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文化】韓國人送你「衛生紙」先別嫌棄,其實意義深遠?

作者:陳慶德/現象・韓國

在前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韓國考生與 17 個情人節的送禮文化風俗,不知道大家是否也覺得十分有趣?

順帶一提,我們若從詞源來探討臺韓日對「禮物」一詞的定義,會發現略有不同。如臺灣的「禮物」或「禮品」,通常都是因應節慶或特殊原因,為了禮節而送;而韓國的「禮物」漢字為「膳物」(선물),主要指食物,例如中秋佳節送韓牛禮盒,探病送水果籃;而日語的「禮物」,除了外來語的「プレゼント」外,還有大家熟悉的「土產(おみやげ)」,多指各個地方特產之物。

再把目光回到韓國,韓國「禮多人不怪」不僅於上篇所述,因為接續大考與情人節而來的,是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心愛的人,許下終生承諾後的一連串人生大事,包括結婚、買房與生兒育女。同樣地,這幾個關鍵時刻,韓國人的送禮習俗也大不同。

喬遷之喜:伴手禮怎麼買?如何問候鄰居?

首先,若是韓國人買房或搬新家(집들이),招待朋友至家中玩時,拜訪的賓客多會準備「洗衣粉」(가루비누,或肥皂、洗髮精與沐浴乳之物)與「滾筒衛生紙」(두루마리 휴지)等日常用品給主人,看似微薄之禮,卻意味著深深的祝福。因為諸如洗衣精或肥皂等物,遇水就會產生大量「泡沫」(거품),意味著賓客都希望新遷入此屋的主人,賺錢像賺水一樣,錢也像泡沫般源源不絕大量產生(가루비누 거품처럼 돈이 많이 불어난다);而滾筒式衛生紙則是祝福對方,家中不管遇到什麼難事,都能像上廁所般,迎刃而解,圓滿順利(두루마리 휴지처럼 무슨 일이든 잘 풀리기를 바란다)。

搬完新家,有情社會的韓國人免不了認識左鄰右舍,此時他們習慣拿著傳統美食「甑餠」(시루떡),一一按門鈴分送給大家。有趣的是,「甑餠」為韓國傳統年糕的一種,但顏色異於純白色年糕,主因在於韓國人製作甑餠時,會在米粉裡面摻入大豆與小豆,爾後蒸製而成。而此表皮呈現咖啡色的年糕,為天然的紅豆本色,因為他們堅信,紅豆可以防止壞事發生,保佑鄰人平安健康。故除了遷入的新住戶,平日韓國店家開張營業時,也可看到店老闆分送給街坊鄰居一盒盒的「甑餠」,祈求大家共好,彼此照顧互利互惠。

抓週儀式上的美食與物品,寓意為何?

接著,當與另一半有了愛的結晶,生下寶貝小孩後,韓國家長與親戚朋友送給新生兒的祝賀禮,大多與臺灣相同,多為金項鍊或金戒指。小孩出生後也有不少慶典儀式,諸如小孩誕生百日後,眉開眼笑的父母親會在小孩身旁,擺上一整桌年糕慶賀,祈求小孩順利長大,衣食無缺。

而最重要、也和臺灣相似的是小孩誕生後第一個生日,當地父母親大多都會為小孩子進行一場隆重的「抓週儀式」(돌잔치)。過往歷史上的朝鮮半島戰亂不斷,家內小孩能經過百日平安成長至一歲生日,實屬大事;即使現今 21 世紀,我也觀察到為數不少的已婚韓國學弟妹,大多都會為心肝小寶貝準備盛大的抓週典禮,其規模不輸給成人的婚禮式。

抓週當日,韓國爸媽會換穿上傳統韓服,帶著小孩子,拍攝美滿的家族照,而桌上不可或缺的是小巧可愛的純白「白雪糕」(백설기)、「紅豆丸子糕」(수수팥떡)與「松䭏」(송편),分別寓含父母親希望小孩子「純潔與百歲」(因為韓文的「白」與「百」為同一字)心願,松䭏則因為呈現半月狀,意涵半月漸往滿月發展,小孩人生成長圓滿之意。

抓週桌上除了美食外,其他的物品也琳瑯滿目、各有寓意。像是小孩抓到書,長大後可能成為學者、作家或編輯;抓到鉛筆文具,長大後可能成為教授、老師;抓到紅棗,長大後會子孫滿堂;抓到麥克風,長大後可能成為演藝人員、歌手;抓到計算機,長大後可能成為金融業者;抓到蘋果,長大後衣食無缺有口福;抓到弓箭或警察用品,長大後可能成為職業軍人或警察;抓到指揮棒,長大後可能成為指揮家或總統、國會議員等指揮他人職業;抓到錢,長大後可能成為富翁等……。綜觀下來,韓國抓週活動迄今仍是熱絡商機,是這個少子化社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慶典。

送禮作為人際關係維繫的一環,相關場合和習俗當然不僅止於文中案例,像是韓國結婚或過年的「(壓歲錢)白包」(세뱃돈)、喪家的「弔唁金」(조의금),乃至「祭拜」(제사)之事等,或多或少皆異於臺灣,但礙於文章篇幅,下次再介紹給各位。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韓國送禮文化】搬新家送衛生紙、洗衣粉,看似廉價其實意義深遠?》,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749 萬海外韓國人「全球佈局中」:我的室友李先生是其中之一

西方人眼中的韓國人──從富可敵國的財閥、國中生買春到南北韓統一

作者簡介:

陳慶德,南韓國立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西洋哲學博士、文化研究者、旅韓作家;雲林科技大學應外系、逢甲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長期關心臺韓年輕人與社會議題,善用「現象學」方法,分析文化現象與語言。著有熱銷《背包韓語》(聯經)、《再寫韓國:臺灣青年的第一手觀察》(月熊)、《他人即地獄:韓國人寂靜的自殺》(逗點)等書,目前活躍於「關鍵評論網」與《遠見雜誌》等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