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教育】通過英檢才能畢業,有道理嗎?

作者:任恩儀/N1 的田野筆記

大學生是否仍需通過英語檢定,當成畢業門檻。

持反對意見的人,並非不看重英語能力,而是認為通過英檢與否,無法反映英語能力,且對於提升英語能力的效用不大──這點我非常同意,語言是動態的,如果大學四年所修的多數課程,參與的多數活動,都不需要使用到英語,就算通過了英檢考試,也不代表甚麼。況且,在與國際接軌上,目前採行的英檢方式,參考價值也不是很高。

但是,英文能力重要嗎?如果你希望畢業後在國際上擁有更多機會、更多選擇,我認為還是重要的──通英文不等於國際觀,但流利的英語實力,以及如何在第一階段遞交應徵文件時,就能在履歷上展現被承認的英語能力,絕對是國際謀職的加分條件。

全球非英語系國家,英語能力第一:荷蘭的在地觀察

歐洲的荷蘭即為一例:美國工作暫告一段落後,因個人生涯規劃轉進歐洲,落腳荷蘭並決定在荷蘭的高教環境碰碰運氣。

過去就曾聽聞,在歐洲國家中,有些國家(例如法、德),多數仍然會期待求職者可以講法語或德語,但我也聽過不少只具備基本德法語能力,但會英語溝通的朋友在這兩地找到工作。這樣的狀況,不諳本地語(荷語),卻有機會找到合適工作,在荷蘭又更為普遍。

2016 年底由教育第一 Education First(EF) 對 72 國 100 萬成年人的調查,荷蘭人的英語能力在全世界非英語母語者排名第一。台灣則是世界排名 33 亞洲第 9,整體英語能力平均還略低於這 72 國的平均數。

而就我的在地觀察發現:荷蘭人的英語能力雖然整體性不錯,但還是有些許差異。例如我所遇見中東裔成人,多數仍明顯不通英語(例如:附近庫德族商店的店員、週四便宜在地市集的中東裔攤商),而一般在超市或農夫市場遇到的普通荷蘭攤商、小店家、咖啡店的侍者,甚或公務機關人員,有不少也是英語不太流利的。

但除非真的完全不行,不然都可以感覺他們願意試著以英語溝通。普遍來說年輕人也比年長者更為流利。

然而到了我所處的高等教育階段,使用英語為主要溝通語言就非常普遍了。開會可以為了一個英語使用者,而全部改成說英語。

使用英語的目的:在專業/高教領域,更密切地與國際交流

在荷蘭當地應聘的其中一個高教職缺,在會談時,我直接表明自己不諳荷語。

當時應聘的相關職務,是協助荷蘭四所科技大學發展的大型計畫。主持人笑笑表示不用擔心,因為參與者眾多,計畫內有從各國來荷蘭服務的研究者,所以英語才是這個計劃的主要溝通語言。而我後來收到的工作內容規範,大學對我的期待第一條,就是須具備流利的英語聽說能力。

除了這個國家本身的英語能力,在荷蘭高教謀職,英語加分的另個影響因素是從 20 世紀中期,在非英語系的國家中,荷蘭率先在高等教育內,提供全英語授課的學位與短暫的專業研修學程。

目前在荷蘭的 48 所大學,有超過 2,500 個以上的英語學程,且持續增加中。這些學程不僅吸引各國人才到荷蘭就讀,也讓在其他國家取得博士學位的人,有機會進到荷蘭的高等教育體系。

甚至,也因為是英語學程,學程畢業同時成了語言能力的證書,也有利就讀的學生,銜接其他國家的教育與工作機會。不僅如此,荷蘭與鄰近的比利時、盧森堡,更是互相認證學分,也接納其他歐盟國家國際學程的學生,來到荷蘭完成其交換或研修的學業要求,可以說,荷蘭的高教環境因此是相對開放的。

英語學程台灣現狀:分布不均、數量可再增加

反觀台灣。根據資料,教育部早就訂有《補助大專校院精進全英語學位學制班別計畫要點》,而 2015 年的統計顯示:全台灣目前約有 180 個全英語學程,包含 38 個學士學程,106 個碩士與 36 個博士學程,分散在 45 所大學,其中有 25 間為國立大學。

雖然其中文理科系約各佔一半,但再細看,單單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一間學校就提供了 34 個碩博士等級的全英語學程,又集中在理工科,就知道分布還是相當不平均的。

台大 2017 年加入試辦的「國際學士學位學程」目標海外學生 80 人、本地生 40 人,則是台大第一個全英語授課的國際學士學位。

在荷蘭,英語學程大量增加的學術趨勢,其實也不是每位本地學者或學生都樂見的。不時有人投書抗議,為什麼要強迫他們以英文修習大學學位?但儘管不同單位或許各有考量,至少在高教領域,荷蘭仍然透過增加英語學程,走國際、開放的路線。

台灣當然不是非得設立國際學程不可,只是英語學程不足,將帶來兩點影響:第一是國際、外籍人士現階段,能說流利的中文者還是偏少,目前台灣的高教現場,不容易吸引其他國家所培育的學術白領,來到台灣進行教學、交流。

第二是台灣畢業的學生,如果將來想要到海外謀職,常常必須另外想辦法證明自己的英語能力。甚至有些學生即使擁有很好的專業技能,卻也因為長時間疏於使用英語能力,一時仍難以與國際職場銜接上。

畢業要不要英檢?兩項觀念需先釐清

回過頭來談,台灣正在爭論「大學畢業要不要考英檢」的議題,或許有些觀念應該先釐清:

第一,在地工作的人需要具備怎樣的英語能力?而聚焦海外求職或與國際接軌的人又需要怎樣的英語能力?目前的英檢,有沒有辦法達到這樣的目標?

以我來看,顯然是不能。透過參與英檢提升英語能力的效果,恐怕還不如研修幾門以英語授課的課程。

第二,台灣希望擁有什麼樣的高教環境?如果想擁有更開放多元的高教環境,那麼使用英語雖不是必然,但很顯然有助於接軌國際,與吸引更多學術白領。

那麼如何做才能達到這個目標?我想增加英語學程或許是選項之一。但更重要的是,這也絕對不是只讓學生通過英檢,就可以達成的。這畢竟只是數字表象而已。

台灣的教育總是難以脫離考試、鑑定、通過與否的思考,或許才是此次爭議,最大的起因。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英檢爭議:英文好不等於有「國際觀」,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打算接軌國際?又該怎麼做?》,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當台灣取消暑假作業,中國上海小學生暑假在做什麼?

英文很好,然後呢?──雙語教育的未來趨勢,前政大外語學院院長這樣看

作者簡介:

任恩儀,自己最重要的身分認同現在是寫作者。在學術寫作與公眾寫作外,也寫隨筆,散文和小說,偶爾發表,偶爾自己欣賞,繼續醞釀。因為做的是和人以及場域高度相關的教育研究,所以,凡事都會先想到在事件裡的人是什麼感受,為什麼這個場域會形成這個文化。自己客居異鄉的身分更像一個業餘的人類學家,在做出結論前,通常會慢慢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