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文化】在信義區講台語,竟讓我成為稀有人客?

作者:林志都/今天來點跨文化

這陣子正好在進行一段牙醫療程,於是下班就近看完牙醫後,我總會走到在診所旁邊、信義路上的店家買份火雞肉飯便當。有次老闆娘看到我,大聲用台語跟我說:「你又來了喔?」

咦,我每隔兩三週才來買一次,這裡生意也還不錯,老闆娘怎麼會記得我?

「因為你是唯一一個從頭到尾都講台語的人客啊!」她說。

我不禁笑了出來,但是心中卻五味雜陳。原來台語的使用,已經稀少到在台北市信義區只說台語,就會被老闆記住的程度了嗎?

消失在日常生活的台語

我不禁想起,就在幾個月前回台南時,去國華街買愛吃的有名刈包,明明用台語點餐,年輕的第二代卻也是用華語回覆我。當時除了愕然之外,更多的是一股悵然。

也許是有了點年紀,想要回歸根本,過去幾年我開始嘗試多說台語,之後也看到像是「阿華師」、「阿勇」與「一粒米」這些來自不同國家,卻都一同努力振興台灣多語文化的各國倡議者的影片,更覺得應該要多說台語;即使在很多工作場合,為了效率起見,仍然不得不講華語。

影劇歌提升使用比例,母語復興中?

多年前葉菊蘭女士曾經這樣描述台灣母語的流失程度:「原住民語是在加護病房,客語是在急診,台語是掛號中。」這段形容後來常被各界引用。

這麼多年過去,我們已經有原民、客家與台語電視台的成立;金曲獎也有了各種語言歌曲的獎項;電影與電視作品中使用各種母語的比例亦大幅增加,不只限於所謂的「鄉土劇」,而在這些作品中,講母語的角色也不再只是「鄉村老人」、「中下階級」、「黑道流氓」的「老窮黑」人物──看起來,我們的母語正在復興中,不是嗎?

但是事實是,不管是在台北市信義區的火雞肉飯小店點餐、在百貨公司購物,或是在台南國華街的刈包店、位於台東的星巴克,從旅館到超商,大多數聽得到的都是華語。母語正從我們的日常急速消失中。

而如果母語已經鮮少人在日常與職場使用,而只是出現在歌詞與影視作品中,那麼這樣的母語與已經死亡、沒有人會說的拉丁語有什麼不同呢?

話說拉丁語也還是有人用啊!像是動植物學名、天主教儀式、許多政治與外交的詞彙──例如當歐美過去的知識份子要展現自己有多博學時,強調自己有在動腦會說「Cogito ergo sum」(我思故我在);勸人把握青春就說「Carpe diem」;被當場抓包其實並不會講片語以外的拉丁文,索性就說「in fragante」或「in fraganti」(源自拉丁語 in fraganti delicto,意指「燒燙燙的犯罪」,即犯罪當下被發現)。

為什麼堅持要說台語呢?

筆者在過去的文章〈讓我們一起打造一個多語台灣──見不賢而內自省,從「強國崛起」的烏龍事件說起〉、〈【打破學語言的迷思】(三):説英文就是「有水準」?說台語就是「中下階級」?台灣人對語言的正負面偏見〉提過,多種語言的學習不但有助幼兒腦部活化、減少高齡者各種退化病症的可能,還能增進對其他語言及文化的了解,包括自己的文化根源。

但是撇開腦部發展與健康,甚或層面更廣的政治文化認同議題,我單純認為:如果人們看到瀕臨絕種的石虎或中華白海豚都會想出手援救,那麼為什麼可以眼睜睜看著台語、其他台灣島上許多人過去的母語,在我們這個世代越來越少人使用而消逝,卻仍然無動於衷呢?

台語不夠「文雅、專業、國際化」?

回到前述我舉的火雞肉店與刈包店的例子,其實我可以理解,許多服務業人員已經習慣用華語應答,不只是因為很多人不只不會說、也已經聽不懂母語,所以華語更便於溝通;也是因為華語已經被形塑成一種「文雅」、「專業」的語言,適合接待客戶、聯絡業務,而年輕一輩幾乎沒有機會聽到「文雅」、「專業」的母語,例如林獻堂的台語(也許霹靂布袋戲的台語對白有那麼一點像?)、鍾肇政的客語等。

過去台語及客語直接以拼音方式,挪用了歐洲語言、日語以及日式英語單字,也讓台灣的工業化與產業更容易與國際接軌:

從「薩文」(源自法文 savon,肥皂)、「口座」(來自日文 こうざ,銀行帳戶)、otobai(autobike 的日式發音,摩托車)、penchi(來自 wrench 日式英文發音,扳手)、bu-láu-su(英文 blouse,女裝上衣),到 sebiru(源自 せびろ,過去日語稱呼西裝的說法,原為倫敦西服名店街 Saville Row 的簡稱)、puresu(英語 press,沖壓機或印刷機)與 koutei(日語「工程」,除整個工程外,也指一個製程中不同的階段)⋯⋯

母語結合了許多技術與科技的外來語,從金融業到傳統製造業,也是「專業」的語言;我們也看見母語可以透過直接音譯,更容易與外語技術語言接軌,也就是「國際化」。

而這樣的產業母語,在台灣更進一步發展出在地的用法,直到今日,在傳產生產線上仍然能聽到許多在地化的台語:

例如「扞(huānn)機台」,字面意思是「扶住/支撐設備」,實際意思是「操作設備」;到「磅(pōng)鐵皮件」,將鐵皮件沖壓成形,因沖壓機作動時聲音巨大,因此以「爆炸」的「磅」(pōng)為動詞。

台灣的傳統產業透過母語生動而多樣化的動作與描述,以及與日文/英文等外來語言連結,讓操母語的勞工及從業人員,以及股東、投資人們更易了解生產方式與國際需求,奠定了台灣在戰後第二次工業化與後來經濟快速成長的基礎──這也反駁了許多人認為母語不夠專業、國際化的觀點。

只有低俗的人,沒有低俗的語言

許多人所認識的台語,只是「豬哥亮式」的綜藝節目插科打諢,以及一般日常的對話,從而讓有心人將台語硬冠上「粗俗」的惡名,甚至還把粗俗的詞句當成一種「接地氣」的表現。

當然也有人會說,照此邏輯,台灣過去有批意見領袖與藝人整天「屌」、「他媽的」不離口,應該也都是一群粗俗的野人,即使外表穿得光鮮亮麗,但不過是沐猴而冠;而因為這些人都很粗俗,所以華語也應該是很鄙俗的語言,對嗎?

幸好,我們還能聽到例如像「火箭阿伯」吳宗信的演講,讓大眾了解:只有低俗的人,沒有低俗的語言。每種語言都有高雅的說法、科學專業的說法,以及粗俗的說法。母語能夠接地氣,也可以接天意;不信的話,可以去聽聽長老教會的台語禮拜、或是宮廟的台語/客語籤詩說明。

在最近的台劇《斯卡羅》與《茶金》裡,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 200 年前的屏東,或是二戰後將近 80 年前的新竹北埔與台北,其實都是多種語言混雜使用的場域。這樣的場景同樣也可以發生在現代:當每個人都能同時使用我們的母語,以及慣用的中文、英文,這不就是我們夢想的多語國家的未來嗎?

台語自學就會?真有那麼簡單?

有很多人認為母語是一種自己在家學學就可以學好的語言,不需要在學校安排相關課程。我前面所舉的已經越來越少人會講台語的例子,剛好駁斥了這樣的論點。而如果認為自己台語說得不錯,且讓我列出幾項小小挑戰:

  • 試著用台語作 5 分鐘的自我介紹。

  • 試著用台語解釋你的工作與所在產業,解釋到小學生能懂的程度。

你可能很快就會發現,這樣的挑戰還真不容易!任何一個自認台語不錯的人都可以試看看,用台語介紹自己,包括工作與興趣、所在的產業,試過之後,或許會發現所謂的「台語不錯」與現實有多遙遠的距離。

我自己就嘗試過在說明國際市場的發表會中全程講台語:一場將近一小時的發表會講下來,老實說真的有點卡,許多詞都不太熟或不會說,也消耗了不少腦力。而這還是一個自認常用台語、在傳統產業待過幾年的人的感受,如果你不是天天講、天天聽,那就更難做到了。

事實上,也不須給你這麼艱難的挑戰;建議讀者們可以試試看一整天都只說台語,或許會發現,若要整天只說台語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呢!

反對者:說台語是「台語霸權」

過去反對使用台語者還創造了「台語霸權」這樣的說法,認為「強迫」他人說台語是種霸權。若套用葉菊蘭女士的「母語如病患」比喻,所謂「台語霸權」大概就像幾個行將就木的病人,搶靈骨塔位這樣的感覺吧?

筆者並不會「強迫」與我對話的店員、公務員或同事講台語,我知道台灣有各式各樣文化背景的人,不見得每一個人都會說台語;很多年輕一輩即使多多少少會講會聽,也因為很少使用而並不熟悉。

所以筆者的做法是先和人講台語,若發現他們聽不懂,再用華語覆述一遍,這樣幾次下來,即使原來不太懂的人,也可以慢慢聽懂一點台語詞彙。當然,前提是筆者後面沒排一堆人等著結帳或等著辦手續。而在工作時,為了效率起見,筆者也是講華語居多,除非我從對方口音聽出他們會講台語,那時我就會轉為使用台語。

事實上,正如文末引用的 Marianne Williamson 詩句「當我們讓自己的光芒閃耀時/在不自覺間,我們也准許了別人同樣發光」,只有我們展現自己能力時,身邊的人也才能安心地展現自己的能力,不須害怕遭白眼忌妒打壓──只有當我們能盡情地以台語溝通時,其他母語才有更多生存的空間。否則如果連使用者較多的台語都從日常生活中消失,其他母語恐怕都只能在天堂扮小天使彈豎琴了。

筆者希望,未來每種母語都能在台灣日常生活被普遍使用,也許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學會多種母語,也許我們的母語會混雜在一起成為一種新的通用語也不一定,但無論如何,透過多講多學母語,我們都可以讓母語重新復興,讓我不會在信義區成為因為講台語而被記得的唯一一個中年人。

衷心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母語「消失中」還是「復興中」?──在信義區「全程講台語」,竟讓我成為稀有人客?》,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台灣16年「母語教育」宣告失敗?我們需要「搶救台語」嗎?──我在新加坡的四個觀察
世界各地的歷史都說明:「語言不等於國家」──當中文成為國際優勢,我們為何要否認自己的母語?

作者簡介:

林志都,從拉丁美洲到南亞再到非洲,從業務到譯者、老師與貿易,從科普文學、動漫到電影,從 20 世紀到 21 世紀,今天,且讓實際年齡大概是心理年齡兩倍以上的大叔我,與你分享跨越了這麼多種不同文化、職場與世代的體驗。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