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教育】荷蘭人的英文為何那麼好?

作者:陳怡君/怡君觀察

語言,滿足了人類表達自我的渴望,更是連結自己與社會的臍帶,甚至讓人們具有創造和建構世界的能力。如此對於語言的認識,會在使用外語時有格外深刻的感受──我想,大部分的人在外語世界裡都有過那種詞不達意、卡頓、一片空白的「失語」經驗。

我個人在學習英文的過程中,其實經常告訴自己:「英文只是一個工具。只要了解它的用法、熟悉它,就可以完成目的。」藉此鼓舞自己繼續學習範疇廣袤的英文,不用糾結於那些失語的尷尬。

但當我們要討論語言政策時,我便要反對自己:「不,語言不只是一個工具。因為語言是個人思想的方式,是文化的載體。」

當談論外語學習經驗,或思考語言相關政策時,也許我們可以進一步探索:「英文好」代表著什麼?一個國家的人英文好,其背後又有什麼樣的歷史和文化意義?

許多非英文母語國家在追求國際化的路上,經常選擇荷蘭作為參考對象,因為荷蘭人的英文能力在國際評比長期排名世界第一,而且小小土地上就有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等國際大城,有著多元文化交融的樣貌。

本文將從荷蘭的多語教育傳統,討論荷蘭人英語程度普遍良好的原因。再進一步分享歐盟朝向多語主義的趨勢,反思荷蘭之所以被視為國際化的指標,其實不只是「英文好」而已。

荷蘭人的英文為何那麼好?

根據瑞典教育機構最新統計的《全球英語能力指標報告》(EF English Proficiency Index,簡稱 EF EPI),荷蘭的英文能力在所有英文非母語國家中排名第一,而且這樣的成績已維持超過 4 年。

我曾在荷蘭留學,一個外國人如我,可以光憑英語在荷蘭完成碩士學業並自在生活,不論是逛市場、打疫苗、交朋友還是去博物館,我所遇到的荷蘭人們幾乎都說著流利的英文。如此「英語友善」的環境,自然吸引了許多國際人士來這裡進行商務活動、旅遊、留學或定居,而隨著更多國際人士的加入,便又創造了更豐富的英文環境。

但是,荷蘭人的英文為什麼那麼好?許多媒體都曾不約而同地探討這個問題,並將答案歸納為以下幾個因素:

一、荷蘭文與英文的語支相同

荷蘭文、英文和德文都屬於西日耳曼語支,荷蘭語和英語更共享許多詞彙,並有諸多詞彙挪用自法語和拉丁語。以「電視,結論,討論」這 3 個詞彙為例:

荷蘭文:televisie, conclusie, discussie

英文:television, conclusion, discussion

可以想像語支相同,讓荷蘭人學起英文更駕輕就熟。正因如此,荷蘭人除了英文能力強,其實也有許多人還擅長德文。

二、歷史悠久的外語教育

荷蘭在 18 世紀前,就有多語言教育的傳統,發展至當代,英文成了荷蘭小學的必修科目;到了中等教育階段,教學重點更放在提升口語和書面溝通的能力,這讓大部分的荷蘭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英文口說與書寫能力。

荷蘭中學教育約 4-6 年不等,相當於臺灣的國中加上高中,而中學教育又依據學生對於未來的規劃而分成 VMBO(技職前中學教育)、HAVO(一般大學前中學教育)、VWO(學術型大學前中學教育)等類型。

中學教育為荷蘭義務教育的最後階段,畢業前會舉辦統一測驗,荷蘭政府使用的英語評量架構為 CEFR 架構(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架構),並為 3 種類型的中學教育制定了以下標準:

荷蘭中學教育中,英文測驗的標準。圖/作者整理自 Language Learning beyond English in the Netherlands;換日線季刊團隊 繪製
荷蘭中學教育中,英文測驗的標準。圖/作者整理自 Language Learning beyond English in the Netherlands;換日線季刊團隊 繪製

註:A2 相當於多益 225 分以上、全民英檢初級。

B1 相當於多益 550 分以上、全民英檢中級。

B2 相當於多益 785 分以上、全民英檢中高級。

C1 相當於多益 945 分以上、全民英檢高級。

這個標準顯示了大部分荷蘭學生在中學畢業後,大約都有 B1 以上的英文能力,而 B1 相當於多益 550 分以上、全民英檢中級的程度。

三、日常生活中,豐富的英文環境

荷蘭人從小接觸大量英文電視節目、媒體、流行文化等內容,而且節目通常不會被翻譯成荷蘭文字幕,英語自然而然成為荷蘭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四、以國際貿易為本的歷史脈絡

荷蘭有著悠久的國際貿易和商業歷史,自從大航海時代以來,就逐漸發展出強盛的國際貿易,並藉由廣袤的殖民地奠定其經貿地位。隨著英語成為全球商務語言,以國際貿易為本的荷蘭當然也不會落於人後。

接下來,我想進一步分享荷蘭語言教育的演變。教育體制是奠定荷蘭人英文平均能力的基礎,而如此體制其實歷經多次改革,才發展為如今堅實的外語教育成果。

荷蘭外語教育的變革

在荷蘭帝國尚未廣設學校之前,經濟上有餘裕的家庭會將子女送到荷蘭的「法國學校」或「拉丁學校」,並學習法語、拉丁語、希臘語,這些是歐洲古典語文,常見於歐洲歷史悠久的石碑、典籍、官方文件上。直到 18 世紀之後,德語與英語教育才逐漸出現於這些法國學校中。

1863 年,荷蘭帝國頒布了一套中學教育的系統 Hogere Burgerschool,成為今天荷蘭中學教育的框架,其中規範了教師必須取得證照。後續並進一步在 1874 年禁止童工,在 1900 年頒布小學的國民義務教育,一系列政策完善了孩童的受教育權利。此時,相對於拉丁文和希臘文等古典語文的「現代語文教育」成形,被稱為 MFL(Modern Foreign Languages),英文、德語、法語因此都成為荷蘭學生們必學的科目。

1968 年,一場名為 Mammoetwet 的教育改革發生了,其中一項改革重點便是修改陳年課綱,讓教育更符合 20 世紀的當代需求,並且讓學生可「選修」部分課程。在這個年代,美國與英國在國際地位居於強勢,因此愈來愈多學生選修英文,法語與德語受到的重視則漸不如以往。在這場教育改革之後,英文已居荷蘭外語學習中的主導地位,但由於考試方式著重於「閱讀」本身,因此荷蘭學生們也以能「讀」英文為主要的學習目標。

到了 1993 年,荷蘭再次發生了教育改革(Basisvorming),英文被確立為僅次於荷蘭語和數學的核心學科,荷蘭政府開始強調以英文進行「口語溝通」的方針,而非只著重於閱讀能力。同時,官方也提倡更多樣的外語教學,包括西班牙語、俄語,之後更陸續增加土耳其語、阿拉伯語等語文。除此之外,還規範學生們在中學教育中,除了學習荷蘭語和英文兩項必修科目,更必須額外選修一到兩項外語。

「多語主義」是一種國際化的人文素養

整體來說,荷蘭在 1990 年代之後朝向多語教育的改革,其實是鑲嵌於歐盟乃至國際的趨勢之中。

歐盟於 1990 年代開始推廣多語制度作為官方政策,例如制定歐洲語言日、開放歐洲公民以 24 個官方語言與歐盟溝通、鼓勵在歐盟會議中讓與會者以母語發言,以及提高語言教學相關預算等等,上述方針皆體現了歐盟愈來愈重視「多語主義」的發展。

而所謂的「多語主義」(Multilingualism),強調的是「多語言共存」的狀態,指個體或社會可以使用、理解多種語言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僅涉及語言的掌握和應用,也包括對多元文化的接受與尊重,是促進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重要因素之一。

歐盟作為 27 個國家的集合體,互相溝通向來是一件耗費心力的事;但歐盟在統整歐洲各國的路徑上,並非選擇統一語言以促進效率,反而是「反其道而行」地擁抱多語言,且鼓勵人民學習多語,讓多樣的語言共存。因為歐盟深知,當英文流通全球,人們必然無法抵抗學習英文,但也不能因此放棄維繫族群文化與認同母語──其中還有許多承載著豐富歷史與文化訊息的少數語言。多語主義代表的是歐盟對於各國文化和語言平等的重視,也是一種人文素養。

回到本文最初的提問:「英文好」代表著什麼呢?

我的回答會是:如果一個國家的國民英文程度好,那代表其具有國際化的「語言能力」;如果一個國家能讓母語、英文與國內少數語言共存,那才是具有國際化的「人文素養」。

*本文原刊於換日線 2023 夏季刊,更多深度分析,請參考《雙語教育 2030:借鏡新加坡》。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荷蘭人的英文為何那麼好?──分析「排名第一」的四大原因,以及外語教育如何施力》,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英文非要說得和英、美人士一樣「標準」嗎?──在外商,輕微「台灣腔」反而是加分

能用英語教學的夫妻檔,反而不逼孩子學英文?──臺師大林子斌教授談「雙語教育」

作者簡介:

陳怡君,觀察人物與空間,曾任編輯、攝影師、企劃。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碩士生,荷蘭萊頓大學文化襲產研究碩士。經營「怡君觀察」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