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教育】有了「私校補助」,我的人生會不一樣嗎?

作者:廖宥甯 Jocelyn Liao

2023 年 6 月底,行政院拍板定案私立大學學費補助政策,全名為「拉近公私立學校學雜費差距及其配套措施方案」,當時的說法是:凡是私立大學學生,每年皆可獲得新台幣 3.5 萬元的學費補貼,以減輕私校學生們的經濟負擔。

去年 10 月,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提出的教育政見中,亦包括相似的政策,像是定額補助私立大學學雜費,喊出逐年將補助金額從現行新台幣 3.5 萬元,增加至 5 萬元。

相關政策一出,引起多方討論,社群平台 Dcard 上出現不少「私校生不努力讀書,憑什麼讓納稅人幫忙負擔學費」、「考試考不好,就該多付錢」的聲音;當然,也有許多學者專家揭示數據,表示以台大為首的諸多國立名校,學生多來自雙北,家戶所得較高,反而是許多無法擁有豐沛社會與文化資本的學子,迫於現實需要就讀學費較高的私立大學,一入學就要扛著高額學貸,就這樣一路自校園熬到入社會。

作為一個正在就讀國立大學的大學生,我依稀記得在國高中時期就曾聽說過,台灣所謂「頂大」學生多來自雙北的經濟中上階層家庭,教育資源「反向重分配」的情況明顯。而如今打開 Google,我發現這些研究結果在 6、7 年前便存在,多年來也不乏諸多學者極力呼籲政府與社會注意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論述。

本文將從學生的觀點切入,討論私校補助政策可能帶來的影響:私校學費補助上路後,是否會影響高中生對未來大學志願的考量?公私立大學的排名,是否會因此「大風吹」呢?

有了私校補助政策,我的人生會不會不一樣?

「我身邊許多人聽到新聞後,感到很震驚和懊悔,想著如果在我們高中升大學時就有私校補助,我們的選擇會大不相同。」

目前就讀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系三年級的 Jasmine 告訴我,以法律系在台灣的產業環境而言,南北部有相當大的差異,「以法律界來說,北部的工作機會、特定庭種真的比較多。」Jasmine 的實習老闆也建議她,未來求職盡量去台北。

不過,Jasmine 當初就是因為學費考量,沒有填北部如東吳、輔仁大學等私校的法律系,「我身邊的朋友也大多因此選擇留在中南部,少了學費的考量後,我想中南部國立大學法律系的誘因很可能會消失。」不過 Jasmine 也提醒我,她的情況與特定科系和產業環境有關,其他科系的學生不見得也有類似的掙扎。

正在實習的私立醫學系學生 Gale 就表示,私校補助不會是醫學系學生選擇學校的關鍵,「應該是說,醫學系的學費都不便宜,政府的補助不過是泥牛入海。因此,學生不會因此『不想去台大或陽明醫學系』,重點還是在於這間學校能不能發展出更好的教學體系和醫療品質。」

就讀國立屏東大學二年級的 Luna 也認為,私校補助對學生的志願考量影響其實有限,「就算政府每年補助私校生 3.5 萬,私校生需要負擔的自費學費還是高於國立大學的學生。但如果前段的私立大學因此排名衝高,我不會感到意外,這或許能反映出這些辦學優良的大學真正的實力。」除此之外,Luna 預測私校補助政策可能會讓後段的國立大學受到壓力,因而促進教學品質。

「或許這項政策能讓學生不會被學費等經濟問題勸退,可以專注在衡量學校的辦學品質,選擇自己真正最想要的科系。」儘管 Luna 肯定政策立意良善,但還是覺得應該要有更多限制,讓補助款落實到真正的弱勢族群身上。「我身邊不少讀私校的朋友家境都稱得上富裕,所以我覺得政策不該是齊頭式平等,我們需要的是立足點平等。」

青年族群看私校補助:我們期待的未來與改變

「在這個政策下,會有實質影響的應該是前段的私校,可能有些學校在未來會超越國立中字輩,因為最近幾年很多私校的師資越來越好。」就讀國立大學法律系的 Samual 如此推測。

延伸自 Samual 的分析,另一位就讀政治系的同學 Daniel 表示,現在不少國立大學因為學費天花板,導致某些大學沒有足夠經費升級軟硬體設備、吸引教授到該校任教,「如果政府推行私校補助政策,是為了消弭公私立大學之間的差距,那我覺得還可以更進一步,調漲國立大學的學費,落實縮小差距的目的。」

社會系學生 Jack 引用民進黨立委范雲的說法,並提供我一些數據,「台灣高教的公私立結構依賴私立大學提供教育資源,比方說美國 2019 年的公私立學生比是 69:31,台灣到 2021 年公私立學生比才調整到 34:66。」他認為,「如果私校排名提升並獲得更多資源,會不會觸及到更多需要資源的群眾?」

我身邊許多已在就讀台政清交成等校的朋友,則紛紛表示:「如果我都有這些學校可以念了,那我又何必在中段國立大學和前段私立大學之間掙扎?」

不少人認為,少子化之下,學生比過去更「容易」進入前段的國立大學,這樣的補助政策不過是在浪費公帑,不會讓學生受到更好的教育;也有人主張,台灣真正的教育問題出在大學遍地有,廢校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但畢竟社會對大學文憑的信仰很難在一朝一夕間改變。

至於這項被詬病「大撒幣」、討好年輕人的政策,究竟有沒有買到我們這些青年學生的歡心,似乎仍待驗證。目前就讀國立大學、表示自己不是私校補助政策受益者的 Daniel 告訴我,「我在選擇候選人時,本來就不會關注他有沒有推出撒幣政策,我在乎的是他的政策能否確實解決問題,並且不帶給國家過多財政負擔。

他們的「憤怒」究竟從何而來?

教育政策的改變,向來會牽涉社會各領域的議題與爭議,私校補助政策亦是如此。在網路爬文,或實際與同齡朋友討論時,不難感受到只要一提起「私校補助」,大家就會延伸討論中低收入、清寒證明的效力,以及大學教育究竟是不是必需品、城鄉和經濟差距引起的一連串階級複製流程等。

而我也在蒐集各方意見時發現,有能力做出選擇、可以不屑一顧地說出「反正無論如何,我都不會也不用考慮私校」的人,反而檢討起那些必須做出取捨、會因教育政策而人生規劃大改道的學生。前者往往主張:「要為自己的不努力負責,不該讓努力的人幫忙分攤責任。」

但這些自詡「努力」的公立大學學生,無論政策是否推行,都已經擁有國立名校的學歷頭銜、較為輕鬆的經濟負擔,甚至是衣食無虞的家庭背景;私校補助政策可能根本不會影響到這些人,亦不會消減他們任何一方面的光環或獲益,但他們卻因相對剝奪感而感到憤怒。儘管有些人將這些憤怒的年輕人稱為「幸運的受精卵」,但我們也許應該思考:這些憤怒究竟從何而來?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有了「私校補助」,我的人生會不一樣嗎?──原來大學生這樣看教育政策》,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最貧窮的哈佛女孩」:世界上總有很多人等著告訴你,事情有多困難

一位台灣高中生對「到中國念書」的看法:別讓媒體炒作、輿論爭議,決定了你自己的前程

作者簡介:

廖宥甯 Jocelyn Liao,是 Z 世代成員也是九年級生,未成年即在台灣各城市間漂泊的彰化鄉下小孩,姓名第三個字為了平仄和諧請讀二聲。早早發現自己不會寫文青的散文和詩,人生從此往踏實記錄的報導文學,和胡謅瞎掰的狗血小說兩個極端方向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