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教育】破除大學「全英語授課」3 大迷思

作者:換日線編輯部

雙語政策在高等教育階段,透過教育部「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推動全英語教學(政策中亦稱之為 EMI)。計畫補助分為兩期,每期 5 年,第一期補助學校共 66 所,其中 4 所是具有示範意義的重點培育學校,入選者包括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成功大學以及國立中山大學。

儘管早在政策提出之前,已有大專校院教師採行全英語授課,但通常若非學校、學院或科系以英語授課作為招生特色,大學開設全英語課程的整體比例並不高。如今政策實施後,接受補助的學校按規定必須逐步提升其全英語課程比例,也讓部分教師擔心未來學校將會「為 EMI 而 EMI」,將英語導入不適合 EMI 的課程,影響教學品質。

為了進一步瞭解 EMI 目前的推廣狀況,《換日線》訪談了幾位任職不同科系、但都在重點培育學校開設 EMI 課程的教師,替讀者破解 EMI 常見問題與迷思。

EMI 課程非得「全英文」嗎?

EMI 指的是 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即在英語以外的學科,使用英語作為授課語言,授課對象通常為非英語母語人士。雖然我國雙語政策將 EMI 等同於「全英語教學」,但其實學界並未達成對 EMI 英語使用比例的共識,而綜觀臺灣 EMI 課程實際使用英語的比例,也因不同學校、老師而異。

臺師大教育系教授林子斌的 EMI 課程按照學校規定,從教學語言、教材到評量方式等均為 100% 全英語;但據他觀察,在其他學生英語程度落差較大的學校,允許老師 70% 講英語,另外 30% 還是可以搭配中文解說。

臺大農經系助理教授陳暐也說,儘管臺大學生的英語程度普遍都能應付 EMI,但當他在課堂上發現學生無法理解某些英文專有名詞的時候,還是會用中文稍作解釋。在他看來,「EMI 只是以英文為主要溝通方式,但你(教師)還是要配合聽眾的程度。」

學生聽不懂怎麼辦?

然而「配合學生英語程度」也是 EMI 最常被詬病的問題之一,有些教師在發現學生的英語程度不足以理解專業內容的時候,會選擇先用英文講解完,再用中文重新說一次,結果大大地拖延了教學進度。

對此,多數受訪教師都認為有比「中英各半地講課」更好的解決辦法,包括有意識地使用較簡單的英語、減少使用英語俚語,還有要求學生課前預習,提早掌握授課內容等。針對特別困難的專有名詞或專業概念,不同科系的老師們有不同的作法。陳暐會用臺灣時事解說經濟學原理,如薪資議題、缺蛋新聞等,讓課程更加貼近生活、容易理解。臺師大歷史系助理教授盧省言則會用「換句話說」的方式加以補充,比如她在西方男性史課堂上,講到中世紀僧侶被要求 “ remain celibacy ”(保持獨身)時,會進一步解釋:“ It means that you are not allowed to have sex with women. ”(意思是你不能和女性發生性行為)。

林子斌除了會在課前以補充講義的形式提供中文說明,也用具體行動檢驗學生的預習成果。他要求學生在線上學習平臺 Moodle 上針對指定讀物提出至少一個問題,無論是關於專業內容或是英語表述都可以,藉此釐清學生的學習痛點,好在課堂講解時對症下藥。

另外,考量到學生在使用外語學習專業知識時,較難長時間保持專注,他也會調整上課節奏──平時用中文講解需要 30 分鐘的內容,用英文授課則拆解成 2-3 段,每 10-15 分鐘稍作停頓,並拋出相關問題,確認學生的吸收狀況。而當課堂結束時,他會再請學生寫下「一句心得」,分享該堂課的收穫或困境。他表示:「有些學生(遇到問題)不會在課堂上問你,如果他寫下來,那我下一次上課就可以趕快再補充一下。」

學生敢開口嗎?

不過,學生被動地聽課是一回事,願意或者能夠開口說英語又是另一回事。陳暐就提到,臺灣學生不愛問問題,就算用中文上課也一樣,更何況是 EMI。為了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多互動,陳暐允許學生用中文發言,但他一律只用英文答覆。

另外他還有一招「丟乒乓球」,只要學生提出或回答問題,他就會拋一顆球給學生,累積 5 顆可以獲得總成績加一分的獎勵,「丟球可以提供一個動態的環境,因為在大教室裡,有時候我要丟得很奮力,可能會噴飛啊、學生會漏接啊,其實還蠻好玩的。」陳暐邊說,還邊對《換日線》示範。

相較之下,盧省言的課程要求較為嚴格。在每週 3 小時的課堂上,無論是回答問題、上臺報吿、提出問題還是參與討論,一律得用英文,絲毫沒有迴避的空間。

盧省言說,會這麼做是為了替學生模擬在海外上課的情境。部分同學選修 EMI 課程是為出國留學做準備,而留學英國的她曾經切身體會到在討論課上講不出話的窘境,這讓她更注重 EMI 課程的口語訓練。面對講不好的學生,她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 You give me a few words, I give you a sentence. “ 只要學生嘗試發言,即使只是幾個零星的單字,她也能根據當下語境快速地理解,並協助其組織為完整的句子。在她的循循善誘下,到了期末,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多半都有進步。

EMI 是選擇題,不是必選題

部分 EMI 的反對者認為英語授課不符合臺灣社會情境,會讓學習效果打折扣,但其實若操作得當,EMI 也有許多優點,像是能夠吸引更多外籍生修課,提供臺灣學生更國際化的學習環境。盧省言的課堂就吸引了幾位外籍交換生,幾週下來和臺灣學生打成一片,除了會互相交流語言文化,假日還會一起出遊。

另外在特定的專業領域,用英語學習會比中文更直接。比如盧省言開過的兩門 EMI 課程「西方男性史」(Masculinity through the ages)和「西方女性史」(Women through the ages)本身就是西方脈絡,相關研究文獻都以英語為主,能夠用英語學習,也意味著能接觸到更多元豐富的學術資源。

而對陳暐來說,經濟學講的兩種語言就是英文和數學,「意思是在經濟學領域,你的課本和知識建構的過程通常都是英文,未來無論是進入學術還是產業界,和別人溝通概念也是用英文居多。」因此他選擇在大一必修課開 EMI,希望能讓學生從初學階段就及早適應英語學習環境。

林子斌的情況則有些不同。他目前開設的 EMI 課程是教育系大三必修課「教育研究法」,雖然教材是英文,但他認為在臺灣講教育,不能完全脫離本土情境,因此還是會把中文相關研究放在 Moodle 上給學生參考。他也在同一天開設中文課程供學生選擇,兩門課的授課內容、教材、進度完全相同,差別只在教學語言。

他強調不是所有專業都適合 EMI,也沒必要強迫學生修 EMI,提供中文選項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審慎評估自身程度,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我們不應該把 EMI 變成是一個必選題,它應該是學生的選擇題。」而這也是他對雙語政策整體方案的觀點與期許。

*本文原刊於換日線 2023 夏季刊,更多深度分析,請參考《雙語教育 2030:借鏡新加坡》。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破除大學「全英語授課」迷思:EMI 是選擇題,不是必選題》,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重英文、輕華文,「兩頭不到岸」?──新加坡雙語教育效果,看一個世代就知道

「台灣特有,保證讓你學不會」的英語學習法?想成為雙語國家,先從觀念改變起

作者簡介:

換日線編輯部,《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超過 110 個城市的 200 名新世代作者(持續增加中),沒有長篇大論、沒有高深學問,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