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教育】為何美國家長這麼重視「體育課」?

作者:可蕾兒+查爸/菜鳥移民育兒探險

如果問美國家長最重視的學科是什麼?許多人會告訴你,他們的答案是「體育」,甚至有一說:在美國職場上,若應徵者在校曾是運動相關社團的成員或領導者,有可能在聘用過程中直接被加分。

家長們在校園偶遇時本就會聊天,偶爾也會相約熟識的家庭聚餐,話題則大多圍繞在派對、社交;不過,隨著孩子進入青少年前期,我開始深刻察覺到,當談話主題轉到孩子們的體能活動時,場面經常瞬間熱絡到停不下來。

高投資、低回報,美國家庭對孩童體育活動仍舊「狂熱」?

我與許多同樣是非美國文化背景的父母們,在剛開始適應前述文化時,最大的疑問就是:付出這麼多精力、金錢在體育,究竟是為了什麼?值得嗎?

關於這個充滿討論空間的大哉問,為數不少的理財、升學報導都曾刊出看似突破盲點的回答:不值得!財經雜誌《Money》、《富比士》曾針對此一現象,給培育孩子從事體育活動的家長們建議,提醒這可能會影響家庭財務的健康。

而到底體育的「投資報酬率」有多低?根據《USA Today》報導,以臺灣較為熟悉的男子籃球為例,2015-2016 年有超過 546,000 名學生在高中打籃球,但據 NCAA(國家大學體育協會)數據,最終只有 187 名繼續升入 DI(大學一級)隊伍,僅 1% 的高中運動員能獲得一級體育獎學金,遑論成為職業運動員的機率有多渺茫。

即便如此,全美家庭在青少年體育上的花費仍高達 300 億美元──這個驚人的數字竟然還超過任何職業聯賽的年收,如此看來,家長對體育如此「狂熱」應有其理由。專注於商業、經濟和科技的媒體《Quartz》,甚至曾以「沉迷」(obsessed with)來形容部分美國家庭對體育的狂熱,且據統計,美國大多數兒童在成長過程中至少參加一項運動。

不僅如此,截至 2020 年,阿斯彭學院(Aspen Institute)的 Project Play 約有 76.1% 的 6-12 歲兒童、73.4% 的 13-17 歲兒童參加團體或個人運動,近 4,000 萬美國兒童參加有組織的團隊體育活動,這些數據在在都顯示了許多美國人對體育的重視。

不過,孩子們實際上究竟投入到什麼程度呢?我與各項體能隊的家長聊天時,經常好奇地詢問對方孩子的練習頻率,平均來說,小學中高年級賽隊入門階段的孩子,通常在非賽季進行一週 2-3 次訓練;賽季來臨時,課外訓練加上比賽時間,甚至有可能高達一週 6-7 天。

而賽季不只是孩子的個人活動,也是全家動員的任務,有時還必須展開跨州旅行的高密度行程,活動一直持續到深夜、或在天未亮時就要抵達。我自己也親身經歷過凌晨 5 點摸黑出門陪孩子比賽的經驗,到達會場時更看見令人大開眼界的景象:車子早已一排排停好停滿,家長與小選手們個個精神飽滿地準備上陣。本身受亞洲文化薰陶的我們,自認是不擅長體育的「小書蟲」出身,剛進入這樣的體能世界時頗為震驚。

我曾聽聞某些華人教育顧問直白相勸:「用體育成績申請常春藤盟校是比一般路徑更難的事,花這麼多時間與成本,說白了不過就是從事『課外活動』而已。」這番言論看似有其道理,但美國家庭熱烈投入體育活動的風氣,真的僅是因為對升學或就業有幫助嗎?我採訪了幾位家有小小運動員、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歸納出一些結論,接著與讀者們分享。

隨地域、時代變遷的體育教育

土生土長於美國的 Quinn 家族,點出「地域性」會影響人們對不同運動的偏好,比如在美國南部──尤其是德州,美式足球受到極高重視,成為社區蓬勃的重要拉力;而在多元文化的矽谷地區,足球、棒球、壘球和排球百花齊放,同樣備受歡迎。

然而,隨著社群平台和大眾傳播媒體的發展,學齡兒童參加體育活動似乎變得更加狂熱,Quinn 家族對當前的美國文化因此感到相當矛盾。在過往父母輩時,一直要到高中階段,才會被鼓勵多參與不同種類的運動;但現在,孩子們可能在 8 歲時就被建議要專注於運動,並且必須選擇一個項目專精發展,也越來越流行聘請私人教練來加強訓練。

Quinn 家族對此格外擔憂,首先,孩子們可能在高中或大學之前就被壓垮;再者,孩童時期就承擔如此高度的運動壓力,究竟有什麼意義呢?在同儕競爭的風氣之下,體育有可能不再僅代表單純的「運動」本身,而開始會影響孩子們的價值觀,也成為父母用來展現兒女能力的一項指標。

不可否認的,過度狂熱的體育風氣,確實給美國學童與家長們帶來壓力,但這些訓練強度密集的體能賽事,難道不會帶給學齡孩子任何好處嗎?

從小成為運動員,能累積哪些優勢?

女兒的五年級同齡好友 Danica,是一位必須投入大量訓練時間的全國性大賽體操運動員,她也因而選擇了 Homeschooling(在家自學)的方式學習課業。Danica 的母親表示,心理能力(mental capacity)是教練在選拔優秀運動員時,除了體能外的重要考量,也因此許多小運動員發展出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且更懂得聆聽與溝通,在心理成熟度方面超越同齡的很多學童。此外,Danica 的母親認為在美國文化中,本就有電玩遊戲、電視、電影等休閒娛樂,對於體育的投入,其實也是一種幫助孩子們表達自己的出口,並且更加健康。

以領導力和銷售專業聞名的演說家 Nathan Jamail,在為 LinkedIn 撰寫的職涯文章也提到:如同體育賽事,在商業領域中,良好的「運動家精神」絕對至關重要。

美國中學生的學業並不輕鬆,要同時兼顧課業與運動,孩子們自小就得慢慢學會自律、積極、合作、工作/生活平衡等心理素質。好友 Krismans 一家在陪伴七年級排球小將 Kayla 的過程中,就累積了許多體會。

Kayla 近來通過重重甄選,得以進入矽谷南灣最知名的排球隊,Kayla 的母親說:「父母並不一定了解全部的體育項目,因此孩子能進入知名隊伍,全靠她自己願意積極與教練保持溝通。教練選拔時考量的不只是技巧,還有孩子的主動性!」

聽完她的分享後,我恍然大悟,我自己家中兩位女孩也在體操領域有著類似狀況。女兒們剛開始只是為了增進舞蹈技巧而接受體操訓練,沒想到身為體操初學者,曾三度被總教練邀請加入競賽隊,原來教練看到的並不是眼前的預備小運動員技巧有多純熟,而是孩子們願意聆聽指導的專注性,以及擅長團隊合作、積極主動平衡各方面的「運動員精神」。

然而,在這些美好的學習願景背後,仍有殘酷的事實存在:一定強度的體能訓練,難免會出現運動傷害。

專注投入體育的同時,也要注意身心平衡

女兒曾不只一次在連續數小時的舞蹈與體操練習後,回家使用各種冰敷、熱敷、按摩槍來舒緩肌肉痠痛,甚至有次訓練時間太長、太晚,讓她身體沒有調適好,以至於無法入睡。

身為家長的我們,經常必須認真地與她們討論「界線」,希望她們在堅持下去的過程中,能維持健康的生活,甚至數度詢問女兒要不要放棄額外的集訓,沒想到卻被孩子一口回絕:「我喜歡和朋友們一起努力流汗,以及一次次挑戰自己目標的感覺!」我們支持著她這份耐挫精神,但同時也與教練一起幫助她學習,認知自己體能的極限,懂得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

回到本文前段提出的大哉問:美國家長對體育的重視,是出自對升學或就業的幫助嗎?

我漸漸體認到,這道問題並非「是非題」,尤其是在看到身邊許多小運動員的狀況後,明白了他們雖然熱愛某項運動及競賽,但這並不是他們生活的全部重心,許多孩子在學會時間管理能力後,仍穩定在教會或社區擔任青少年義工,這些成長過程中的「隱形技能」,將來更能應用於美國的職場文化,發展成懂得「工作/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的關鍵。

也許體育作為許多美國家長最重視的學科,價值不在於「爬上名校」與否,而是對孩子在自我認知的養成中,無價的投資。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為何「體育」是許多美國家長最重視的學科?──答案或許和「升學」無關》,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體育不只是體育,是教育也是人生:美國籃球校隊隨隊教練見聞
把運動會還給小學生!芬蘭小學沒有貴賓致詞、競賽比拼,真正「以孩子為主角」的體育

作者簡介:

可蕾兒+查爸,美國臺裔小家庭、文化探險愛好者、第一代移民、第一代基督徒,育有兩個愛跳舞的女兒,正在學習彎腰陪著跨文化孩子成長的路上。 查爸/交大電信系、臺灣大學電信系碩士、任職矽谷科技公司主管 可蕾兒媽咪/清大中文系、英國里茲大學文創系碩士,曾為一手包辦全家的海外全職媽媽近 10 年,現職教育顧問公司市場行銷、矽谷移民社區服務非營利組織「橄欖綠州」共同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