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文化】德國育嬰福利好,為何她們還是後悔當媽媽?

作者:謝宛真

由於生理的構造,女性具有生育的能力,很自然地就被視為是人類種族延續的重要角色,「成為母親」是女人生命中必然發生的路線。

男性在結婚後、成為父親之後,通常還具有較多選擇,可以維持婚前與成為父親前的狀態,專心為事業打拼、經營興趣和參與交際;而女性的生活在結婚與懷孕之後就是一連串的變化,可能要配合先生的家族改變生活習慣,在懷孕後也面臨自身職涯、興趣嗜好、交際活動與身體變化的改變與適應。

許多人也認為,女人成為母親是必然的路線,而母親愛自己的孩子並且願意犧牲與放棄一切,也是很偉大的行為,值得鼓勵並且也將之視為常態。「母親永遠都是最棒的」、「母親由於母愛而犧牲自己」,在這樣的讚許中,有時候不是一種嘉獎,而是一種勒索。因而也常有這樣的指責:如果孩子照顧得好是應該的,因為這就是一個好的母親的義務和責任,而孩子照顧得不好,就是一個不盡責的母親。

然而,兩性之間照顧孩子的角色,其實一直到 18 世紀下半葉的工業革命過程中,才被截然區分。因為在那時,工作場所和家中的私人空間才完全被分開。在那之前爸爸、媽媽每天一起到務農幹活,帶著孩子一起去,但現今只剩下女人一個人帶著孩子,男人每天都去工廠、公司,女性成為家中唯一能夠照顧孩子的人。

母親的角色其實或多或少都是被歷史與社會建構的,例如在德國第三帝國時期,女性在那個時期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成為母親,為亞利安種族延續負起責任,也因此成為母親的女人在當時能夠獲得社會的尊重。

在戰後,1950 年開始,這種生育的責任進一步演變為「母親回到自己的家中」,照料孩子、主持家事並且遵守教堂的道德規範(註一)。另外如以色列,由於政治和宗教情勢(如猶太復興主義者的期望),也相當重視女性生育率,他們不僅認定成為母親是女人的義務,也在人工生殖技術方面幾乎是全世界的先驅(註二)。

後悔當媽媽

在這樣的背景下,當一個母親說出「我後悔成為母親」時,幾乎是在挑戰整個社會對母親角色的期待。母親應當因為擁有孩子而感到幸福、應當由於天生的母愛而願意犧牲與放棄過往熱衷的事物,然而事實上部分母親的生活早已在缺乏睡眠、無法恢復的身材、偽單身的育兒責任、自由和獨立的喪失中超載,最終產生了這樣的念頭:「如果可以重來一次,我將不會選擇成為母親」。

在德國一度掀起「後悔成為母親」的話題,並在網路上有 #regretting motherhood 的串聯討論。不少德國母親們終於找到一個出口,不再噤聲,傾瀉自己被困在成為母親的牢籠中的人生:職業媽媽必須面對不得不放棄自身喜愛的工作;一旦成為全職媽媽,又變為一個 24 小時無休的勞動者,還要忍受經濟不獨立的處境;甚至有時候宣洩一下自己的無助,也無法獲得身邊人的體諒與支援——只是因為社會對母親的期待是,母愛會促使母親永遠愛著孩子,並且因為孩子幸福。

德國《世界報》寫道,一位母親說,她向其他人抱怨,自從有了孩子後,她連好好喝一杯咖啡的時間都沒有,因為孩子總是有各種需求隨時需要她待命,而她獲得的建議竟然是:「那你就放棄喝咖啡吧!」作為母親,放棄一切似乎是理所當然。而這種要求卻鮮少在男性成為父親的情況下出現。

有不少母親在另一半幾乎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應負起育兒責任的情況下,感到深深地孤立無援,一位德國母親的心得是:男人在提供精子之後就幾乎全身而退,女人卻必須懷胎十月,並且在孩子出生後陷入無盡的養育責任和家務中,直到孩子成年;而男人則似乎無須為自己還未意識到已成為父親感到愧疚,他仍然每天出門與朋友聚會、替親友修理車子、回家時彷彿孩子與他無關,吃完晚餐、洗澡完,整理好自己之後,就上床呼呼大睡。

儘管在母親與育兒制度相當好的德國,一個沒有意識到自己也具有育兒責任的另一半,在母親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會造成母親極大的壓力。

編按:德國有母親保護法(Mutterschutz),保障職業婦女在工作期間仍然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中工作,如果孕期有醫生提出的不適合工作情況,可以繼續領薪水在家休息,並且不得被任意開除。之後有育嬰假(Elternzeit)、育嬰津貼(Elterngeld)兒童福利金(Kindergeld)等補助。

然而可惜的是,學術圈對於母親的無助和後悔也沒有很多的研究,通常在發展心理學中,只將母親這種無助感受視為女性產前焦慮(pränatale Angst)或產後抑鬱(postnatale Depression)。在社會學與人類學也很少對母親的後悔與無助感受有過長期的研究和調查。

雖然有許多母親曾言,只要將嬰兒抱在懷裡,那些不幸福與壓力都會消失無蹤,但社會學研究也曾指出,孩子不一定會對父母的幸福產生積極影響。

柏林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於 2013 年對 4,900 名 25 至 37 歲的女性和男性進行了調查,得出以下結論:與沒有孩子的父母相較,只有那些孩子是四歲以下的父母會更滿意他們的生活。而現在在網路上也不時可以看到母親們表達自己的無助。

後悔,不表示不愛孩子

後悔的母親們,可能如《後悔當媽媽》的作者 Orna Donath 所說的,她們在期許女人成為母親的社會中,最初並沒有意識到這種線性發展給自己帶來的問題,當社會決定了女性要成為母親時,遲早都會導致女性問自己:「我是否要在某個時間成為母親?」直到缺乏另一半身心支援的狀況來臨時、無法訴說自己不是一個所謂的偉大母親時、或者發現自己永遠都在犧牲放棄的一方時,才產生了後悔甚至是悔恨。

但在 Donath 的訪問中,後悔的母親們多半並非後悔有了孩子,而是後悔成為母親。她們其實也看到了成為母親的積極面:被社會認可、是人生的新階段、有很多與孩子的美好時刻,但責任、擔憂和家庭與另一半的支援缺乏,也同樣造成她們在個人需求、工作目標、家庭與情感方面的衝突與失衡。

而如社會學家,同時也是一名女性主義者與生產陪伴者的 Christina Mundlos 所言:偏偏一個會袒露自己疲憊的母親,在社會上卻不是受歡迎的。這些後悔與失衡的母親,很難安心地向身邊人尋求幫助或傾吐無助。而這種現象,會因為母親們在長期的適應之後,又將這樣的模式傳給下一代女性。

允許母親有矛盾心理和疏通管道

其實失衡的母親們有時候只需要這樣的一句話:「我來帶孩子上床睡覺,妳休息一下吧。」讓她們有機會從母親角色的牢籠中釋放出來。

後悔的母親們並非不愛孩子,只是無時無刻待命、沒有另一半與其他家庭成員在身心方面支持的母親角色,讓她們備感壓力。只要有空間允許母親們有這種矛盾心理以及疏通方式,以及一個不將成為母親視為是女性義務的立場,那麼母親便不會永遠是犧牲自己的偉大聖母,而是能夠不時獲得許多支援的平衡的媽媽。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德國有育嬰假、兒童福利金、母親保護法,為什麼她們還是「後悔當媽媽」?》,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身為親餵 3 個孩子的公衛學者,我有話想說:母乳的好處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想成為「職場女強人」,就得放棄成為一個(稱職的)母親?──誰有資格定義「女性的成功」?

作者簡介:

謝宛真,在德國生活已屆 6 年,對德國生活從初來乍到的嚮往,轉變為文化衝擊,最後學會享受這裡的美好和適應這裡的不美好。我們常說德國人的邏輯和台灣人不一樣,但人性其實大同小異。偶爾書寫發發牢騷和想法,無法傳遞真理、真相或偉大的洞見,希望至少是另一種有趣的聲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