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旅行】出國旅遊,你曾被小孩乞討嗎?

作者:KAI 力/人生總匯三明治

你是否看過這樣一則新聞?2023 年在社群媒體上曾廣為流傳一張照片,拍攝地點是菲律賓馬尼拉的三巴洛區(Sampaloc,或譯三巴樂),街上孩子拿著一張印有 QR Code 的板子,一旁的人正用手機掃描、確認。據旁觀者稱,當一名乞討的小孩被對方告知沒有多餘零錢的時候,他們會拿出這張板子,表示還有另一種接受捐款的方式。

當時的我才剛從菲律賓回臺沒多久,看見新聞的當下,內心五味雜陳。畢竟在菲律賓宿霧市時,我與旅伴也曾遇見在街上乞討的孩子,而他眼中的神情,令我直到現在也揮之不去。

「欸,給我錢!」他這樣喊道

在宿霧的旅程中,我與旅伴先在市區待了兩天,沒有特別規劃行程的我們,一早起來買杯咖啡後,漫無目的地走走看看,順便覓食。

雖然前往菲律賓的航班上有著許多和我們一樣從臺灣出發的旅客,但到了當地之後,走在街上的我們卻鮮少見到非本地人的面孔,我們在傳統市場時,甚至受到了整條街的注目。

圖/KAI力 提供
圖/KAI力 提供

傍晚,我們倆回到百貨公司處理一些事務,一踏出門口,就看見一群成年人席地而坐,與一旁的警衛有說有笑。雖然他們在討論事情時,很明顯地是在看著我們,但我們並沒有太在意,只是轉身離去。沒想到走了幾步之後,一個聲音叫住了我們。

「欸!」

那個聲音聽起來相當稚嫩,我們下意識地回頭,一名目測 7、8 歲的男孩從後方繞到我們面前。

「給我錢!」他說,細長的手伸得直直的,臉上掛了個詭異的笑容。

面對突如其來的狀況,我們搖了搖頭繼續往前走去,但男孩卻穿越人群追了上來,再度伸出他的手。

「欸!給我錢!」他用命令式的口吻再度重複了一次,這次他的聲音更加響亮。

我們感受到他的不悅,於是立刻加快腳步想要離開,這次他並沒有追上來,但那個稚嫩的聲音卻在後方朝我們不停大聲咒罵著。過了一個路口後,我忍不住回頭,看見他開心地蹦跳著,回到那群成年人間,大人們摸著他的頭,男孩臉上帶著開心的笑容。

純真竟變成了一種工具?

離開當地之後,我仍不斷想著那個畫面。

試想,如果換作是一個成人執行這個動作,很可能被認為是明目張膽的「搶劫」,以及造成注目的「威脅」;但若是一個小孩子來執行這件任務,就算旅客不給錢,大概也不會太氣憤,大部分人可能只會皺著眉頭走開,或許幾天後就將這整件事情拋諸腦後。

小孩的純真與無知,竟成了成年人的一種「工具」──一種可以遊走在犯罪邊緣,又看似無傷大雅的工具。

而這個可以逃避許多事情的工具,讓小孩們被推到了他們不了解的最前線,甚至下意識地將這件事情變成了一種遊戲,只為了得到成人的肯定與關注。

而無力改變任何現狀的旅者,也只能盡量迴避與提起戒心,讓人不禁感嘆:旅行時要提防的事情本就很多了,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管年紀多小的小孩,也令人起了警戒之心?

30 度的夏天,下雪了

在被吼「給我錢!」的隔天,我們一早決定去當地的傳統市場晃晃。在散步到市場的途中,我們經過了很多騎樓,狹窄的騎樓下擠滿了小攤販。

突然,一群小孩手上拿著一塊塊的保麗龍板,衝向了我們。我立刻擺起嚴肅的表情,並且時時提防,繼續快步向前行走。走了幾步之後,我發現旅伴並沒有跟上來。

想到前一天經驗的我,以為她被小孩們纏著要錢而走不開;然而當我回頭時,卻看見了截然不同的畫面──孩子們用手指甲來回刮著保麗龍板,旅伴被他們團團圍住,小孩開心地大聲嬉鬧著。保麗龍的碎屑在他們不停揮舞之下,看起來就像雪花在空中飛舞著。

被太陽直射的 30 度夏天,下雪了。

即使即將入冬,那個畫面到現在依然停留在我心中,他們臉上的笑容很美,美到讓我對自己的直覺反應有些愧疚,但同時也感謝那些笑容中的純粹。

感謝小孩還只是小孩。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欸!給我錢」當純真成了一種工具──出國旅遊,你曾被小孩乞討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跨種族收養:一個非裔人士收養美國白人男孩的故事

給出一顆免費的蘋果,會不會造成她一輩子無數的乞討?

作者簡介:

KAI 力,沒有漂亮的學歷,也不曾在國外留學,正處於一個看似年輕,卻已經過了人們眼中可以跌跌撞撞的年紀。曾經為了尋找自我而貿然離職,斷斷續續地在各地流浪了 3 年,不只沒找到答案,還對世界增加了更多的疑惑。喜歡放空,熱愛白日夢,在個人部落格人生總匯三明治中分享文化衝擊的經歷,以及流浪日記裡的雞毛蒜皮。

◤旅行好物推薦◢
行李箱尺寸齊全 千元有找
口袋行動電源 出門隨身必備
防震防水攝影機 上山下海都行
旅行收納袋 用對工具裝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