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旅行】埃及「貧窮」給我的震撼教育

作者:微微辰/Miss Pilot off Duty

出發前往埃及前,已經去過的朋友囑咐,千萬不要和埃及人對視,也不要回答他們說的任何一句話。在機場裡如果有人叫你,要幫你拿行李,不要理他,他們可能是偷看行李條上的名字,想要騙你的。男友寇特先生跟我和友人們搭不同班機抵達,負責計畫這趟旅行的朋友說,到機場接他的人會在牌子上寫「微微辰的男友」,避免他被來路不明的計程車司機或是想賺小費的人帶走。

一開始轉告男友的時候,我們都覺得「有必要這樣嗎?」實際去埃及走了一遭,才深刻認識到原來貧窮在埃及這麼普遍。當然,我們是觀光客,大部分時間在觀光區,只有少部分的時間在比較富裕的地區逛逛。遇到的大部分人,都是為了溫飽在觀光區奮鬥的人和他們的家人,比較少遇到白領階級。

實際去埃及走了一遭,才深刻認識到原來貧窮在埃及這麼普遍。圖/微微辰  提供
實際去埃及走了一遭,才深刻認識到原來貧窮在埃及這麼普遍。圖/微微辰 提供

「眼神別對焦」叮嚀背後,真實的埃及

抵達的第一天,我們住在一個窗外就是吉薩金字塔和人面獅身像的民宿。一下接駁車,就被滿天飛舞的黃沙、路邊停泊的駱駝、飛奔的馬車,還有不曉得哪裡跑來的驢給震撼了。這就是埃及人生活的街道嗎?然後下一秒四面八方湧出很多當地人,圍著我們七嘴八舌:「搭馬車嗎?」、「騎駱駝嗎?」、「很便宜、很便宜!」 長途飛行完頭還昏昏的我們,沒搭理他們,只想趕快進民宿放行李,再沖個澡小憩一下。

後來出門走走,到處都有叫賣的人,不只是叫賣,他們一直努力攀談。「哈囉?哈囉?」一旦你跟他們對上眼,或是回答了一聲「嗨」,接下來的 5 分鐘,他就會一直跟著你,用死纏爛打的方式來強迫推銷。最初幾天,我們還覺得人家熱情攀談,我們連個眼神都不給,很失禮。後來發現,朋友説的是對的:不對視、不回答,他們才會走開。我覺得最令人難過的是,埃及人看搭話這條路行不通,就會叫他們的孩子們過來乞討。小朋友怯生生地站在我旁邊說" please(拜託)"的時候,真的令人很難過。

走在路上有可愛的,看起來才兩三歲的小女孩,坐在牆邊說「哈囉!哈囉!」我向她揮揮手,她笑得燦爛地向我揮手,並說"Money, money!"同行的友人忍不住抱怨:「這麼小的小孩,她甚至不曉得那是什麼意思。還有小朋友為了要錢要吃的,不但跟著我們,還抓著其中一名同行友人的手臂,不住地親吻他的手。」

在埃及第一天的晚餐是在富人區裡一個金碧輝煌的餐廳:金光閃閃的裝潢,滿滿的、快要擺不下的食物讓我眼花撩亂。葡萄葉包飯、肚子裡塞滿米飯和香料的烤鴿子、烤羊排、烤羊腿、炒牛肝、燉牛尾、沙威瑪、北非肉丸、烤兔子……太豐盛了,有一種來不及吃的感覺。眼睛、手還有嘴好像不在一個維度上,各自行動。餐廳不但有舞蹈表演,還有當地的卡通吉祥物出來拍照。歌舞昇平的樣子,讓我不由自主地忘了自己身在非洲,感覺就像選了一個厲害的餐廳跟好友相聚。

但走出餐廳,馬上有好幾個小朋友走過來要錢,"Money, money! "、"One dollar! "此起彼落,我們當中有幾個人心軟想掏錢,友人們說最好不要,只好忍住蠢蠢欲動的手。有一個小女孩一直跟著我們,一隻手五指捏在一起,觸碰自己的嘴巴。我不理解為什麼她要這樣比,還發出親吻的聲音,直到看到朋友把我們打包的食物遞給她,才知道那是吃飯的意思(我們習慣的一隻手用食指與中指,在另一隻手比做的碗形中畫圈,一看就是碗和筷子,跟別的地區的飲食文化很不同)。

還有一次跟男友在市集買紀念品的時候,跟老闆相談甚歡,他堅持請我們喝飲料。我要了一罐可樂,買完東西,可樂還沒喝完,就拿著走了。逛著逛著,有一個小男孩跑過來拍拍我的手臂,指指我手裏的可樂罐,又做出「喝」的動作。他很瘦弱,清澈的大眼睛,眼巴巴地看著我。我心一軟,就遞給他了,他一接過,遠方的一群孩子們爆出歡呼聲,然後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地,把那半罐可樂喝了。我一直忘不掉他們臉上的快樂神情,一個路人喝了半罐的可樂,竟然能給他們帶來這麼大的幸福感?

「觀光客可以騙,但不能搶」

要參觀金字塔前,友人提醒大家,如果有人說要幫忙拍照,或是來合照、甚至是要指導你拍照,儘早拒絕。照片一拍下去,不管好看難看,他都會追著你要錢。出發前,我以為是像巴黎鐵塔附近,把玫瑰花硬塞在你手中跟你要錢,或是特地跑到你面前變魔術,再跟你要錢的那種人一樣,避開就好了。沒想到埃及景區的強迫推銷是一直緊迫盯人地跟著你,直到你不耐煩了、大聲了,他們才會嘟嘟囔囔地走開(有的甚至還會生氣)。而且巴黎鐵塔附近,可能 100 人中有一個這樣的人;吉薩金字塔附近,則是幾乎每一組觀光客旁邊都跟了一個人。

參觀完金字塔要離開的路上,有許多小攤子。我看上了瓶裝砂畫,畫中有地平線、駱駝與夕陽,殺價過後,以一個 10 美元成交。隔週我們去參觀了一個努比亞人的村莊。村莊裡有許多特色小店,販售的紀念品有的是努比亞人自己做的,有的則是埃及常見商品。在努比亞的村莊裡,每間小店門口都有瓶裝砂畫,而且比金字塔附近賣的瓶子更大、色彩更漂亮。老闆喊著:“ Only one dollar, very cheap! ”(只要一美元,很便宜)同行的友人笑我是冤大頭。

在埃及叫 Uber,便宜得令人不敢相信,搭半小時只要大約新台幣 50 元。然而,叫車卻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大部分司機接了你的單之後,就會傳訊息來說「XX 美元,現金,OK?」我們不喜歡這種被綁架的感覺,所以如果司機私訊講價的話,就會取消。但如果司機不講價,我們會多給小費,讓他多賺一點。畢竟老實人如果一直吃虧,世界上就沒有老實人了。

有一次我們搭到一位戴頭巾的穆斯林女司機的車,沒有漫天喊價,甚至話也不多,看上去有點怯懦。多給她小費的時候,她不住地道謝。我們還留了她的電話,說等我們吃完飯,再打給她。

晚飯後打電話給女司機,說好在下車的地方等她。我們四個人站在路邊,很明顯是觀光客,一直有計程車在我們旁邊停下來,叫我們上車。我們不停地說 No,拒絕了一波又一波的攬客司機們。直到有一個司機停下來,我們一樣向他擺手說不,他拿起手機,給我們看上面一個戴頭巾的女生的照片,然後用兩手拇指示意出傳訊息的樣子。我和男友覺得是女司機的照片,另外兩個朋友沒看到,我們過去交涉,問司機是不是女司機不能來,所以請他來代班?他答:「對,對,快上車吧!」保險起見,朋友又打電話給女司機,她卻說 “ I’m coming. I’m coming. ” (我在路上了),我們才知道,差一點又被騙了。

幫忙安排行程的當地朋友說:「穆斯林其實都很善良,他們可能為了生存騙你,但騙的都是小錢。他們不會搶,也不會傷害你,所以其實埃及的治安還算不錯。」我想,或許就錢財這部分來說,騙錢是被騙的人主動把錢交給他們,而搶錢是違背人家意志的行為。另外一方面,為了生活、為了溫飽而騙,跟那種靠詐騙發家致富,好像又有一些不一樣。

當地朋友則說,埃及很多人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埃及,甚至沒離開過自己的居住地,所以他們普遍覺得能夠負擔機票出國旅行的觀光客很有錢;也因此騙我們一點小錢沒關係,畢竟我們比較「有錢」而他們「沒錢」。

人命不值錢,動物的命更賤

這次埃及之旅中,有一幕殘酷畫面震撼了我,讓我連做了好幾天惡夢。我們在餐廳吃完晚飯出來,在巷子裡看到一隻母貓帶著幾隻手掌大的小貓咪。友人們都喜歡貓,在路上看到貓會停下來逗一逗、摸一摸,但這幾隻小貓實在太小了,怕傷到或嚇到他們,我們只是保持距離看著,生怕嚇壞他們。

這時候一個走得很急的當地人經過,竟然一腳踹開小貓,小貓嗚咽了一聲,飛了好幾公尺遠,就一動也不動了。我不是一個特別喜歡動物的人,甚至有點害怕牠們,可是看到小貓飛出去的那個瞬間,眼眶就濕了──怎麼會有人這麼殘忍?牠只是一個脆弱的、沒有危害到任何人的小生命。

男友說,「他們自己活下去都很難了,沒有時間憐憫別的生命。」只是因為這樣,在小貓擋住他的路的時候,就能一腳把他踢死嗎?在為小貓難過的同時,我也覺得很有罪惡感,因為這樣為小貓傷心、希望能為小貓做些什麼的我,看到乞討的人卻沒有給他們錢,讓我感到自己只是個容易心軟,卻沒有任何實質作為的濫好人。雖然理智上知道,自己沒有能力幫助遇到的所有可憐人,即使給錢幫助也有限,可是情感上還是覺得很難過。

吉薩金字塔附近,還有路克索神廟附近有很多供遊客騎的駱駝,還有拉馬車的馬,每一匹都瘦骨嶙峋。我們看到沙漠上有一匹拖著馬車的馬,因為沒有走在石子路上,而是隨心地跑到黃沙上,讓馬車上的白人觀光客驚呼了一聲,就被馬夫拿鞭子暴抽了一頓。觀光客著急地說:「不不不,沒關係的」,也沒有用,作為路人的我們看了覺得很不忍心。

駱駝的駝峰前後各有一根木樁,讓畏高怕顛的觀光客手有地方抓。騎完駱駝才後知後覺地發現原來木樁是釘在駝峰上,而不是我以為的鞍上,又覺得很對不起駱駝。騎駱駝、搭馬車對動物們很殘忍,但這樣當地人才有收入。不騎駱駝不搭馬車,當地人沒收入,人跟動物一起喝西北風。不管怎麼抉擇,總會有人或動物受苦。

圖/微微辰  提供
圖/微微辰 提供

年輕埃及導遊,渴望讓遊客真正「看見」

行程中有一天是在沙漠裡過夜,深夜大家紛紛去帳篷裡睡了,我和兩個 20 出頭的埃及導遊留在營火邊聊天。其中一個說:「很少有人願意跟我們有實際的、有意義的對話,你為什麼會跟我們聊天啊?」我開玩笑地說:「因為我知道在沙漠裡,你們不會想辦法騙我錢,或是推銷我不想要的東西。」沒想到他們兩個不但沒笑,還都露出很難過的臉,說道:「對不起,我的國家讓你印象不好。但那些人真的太窮了,對不起,真的對不起。」

埃及人有服兵役的義務,其中一個導遊說,他的夢想是服完兵役之後,搬去韓國跟韓國人戀愛、結婚,這輩子再也不回埃及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這裡的平均月薪是 4,000 埃及磅(折合新台幣約為 2,700 元),他覺得不管是這個民族,還是這個國家,他都看不見未來,他想要做出一些改變,但這種改變必須是從外而內。因為內部的人不願意,也沒有能力主動改變,他們只會日復一日地重複著例行公事,期待有一天生活會自己變好。

另外一個導遊說,他的夢想是開一家全埃及最棒的旅行社,帶遊客看他眼中的埃及。他希望有一天,遊客不再是來看金字塔和神廟,他們會願意去看一些或許規模較小、但是更貼近現代埃及人的文化景點,可能是清真寺,可能是垃圾城。我跟他說,遊客不遠千里來到埃及,就是想要看那些不可思議的古文明,至於他說的那些當地人才熟知的景點,可以從 YouTube 頻道開始經營,或許會吸引更多人對現代埃及感興趣。他瞪大了眼睛說:「你講得很對耶,我應該先從網路開始!」然後開始跟我分享他想要介紹的埃及日常,想要讓世界看到的,埃及的美。

我對他們所講的深感共鳴,包括我們在內的遊客,興致勃勃來到埃及看古埃及人是怎麼生活的,卻很少人在乎現代埃及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好像他們是 NPC(非玩家角色)一樣。像前文提到過的,我們甚至不和當地人對視,許多當地人也會因此覺得不受尊重(也的確不尊重),而在馬路上發脾氣。兩位年輕導遊,一個想要打破這個慣性成為玩家,另一個想要改變現狀,讓大家不再把他們當成可有可無的 NPC,而是真實存在的、可以跟遊客平起平坐的「人」。

旅途尾聲,我們對於在路上一直跟著我們走的人越來越沒耐心。連進到機場,只是在找地方把剩餘的埃及磅換回美金,都有絡繹不絕的人來問「搭計程車嗎?」明明看到我們拒絕了前面的人,還是要抱著「萬一呢」的心情來再問一次。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說「不用,謝謝」,一邊覺得有點不耐煩,一邊又能理解他們為了生計不得不的心情。我們一直被騷擾覺得很煩躁,他們一直被拒絕,也覺得很煩躁,雙方都覺得不被尊重。

「非洲小孩沒飯吃」的反思

小時候,不好好吃飯,大人總會說「非洲的小孩沒有飯吃很可憐」,那時候總會叛逆地想說這句話邏輯不通──即使吃完又怎麼樣?又不是我吃完,他們就不餓了。但實際去埃及走了一遭,見到很多清貧人家,我卻變得十分不樂意見到剩菜,會在不傷害自己身體的前提之下,努力將飯菜吃完。

當然,我吃完或沒吃完,對非洲的小孩一點影響也沒有。但是想到他們為了生存所做的努力、為了活下去的辛苦,還有我沒喝完的半罐可樂給他們帶來的快樂,我比之前更懂得感恩。在豐衣足食的世界裡,不需要為了溫飽疲於奔命,有時間、有心力可以觀察周遭,可以愛人,甚至偶爾可以捐錢幫助弱勢族群。此時我才明白小時候大人説的,根本不是我吃得飽、非洲小孩吃不飽的問題,而是想要利用「不要浪費食物」這件事,教我學習珍惜。

離開埃及之後,我還是一直想著,有沒有什麼是我作為「個人」可以做的事。而答案是沒有,我無法為那個美麗的國家,為那些人、那些動物做任何事。此刻我能做的,只有珍惜自己的生活,不要辜負、不要浪費,並將埃及一直放在心裡。或許有一天,我會想出解答。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埃及震撼教育:遊客大老遠來看古文明,卻不願直視眼前赤裸的貧窮》,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只要文字活著,文明就還活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破解埃及「神秘的地址系統」:還在問埃及人門牌號碼是什麼?那你可能一輩子都到不了他家

作者簡介:

微微辰,喜歡寫字的女飛行員。台北出生、溫哥華長大,京都和首爾交換學生,倫敦大學碩士。嗜閱讀、語言、與文化觀察。希望記錄下每個城市大街小巷中的故事,每個瞬間的美麗、緣分和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