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文化】追星背後,你可能不知道的生態陰暗面

邊佑錫(右)飾柳善宰,金惠奫(左)飾任率。 Photo Credit:愛奇藝國際站  提供
邊佑錫(右)飾柳善宰,金惠奫(左)飾任率。 Photo Credit:愛奇藝國際站 提供

作者:樓俊廷/影視初心者

《淚之女王》完結後該看什麼?無論平常是否有在收看韓劇,近三週以來許多觀眾的答案竟出奇地一致:《背著善宰跑》(Lovely Runner)。雖然在韓國國內的收視率僅在 3-5% 間徘徊,播出首週卻創下近一年來韓劇最高的網路討論度,並於海外 133 個串流平台登上榜首。

《背著善宰跑》劇情描述半身不遂的女主角任率(金惠奫 飾)得知自己的偶像柳善宰(邊佑錫 飾)身亡後,穿越回高中時期重新與他相遇,並嘗試掌握命運、改變未來的動人故事。本劇瞄準年輕收視群,成功在海內外的網路社群上掀起話題熱度,兩位主演的粉絲人數也暴漲,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度。

穿越時空的愛情題材並不稀奇,K-POP 偶像相關的電視劇也不是第一次出現,況且這是出了名難以處理的題材,任何細節刻畫不當都可能慘遭粉絲們「炎上」。即便如此,《背著善宰跑》卻成功讓不追星的觀眾被男女主角間的羈絆感動,追星族們也看得心滿意足。

圖/愛奇藝國際站  提供
圖/愛奇藝國際站 提供

為何《背著善宰跑》能獲得近乎「零負評」的高評價?在探究其成功背後的關鍵因素、種種幕後的有趣故事前,搞懂 K-POP 偶像與粉絲的文化生態,或許能幫助我們更了解《背著善宰跑》的動人之處。

  • 小提醒:本文將提及部分劇情

「背著善宰跑」的意思?一窺高組織性的粉絲社群

《背著善宰跑》作為片名,在開播前其實讓許多觀眾都十分困惑。然而早在前兩集,編劇便已揭曉這耐人尋味之片名的由來──女主角任率的粉絲俱樂部暱稱。

什麼是粉絲俱樂部(Fanclub)?雖然幾乎全世界的明星都有自己的粉絲社群,但在 K-POP 的世界裡,團體或個人所屬經紀公司基本上都會開設官方的粉絲俱樂部,讓粉絲付費、回答問題獲得會員資格,和偶像們親自在線上互動。

由於是付費性質,粉絲俱樂部的內容都是不可外流的,偶像也常會在此展現公開社群上看不見的面貌,例如發布獨家自拍、生活照,或透露生活近況、分享 TMI(Too Much Information 的縮寫,在 K-POP 語境裡泛指偶像一天中發生的有趣小事)等等。雖然沒有強制,但大部分粉絲都會選擇以匿名方式加入,各種與偶像有關的有趣暱稱也隨之出現,「背著善宰跑」便是這樣的存在。

圖/愛奇藝國際站  提供
圖/愛奇藝國際站 提供

在第 11 集中,當善宰和太成對小率知道仁赫老家位置感到驚訝時,為何小率會理所當然地回應自己是「Eclipse Fanclub 一期會員」呢?背後邏輯在於,粉絲俱樂部通常只在特定期間招募會員,若申請人數過多更會提早關閉,相隔一段時間才會再度開放。會員間隨加入時間不同,自然也有「一期、二期」的差異,而一期會員最為資深,自然也會對偶像的各種資訊更加暸若指掌。

除了官方粉絲俱樂部,自發性組成的小群組自然還是少不了。像是首集當中,男主角柳善宰所屬的團體 Eclipse 演唱會結束後,小率正是透過這樣的小群組獲得善宰的「飯拍」照和他的死訊。小群更具私密性,加入者消息也更靈通,若是剛入坑的粉絲,想全盤了解偶像、得知行程相關資訊,或實體活動如演唱會前等想要揪團訂房、前往應援,小群往往會是大家的首選。

但 K-POP 生態發展至今,Fanclub 的風氣已逐漸式微,近三年出道的團體大多會入駐當今韓國最大的娛樂集團 HYBE 旗下的粉絲交流平台 Weverse,只要簡單註冊帳號,就算不付費也能與偶像交流;部分福利──如演場會優先購票──仍需另行付費購買會員才可享有。即便如此,粉絲俱樂部作為偶像文化中標誌性的存在,仍展現了強大的存在感,從片名開始就讓粉絲們都心有戚戚。

解析 K-POP 粉絲獨步全球的應援文化

第一集中,Eclipse 盛大的演唱會場面、堪比現役偶像的歌曲品質,以及華麗的運鏡,至今仍為粉絲們津津樂道。而講到韓團的演唱會,自然不得不提 K-POP 粉絲獨步全球的應援文化。

在演唱會期間舉起官方手燈、自製應援小物(如手幅、燈牌)是基本款,表演或節目錄影期間還會合唱,或在歌曲間隙喊出口號,每一首歌曲更都有不同的「應援法」。官方負責教學,粉絲則努力練習,與台上的偶像來場天衣無縫的另類合作舞台。

圖/愛奇藝國際站  提供
圖/愛奇藝國際站 提供

進場之際,演唱會座位上也常已擺好應援用的手幅和須知,告訴你何時要舉起手幅、何時要翻面,以讓偶像看見台下精彩的應援訊息。

然而,隨著粉絲群壯大,要想獲得偶像的關注,應援物也得推陳出新,因此手幅、燈牌上的字句要有趣、吸睛,或使用粉絲和偶像間的「限定笑梗」;打扮也得夠有亮點,頭飾等任何配件都可能是「出圈」關鍵,但也得小心不能太過頭,妨礙他人觀賞演場會,就像第一集裡小率一直戴著髮箍,在現實生活中便可能被粉絲視為 NG 行為。

脫離演場會的場域,應援文化仍無所不在。在《背著善宰跑》第三集中,善宰在游泳大賽後肩膀舊傷復發,再次住院開刀,小率除了每天準備便當,更常為其他病人準備美食,並貼上了印有善宰照片的貼紙和精神喊話的口號。這段情節正是奠基於粉絲常在偶像拍攝戲劇、錄製節目期間包下咖啡車,貼滿偶像照片並寫下鼓勵的話語,送至現場照顧劇組、展現粉絲力的「咖啡車應援文化」。

礙於篇幅限制,劇中無法將粉絲應援的事前準備、執行細節,所耗費的巨大工程完整呈現,但想必任何追過韓國明星的人,在看到小率的頭飾,還有貼著善宰貼紙的食物時,都會忍不住會心一笑。

偶像的照片:從「站姐」、「飯拍」到小卡

回歸劇情本身,大家或許也對首集的這一幕印象深刻:小率點開粉絲群組裡一張善宰的演唱會「飯拍」,並放大他的鎖骨說:「這是我可以看的嗎?」

不過,到底什麼是「飯拍」呢?

經紀公司在舞台上、後台都會為偶像們拍攝各式演出和幕後花絮照,成品雖不會不好看,卻也往往不到驚為天人。而在網路上掀起討論、甚至讓非粉絲的人產生興趣與入坑的照片,其實都是粉絲飽含著愛,尋找各種角度捕捉的神級飯拍。

圖/愛奇藝國際站  提供
圖/愛奇藝國際站 提供

當然,醜話得說在前頭,即便疫情後對於演唱會中拍攝錄影的規定已變得寬鬆,演出進行中任何形式的拍攝除非得到官方允許,仍屬非法且不道德的行為,更可能嚴重影響表演者的著作權與其他粉絲的權益。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扛著大砲、攝影機,冒著隨時可能被趕出場的風險,也要記錄下偶像美好瞬間的粉絲,拍攝出來的成果確實常令人驚豔。

來自粉絲的照片叫做「飯拍」,拍下照片的人則被稱為「站姐」。為何是「站姐」呢?理由在於這些粉絲往往不會只在演場會拍攝,而是系統性地了解偶像的公開行程,出席觀看每個活動,並在社群上經營自己的粉絲站分享成果,專業級的站姐甚至還會使用飯拍照製作應援物,或是周邊商品,品質更完全不亞於官方。

飯拍以外,偶像的臉最常出現在哪裡呢?當然就是專輯相關的周邊商品了,其中粉絲最為之瘋狂的非「小卡」莫屬,近三年來,偶像的小卡更自成嶄新的消費市場,創造了規模可觀的小卡經濟。

消費者求新求變,偶像自然也需要不斷更新、練習各式新的拍照姿勢以滿足粉絲,就連比愛心都已經衍生出「臉頰愛心」、「漢堡愛心」等 10 種以上的變形。各式各樣的小卡在市場上全都要價不菲,劇中小率視若珍寶的演唱會飯拍、拍貼機合照,在影集觀眾看來或許唾手可得、沒什麼好稀罕,在現實生活中卻可能是「一卡難求」。

生態陰暗面:有毒的「唯粉」、惡評與憾事

第一集中,演唱會外有一群善宰隊友白仁赫(李承協 飾)的粉絲,義憤填膺地表示:「柳善宰多年未專注於團體活動,現在怎麼還有臉回來開演唱會,要專心演戲還不如乾淨地退出……。」身為善宰死忠粉的小率則回擊:「正是你們這群白仁赫的粉絲不斷造謠中傷善宰,才會讓他飽受惡評所苦!」

短短不到一分鐘的劇情,《背著善宰跑》將光鮮亮麗的外表下,K-POP 偶像職涯的陰暗面展露無遺。業界激烈競爭,不只團體間要競爭,團內更常要與最親密的戰友爭搶從音樂、戲劇、綜藝節目到廣告、時尚拍攝等有限資源。

圖/愛奇藝國際站  提供
圖/愛奇藝國際站 提供

當各成員的資源分配不均,便容易引起只喜歡單一成員、而非整個團體的「唯粉」間的爭吵,嚴重者甚至會互相中傷,演化為傷害粉絲與團員間情感的「毒唯」,也讓成員們更左右為難。而來自毒唯或吃瓜群眾的惡評,在網路生態極其扭曲的韓國,更造成部分藝人持續受憂鬱症等精神疾病所苦。

在演藝圈地位本就相對較低的偶像們,更常在身心折磨之下做出極端選擇,從 2017 年的 SHINee 鐘鉉、到後來的 f(x) 雪莉(Sulli)、KARA 具荷拉,和去年的 ASTRO 文彬,粉絲們失去人生偶像的悲痛至今仍歷歷在目。

本劇首集傳出善宰死訊時,便有許多人都聯想到上述真實事件,雖然也有批評其消費逝去偶像的爭議,但看著女主角小率撕心裂肺的演出,悲痛便已盡在不言中。

與「毒唯」並列 K-POP 毒瘤的莫過於「私生飯」,私生飯泛指在公開行程外仍不當獲取偶像的私人資訊,並不斷透過實體、電話、簡訊等方式進行騷擾或跟蹤,甚至闖入偶像住所的極端粉絲。本劇第 9 集中便有所著墨,劇中粉絲三番兩次至善宰住處的停車場蹲點,甚至到家門口嘗試按密碼進入的脫序行為,相信也讓觀眾們瞠目結舌。

「光是存在就值得感謝」

一般觀眾乍聽可能會想,這些讓追星族點頭如搗蒜的細節,如果自己並不了解,要怎麼沉浸於《背著善宰跑》的劇情呢?我想這便是本劇的厲害之處。編劇透過小率的粉絲視角,帶大家看見粉絲對偶像的一片丹心,前六集的主軸,比起愛情,小率對善宰的表現更接近「死忠粉絲」;比起對偶像的期待或渴望被偶像關注,更希望的是他過得幸福快樂就好,別忘記護自己周全。

就像首集小率對善宰說的:「光是你的存在就值得感謝,所有粉絲的心都是一樣的。」從粉絲對偶像純粹的愛出發,作為穿越時空拯救對方的原動力,編劇完美賦予了主角二人感情進展的動能,不只身為追星族的觀眾們會被這份真心打動,其他觀眾也能從傳統穿越愛情故事的角度理解,若能更認識劇中粉絲與偶像的相關細節設定,還能進一步投入故事情境。

圖/愛奇藝國際站  提供
圖/愛奇藝國際站 提供

事實上,除了「粉絲與偶像」的核心設定,《背著善宰跑》在攝影、調光、美術陳設等層面也都下了極大的工夫,經營那些可能會被忽略、發現了卻會帶來滿滿驚喜的小細節。究竟《背著善宰跑》當初有多不被看好,又是如何成為本季的韓劇「大黑馬」,歡迎鎖定換日線本專欄的下回分析。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從韓劇《背著善宰跑》,透視 K-POP 粉絲「獨步全球」的應援文化》,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百萬流量與粉絲,竟然全都是假的?從中國案例反思網路行銷的本質

泰勒絲演出場次加碼翻倍!新加坡為何是「演唱會經濟」的國際級贏家?

作者簡介:

樓俊廷,畢業於臺大國企系,一腳踏進娛樂產業的商管學院異類,足跡遍布製作、發行公司與影展。生活由電影、電視劇和追星組成的 MZ 世代,熱愛所有美好的故事和明星,現為影視產業從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