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文化】從「屏東迎王」看見比賺錢更重要的事

作者:劉政暉/Nuevaidee.新點子

2021 年的「屏東迎王」活動,雖因 5 月份的疫情影響,時間稍微向後延了一些,但在各鄉鎮居民們積極參與之下,仍依序在東港、南州、小琉球,順利延續了這三年一科的悠久歷史傳統。

過去兩年經歷疫情肆虐,能在此時迎來天庭的王爺與祂的千軍萬馬「代天巡狩」,為大街小巷去除邪靈、厄運與瘟疫,真的很是時候。

以小琉球為例,在迎王期間(今年的 12 月 3 日至 12 月 9 日),多數由當地人所開設的店家直接高掛「休息」的牌子。在「迎王」的最後一個步驟「燒王船」完成後,終於順利將王爺送回天庭,不過即使如此,因為祂的軍隊仍持續在島上、海中為我們趨吉避凶,人類的活動將可能產生干擾,所以整個島嶼的所有水上活動仍繼續延至 12 月 16 日才能再度展開。

一個以「漁業」與「觀光」為收入大宗的島嶼,在這次的宗教祭典中,將生意放在一旁、彼此合作、不求回報地付出,展現了臺灣人最珍視的「人情味」價值。

在凡事都以金錢價值來衡量的時代下,這類不僅「毫無產值」、更需要花錢的活動,究竟有著什麼樣的意義,值得我們好好了解與捍衛呢?

那些比「賺錢」更重要的事

走在迎王期間的小琉球街道上,不少店家沒有營業,入夜後,巷弄中一長串紅色的廟宇燈籠放出光芒,給人一種平靜與安心的氣氛。不過,如果留意向店裡一瞧,總會發現不大的空間中,還是坐著闔家男女老少──原來東漂、北漂到臺灣本島的島民們,也都趁著這小琉球全島總動員的活動,好好地團聚一番。

在迎王祭典期間,陣頭、遊街等活動不斷,吸引了不少觀光客前來。小琉球當地人多半不開工,反倒吸引不少本島的攤販業者,看準商機前來擺攤。交談之下得知,這些外來的攤商大多理解這場活動對於當地人的意義,不僅配合島上成文、不成文的規範,也主動提醒著觀光客需要注意的事項,讓人又看見迎王活動的另一項美好。

望向後山,已有十多年歷史、方於 10 月底舉辦的「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也是另一個很好的例子。

一位在池上長大的朋友就曾分享,小時候在大雨前夕,只要一聽到村長廣播,家人與鄰居們就會放下手邊的大小事,一同前往大坡池協助清除布袋蓮,讓整個鄉鎮免於水患之難。所以如果我們「後設」得來看池上,這兒之所以如此吸引人,除了外部資源進駐、透過行銷讓池上被看見之外,主因仍是當地業者、居民早就有著「不看利、只想出力」的文化傳統,一群人本著要讓土地好的初心,盡力去做所致。

池上國中師生也承繼了這項使命,連續 9 年全校出動擔任秋收活動的志工,不求任何回報,只希望自己的故鄉能讓訪客感到溫暖,這個想法完美地展現「池上人」的真摯風格。

由官方所定義的「地方創生」元年,讓不少傳統宗教、文化活動,常常都被主管機關要求把「賺錢」視為圭臬、檢視標準。的確,在資本主義之下,創造金流的確是重要的,但是否這當中仍有更高的價值需要被提出?

小琉球、池上等小鎮人們的故事,值得我們退一步好好思索之。

以「作為」定義自己是「誰」

社會原子化(Social atomization)指的是在節奏快速、人人為五斗米折腰的社會氛圍中,每一個人在職場、社會的脈絡裡,都成為一個小小的「原子」。「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進一步解釋道:「現今『商品化』生活,人人將自己的勞動力賣給雇主以換取更多貨幣,各自賣力的謀生模式,造成人與人逐漸疏離。」這種普遍的現象,為整體社會大眾帶來了內在的無力感,除了「錢」之外,自我價值的喪失,遂成為眾人的挑戰。

在臺灣,相較於漢人,原住民更早、更全面地在殖民政府「集團移住」政策之下,遭遇這種與自我文化、自我認同斷裂的危機。在臺灣解嚴、民主化的浪潮中,原住民們也開始這一段長遠的追尋過程。

如同研究馬達加斯加「斐索人」(Vezo)的人類學書籍《依海之人》所述,今日同為南島語系的臺灣原住民們,也正和斐索人一樣深知「人依其所為」的道理:透過不斷地找回過去的傳統、重現祖先的祭儀,一步步地以「做」來定義自己是誰。

舉例來說,今年 10 月底,位於臺東達仁鄉的大狗部落(Tjuaqau,又稱為台坂部落),大費周章地傾部落之力,舉辦了每個排灣族部落最重要的祭典──祖靈祭(Maljeveq)。讓人慶幸的是,這 5 年才舉辦一次、被漢人稱之為「五年祭」的祭儀,在如此「原子化」的時代下,仍有不少青年仍返鄉參與。

當時我有幸觀摩該祭儀的最高潮──「刺球」儀式:只見眾家勇士扶著立桿、等待耆老向上拋高象徵福氣的藤球之際,一隻雄鷹突然出現在刺球場上空,還不斷盤旋著。一旁的老婦人說,雄鷹就像是祖靈、正為認真找回文化傳統的子孫們打氣著。這個魔幻卻溫馨的畫面,迄今仍深刻烙印於我腦海之中。

不分漢人與原住民,我們都活在「原子化」的影響之下。而感謝這些勇敢且堅持的臺灣人們,皆紛紛藉著持續這些傳統祭儀,捍衛著自己的價值。

從各國祭典探索人類的普世價值

如將視角放大到世界,各地齊聚「眾人之力」的活動,也總能將「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展現出來。

像是每年 7 月在古巴第二大城「聖地牙哥」(Santiago de Cuba)舉辦的嘉年華,即便在美國長年封鎖下,物資環境有限,仍可處處看見當地民眾的向心力。整個城市不分男女老幼,不僅展現創意自行製做服飾,友善地邀約旅客一起共舞;當局還特別設計相關「舞蹈」課程,給肢體或聽覺障礙的孩子參與,一同在這熱情的加勒比海國度,感受嘉年華的美好。

再往南一些的秘魯庫斯可(Cuzco)復活節慶典,當地居民們總會準備各式慶祝裝飾、食物,在主教堂耶穌像「遊街」期間,不少民眾早就等在路邊,準備要向雕像撒上小紅花以示尊敬。在遊街隊伍「後頭」,則有一群老先生、老太太們,稍微吃力地撿著那些曾碰到耶穌像的花朵們,他們會將其帶回家,期待與親朋好友分享這些幸運物。

而在上座部佛教盛行的國度──包含泰國、寮國與緬甸等,有些當地人日常生活中的小動作,也都能展現如今節奏快速的時空下,仍有一絲平靜。最常見的,莫過於人們日復一日、在清晨向和尚們佈施,呈現自己對於宗教的尊重。僧侶們也不忘莊嚴地拱手合掌致意,這些平和的溫暖互動都大大地提醒著我們,「文化」與「傳統」對人們的深刻意義。

我們何其有幸,臺灣的鄉間、巷弄中,仍充滿著這類如此繽紛、令人感動又無比震撼的活動,在經濟發展成為政府至民間唯一準則時,讓自己緩一緩、好好參與一場文化盛宴,相信我們的生命都將就此不同。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來一場文化盛宴吧!──從「屏東迎王」和各國祭典,看見比「賺錢」更重要的事》,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在「多元文化」最佳學習場域台東,原住民這樣教學生和老師
「如果可以留下,誰願意離開?」──台灣,成了我回不去的故鄉

作者簡介:

劉政暉,曾赴德國、印度、澳洲留學,擁有兩個商學碩士,足跡達世界六十餘國,闖蕩企業、政府被當成外星人,終於在南太平洋漂浪後決定投身教育,目前移動於島嶼的西南與東南邊。持續跨域成人教育、大學教育與中學教育,以衝撞傳統的觀念,激起新生代無界限的想像。曾出版《學校最該教什麼》、《魔幻中南美》、《追隨澤木耕太郎的足跡:屬於我的歐亞特急》三書。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