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新創】她把台灣醬料賣進美國人的廚房

作者:Grace/七年級的台美移民生

推廣台灣文化或是產品一直都是身為驕傲的台灣一份子想努力的方向,在美國東西中部都住過的我,這些年看到很多在美國開的台式餐廳或連鎖店,知道那些食物的台灣人都吃得很開心,但是我總覺得那一道道的台灣料理,總是難以更廣泛而深入地推廣給非亞裔的客人。

從 2011-2018 年,我在服裝業做事的時候,公司就在紐約韓國城旁,不時就會看到各種族群相繼進出韓國餐廳,雖然大多還是亞裔背景,但對韓國料理有粗淺認識的非亞裔族群,就我認識的,卻還不少。因此,我時常思考可以如何推廣台灣產品,才能夠普及到不同族裔,但常常都沒有頭緒。

直到我偶然發現一個 IG 帳號後,意外有了答案。

成功的社群行銷,把台灣醬料賣到美國

先生和我在美國的親戚雖都是亞裔背景,但對台灣的文化飲食都不熟悉,到了聖誕節要送禮時,我總是希望可以送一些和台灣相關的東西,希望外國人也能對台灣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那時從 Amazon 上搜尋關鍵字 Taiwan,大多是很 random 的東西,唯一找到比較適合的,是一本叫做《The Food of Taiwan: Recipes from the Beautiful Island》的書,由一位台美混血的作家 Cathy Erway(韋凱琳)撰寫。書裡包括了許多經典的台灣料理食譜,和簡短的台灣風俗人情介紹。藉由這個機會我 follow 了她的 IG,間接發現了一間專門賣台灣出產醬料的網路商店。

這家網路商店推廣台灣小農醬料的方式,是我多年來一直所期望看到的,簡單的說,他們的方式就是在地化,貼近美國當地的語言、文化、節慶。我自身在這兩年轉換跑道到電子商務,看到不同品牌在社群網站推銷自己的產品或品牌時碰到很多困境,很多時候是和客戶不夠有互動性,或是貼文的內容不夠生活化。但礙於人手不足或是品牌定位的關係,縱使是美國的當地品牌,也有在社交媒體使不上力的感覺。

反觀 YunHai 雲海嚴選最令我驚嘆的地方是,它的 IG 貼文或是 IG story 的內容都是我每天會很想看的,像是一個貼文會是用他們賣的醬料所做的一道菜,在貼文當中,就直接寫上食譜讓大眾知道如何使用他們的產品,也有很多貼文是台灣小農的全家福照片。因為台灣離美國很遠,甚至很多人不知道台灣在哪裡,但俗話說「見面三分情」,就算只是看到這些人的照片,對於 YunHai雲海嚴選的客戶,也會感覺彷彿間接認識了這群台灣人。於是,他們接觸到的不再只是一批海外做出來的、冷冰冰的產品,而是一群很用心的台灣人做出來的。

其他貼文像是一箱箱的貨運要出倉庫的照片,貼文上寫著因為港口阻塞導致貨品延遲出貨,對於住在美國這一年的人應該多少都碰過類似的情況,這種貼文雖然不是直接宣傳他們自家的商品,但能讓讀者更了解他們身為一間小貿易公司會碰到的困難,連結了社會上多數人會關心的生活議題。

除了創意與溫度之外,我最喜歡的貼文其實是關於政治的:在過去一年美國除了疫情,也有 Black Lives Matter 的反歧視運動,YunHai 雲海在去年同期發表與轉貼了關於這個運動的 4 篇貼文,其中還包括兩篇貼文有中文翻譯,讓想了解這個議題但不居住或是生長在美國的人,也能了解當時這個運動想傳達的訊息。我喜歡這一類的貼文,因為這就是一個品牌的在地化,它不能一味的只講台灣或只是宣傳產品。畢竟商店本身在美國,美國所發生的事都衝擊著所有的人,包括這家商店的支持者,所以當我看到 YunHai 雲海很積極的在探討社會議題的時候,我覺得它的品牌已跳脫一個販賣台灣醬料的網路商店,而是一個關心社會和當地議題的平台。

台灣商品新形象:不是「俗擱大碗」!

在和 Yun Hai 創辦人 Lisa Cheng Smith(鄭衍莉)訪談時,她提到雲海本身其實就是一個 “ Cultural Activist “(文化運動行動主義者)──作為一間專賣台灣產品的商店,雲海最想傳達給他們顧客的是當代的「台灣價值」。從小農的精緻醬料到結合中文字又具現代感的包裝設計,雲海想創造台灣商品在美國市場的新形象,而這個形象不是便宜又大碗,而是高品質又有質感,更重要的是讓雲海的不同族群客戶,更有意識的關注台灣的政治和經濟。

這個想法從今年春天的群眾集資專案 Yun Hai Selection: Dried Pineapple, Mango, Guava from Taiwan 有了更多發酵作用。今年初台灣鳳梨被抵制銷往中國,台灣內部有了很多支持台灣鳳梨的行動,在雲海集資專案的影片中,Lisa和 Lillian 提到她們想要創造美國市場對台灣水果的需求,讓台灣農民可以繼續耕種好吃又果味芬香的台灣水果。藉由這個機會,她們一方面推銷台灣的優良水果,另一方面用實際的行動支持台灣政治。

最後我對於 YunHai 雲海這個品牌感到驕傲的是,他們的產品已經被主流的美國料理與生活風格雜誌,像是 Bon Appetite、ELLEDecor 和《時人》(PEOPLE)等介紹過數次。這些都是在美國被廣泛閱讀的雜誌,推銷台灣產品可以做到這樣的能見度,究其背後原因,我認為是因為台美第二代移民有在美國長大的優勢,了解美國當地的文化背景和媒體操作模式,他們可以比第一代台灣移民做得更好,也更深入美國人的生活。

後記

2019 年《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新一代大廚重塑美國的台灣美食〉,探討到新一代的台裔美籍主廚翻轉了台灣料理在美國的困境,文章提到幾位主廚使用當地美國材料來創造新台式料理,我建議還未讀過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透過文章,感受一下這幾年紐約和洛杉磯的台菜新趨勢。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把台灣醬料賣進美國人的廚房!台美人二代:打造時尚質感,而非「俗擱大碗」》,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台灣美食不只珍奶!他把「正統台式小吃」帶進泰國,和世界料理一決高下
在東京 9 坪大的小店,「天天」介紹台灣菜——料理人謝天傑:「台灣美食,不是只有珍奶小籠包」

作者簡介:

Grace,宜蘭鄉下長大,大學到美國留學,從此在美國生根。永遠喜歡看事情的另一面,不願意盲目追求主流意見,作為七年級的台美移民,在沒有太多前輩的經驗參考下,發現移民生活有很大的自主性,但也同時感受到自我摸索的孤獨而時常質疑人生。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心理系,Boston University 藝術行政研究所畢業,曾在 Ralph Lauren 做過輔料經理,目前是兩個寶貝的媽,但對職涯仍有熱情和動力。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