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教育】英國人想學好數學,到底有多難?

作者:李易庭 Joyce/留學心事前哨站

目前,英國是世界上少數不要求高中生(16-18 歲)必修數學的國家。然而,就在今(2023) 年,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宣布了「延長數學必修教育至 18 歲」的計畫。

英國政府為何決定延長數學教育?

在 4 月份的一場演講中,首相蘇納克提到:「英國有超過 8 百萬的成人只有 9 歲以下的數學程度,還有大約三分之一的英國學生無法通過中學的數學考試。」從數據可以想見,低落的數感能力將影響日常生活的運作,像是無法理解超市折扣或銀行訊息,正如英國慈善組織 National Numeracy 在 2021 年的研究結果:31% 的人對使用日常數學有困難。

此外,數學能力也和失業率、國際競爭力有關係。於同場演講中,蘇納克指出,即便是基礎的算術能力也可以增加 1,600 英鎊(約新臺幣 64,000 元)的年收入。經過研究計算,英國約有 1,600 萬名勞工計算能力低落,若每人每年能增加 1,600 英鎊的薪資,相當於每年高達 250 億英鎊的總收入差異。

「在澳洲、加拿大、法國、德國、芬蘭、日本、挪威和美國的學生,都持續學習數學直到 18 歲。」蘇納克表示,現行英國教育制度只規定學生必修數學直到 16 歲,這將導致英國孩童居於落後的風險。而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在擔任教育部長時,也曾經表示:「英國孩童沒有理由無法達到日本、新加坡和中國孩童的數學程度。」

值得思考的是,以亞洲國家的數學教育為標竿,「延長數學必修教育」真的能幫助英國有效提升學生的算術能力,並影響經濟成果嗎?

首要困難:數學老師的短缺危機

事實上,「延長數學必修教育至 18 歲」在英國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主意了,最早在 2011 年,英國政府官員就有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多年過去,這個與當年相似的政策,還是面臨著同樣棘手的問題:英國缺乏良好數學教師的窘境

英國非營利教育單位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的數據顯示:44% 的英國高中難以招募到足夠的數學老師,即便數學老師的薪水比起其他科目老師的薪資已高出 8,000 英鎊(約新臺幣 32 萬元)。更重要的是,不僅是數量問題,現有數學教師的教學品質也是一項隱憂。一個在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罕(Birmingham)輔導數學科的朋友,這麼告訴我:「很不可思議,這裡的數學老師在高中沒有學數學!居然還能來教中學生的數學科。

這位朋友也曾在倫敦自治市哈克尼區(London Borough of Hackney),有過輔導弱勢學生高中數學的經驗。讓他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進到教室,他發現學生都在自習,因為學校沒有教高中數學的老師;然而,那 4 位選修高中數學的學生,卻是他見過「最願意學習數學的學生」──這顯示出動機強烈的英國學生,卻因數學教育資源短缺而學習受限。

在數學教師的數量與質量都尚未完備的情況下,政府就端出擴張數學教育的政策,不免讓反對者紛紛批評這形同「空頭支票」。尤其,去(2022)年起英國教育界就頻頻發生罷工行動,抗議退休金、薪水無法應付通貨膨脹下劇增的生活成本壓力等等。我的大學老師目前就正在進行罷工,拒絕批改期末考卷。

因此,在這些結構性因素尚未獲得改善以前,直接推動數學教育改革,恐怕只會加重教育體制的負荷與反彈聲浪。

不同國家的數學教育,與文化差異大有相關

另一方面,蘇納克在演講中直言,「文化因素」是造成英國人數學能力落差的原因之一。他具體說明,英國人習慣以自己「不擅長數學」來開玩笑,卻從不以自己無法識字為樂,這是因為英國人認為「數學不好是可以被社會接受的」。

反觀數學表現優異的東亞國家,確實在培養孩子數理能力的方法上截然不同。以我在臺北市公立學校成長的經驗,有些人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珠心算,升上國高中以後,沒有補習數學的甚至是少數。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在飛離臺灣的班機上,半夢半醒間,居然聽到鄰座一個帶著 2 歲孩子的母親,正唱著「九九乘法表」哄孩子入睡。

看見東亞國家數學人才培育的成功,英國曾經在 2014 年邀請 29 名來自中國上海的菁英老師進駐英國小學教授數學;隔年,更提議使用中國上海的國小數學課本作為教材,來教導英國學童。英國《衛報》當時就曾經撰述批評,認為政府不應該盲目複製亞洲的數學教育

誠然,在亞洲國家數學能力卓越的背後,盛行的補習班、競爭成績排名都是學生的身心理壓力來源。我訪問在英國有輔導學生經驗的中國朋友,他形容英國學生為「溫室裡的花朵」,因為英國特別重視學生的安全與保護,其中包括物理和心理暴力的規範,每到一個新的教學場域,老師都必須重新接受相關培訓。「這在中國根本行不通,比如我初中的時候在課堂上吃東西,我的老師就把我退學一週、不讓我來上學。這放在英國的話,根本不可能,倒是比較有可能把老師告上法庭。」

此外,亞洲傳統的數學教育體制重視深度、速度與正確性的考察方式,往往需要透過耗時的「題海戰術」來提高熟練度;這與西方國家重視解題過程的教學也有所不同。綜上所述,「亞洲式」的數學訓練在許多方面,都無法於短期內與英國的社會慣習相容。

結語

我們的文化與教育息息相關。歷史上,臺灣在 1990 年代時也曾引入源自美國的建構式數學,希望讓孩子不再死背公式、九九乘法表,而是透過引導他們體會數學的內在邏輯,建立數學能力。雖然建構式數學立意良善,卻也導致學生的整體運算能力下降,當時就被認為廢除舊有系統、獨尊建構式數學的方法,顯然並不適合那時的臺灣學生和升學體制。

關於英國的數學教育,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地方,像是延長至 18 歲的課程應該安排什麼樣的內容?是該注重深度,還是以廣度為先?比起提升高中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是否應先考慮鞏固小學生的基礎數學程度?而且,如果只有數學變成高中的唯一必修,是否會讓英國走向「重理工、輕人文」的道路?

不過,可以確信的是,單方面的教育改制從來不會是拯救學童數學能力的萬靈藥;無論是數學老師的短缺危機,或是英國在地的文化特性,都應該被納入決策過程的討論當中。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直擊英國「延長數學必修至 18 歲」背後,教育現場的種種難為》,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日本教育改革不再「寬鬆」:出社會後,我們受到上一代人的全面性找碴

英國小學生,4 歲就能入學上「0 年級」:先學「做人」,再學「讀書」的基礎教育

作者簡介:

李易庭 Joyce,臺北出生、17 歲時留學亞美尼亞,目前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就讀國際關係一年級。希望透過在這裡寫下生活日常的點點滴滴,讓我們一起看見留學的浪漫與現實,一起反思現況、展望未來,踏上發展國際生涯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