在做出結論前,通常會慢慢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