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旅行】觀光業越發達,真的就越好嗎?

作者:劉郁葶/台灣女孩的捷克觀察日記

每年的 7 至 8 月是捷克旅遊業的旺季,知名景點如布拉格、有 CK 小鎮之稱的庫倫洛夫(Český Krumlov)、溫泉小鎮卡羅維瓦利(Karlovy Vary)、特奇(Telč)都有各國觀光客;你會有很大的機率在這遇到臺灣人,因為是臺灣旅行社安排捷克旅遊團的必訪景點。

這些地方有個共通性,它們都被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根據統計,目前捷克有 16 個地方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8 項民俗技藝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詳細資料整理於文末)。究竟入選為「世界文化遺產」有什麼好處?因入選帶來的觀光效益,衍生了哪些問題?

世界文化遺產光環加持,觀光人數大增

如今,世界各國都在爭取入列世界文化遺產。這不只是關乎「文化保存」,政府更重視背後帶來的利益,最直接的效益是發展「觀光業」。當有了「世界文化遺產」的光環加持,景點知名度提升,觀光人數隨之增加,特別是吸引外國遊客。

根據《捷克統計局》(Czech Statistical office)統計,在新冠疫情前的 2019 年,遊客在捷克的總消費金額為 3,080 億克朗(約 4,432 億元新臺幣),其中有 1,770 億來自外國旅客。

庫倫洛夫在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前,就已廣受歡迎。圖/劉郁葶 提供
庫倫洛夫在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前,就已廣受歡迎。圖/劉郁葶 提供

其中像是臺灣人很愛的捷克小鎮──庫倫洛夫在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前,就已廣受歡迎。1951 年,CK 小鎮參觀人數逾 6.5 萬人,當中只有一支外國探險隊,代表大多數觀光客是捷克人。然而,自 1990 年 CK 小鎮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後,觀光人數便呈現穩定成長趨勢,如今每年有超過 80 萬遊客拜訪,而當中有 70% 的遊客是外國人。

捷克第二大城布爾諾(Brno)的圖根哈特別墅(Villa Tugendhat),相較於歐洲富麗堂皇的建築,它的外觀不起眼,卻是現代主義建築的一個里程碑。在 2001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圖根哈特別墅大約僅有 8,000 名遊客;入選後,遊客數量大幅增加, 2019 年創下 6 萬人次的紀錄!

庫特納霍拉在 1995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後,觀光人數至今增加 10 倍,達到每年 50 萬觀光人。圖/劉郁葶 提供
庫特納霍拉在 1995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後,觀光人數至今增加 10 倍,達到每年 50 萬觀光人。圖/劉郁葶 提供

庫特納霍拉(Kutná Hora)在 1995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前,每年只有 5 萬名遊客。入選後,觀光人數逐年增加,如今增加 10 倍,達到每年 50 萬觀光人次!厄爾士山脈的礦區(Ore Mountains)在 2019 年入選後,遊客量增加 10% 至 25%。

然而,也有少數入選後遊客並無明顯增加的例子,原因可能在於交通不便。如伊澤爾斯凱山脈的山毛櫸林(Beech trees of the Jizera Mountains),2019 年成為捷克第一個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自然景觀。不過當局後續表示,遊客數量在此之後只有小幅增長,平均每天遊客數量增加不到 10 名。另外像是位在拉貝河畔克拉德魯比的馬匹繁殖景觀,在入選後的一年,參觀人數卻也僅增加了 5%(8.3 萬人次)。

特奇小鎮的彩色房屋。圖/劉郁葶 提供
特奇小鎮的彩色房屋。圖/劉郁葶 提供

觀光創造就業機會與政府補貼

遊客人數增加,爲當地帶來商機外,當地需擴大服務內容,進而為居民創造工作機會,也成為一項經濟效益。

此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還有一項直接的效益──獲得補助。特奇市長羅曼·法貝斯(Roman Fabes)受訪時表示,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優點是,「我們可以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家文化古蹟的『在地修復計畫』(IROP),獲得修復古蹟的資金。」

2008 年,捷克文化部首次宣布,捷克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古蹟計劃」的資助,因此捷克需履行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後,必須承擔的義務,例如管理、推廣與展示古蹟,並分配達 1,800 萬克朗(約 2,598 萬元新臺幣)的資金,各城鎮皆可申請補助。

過度觀光導致布拉格市中心居民減少、房地價格上漲,以及傳統商店與服務消失。圖/劉郁葶 提供
過度觀光導致布拉格市中心居民減少、房地價格上漲,以及傳統商店與服務消失。圖/劉郁葶 提供

過度旅遊衍生的問題

不過,當這些地區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帶來觀光人潮後,可能衍生什麼問題?除了破壞生態環境、打擾居民的安寧、影響當地整體生活品質外,觀光問題或許比想像中的多。

布拉格市政府歷史保護部主任伊里.斯卡利茨基(Jiří Skalicky)指出,過度觀光導致布拉格市中心居民減少、房地價格上漲,以及傳統商店與服務消失。布拉格試圖打擊過度旅遊,但就像其他過度集中觀光的城市,例如威尼斯、愛丁堡、巴塞隆納、阿姆斯特丹一樣,成效十分有限。

此外,面對大量遊客湧入,小鎮的基礎設施是否足以乘載觀光熱潮,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如保有完整的中世紀村莊的霍拉舍維采(Holašovice),在 1998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後,該市的市長簡.吉萊克(Jan Jílek)表示,旺季時,旅遊人數成長 300% 至 500%,達到難以忍受的程度。霍拉舍維采尚未為旅遊熱潮做好準備,像是汽車公共汽車停車位數量不足,同時也缺少基礎設施,沒有下水道與污水處理廠,市政物流和紀念碑標記等問題尚未解決。

吉萊克表示:「我們並沒像許多人以為的,接受到大量用於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資金。」此外,雖然觀光創造工作機會,但他提到,霍拉舍維採市的商業發展有限,僅限於旅遊與農業旅遊(agritourism)服務。也就是說,當地的就業機會仍侷限在觀光業,並沒有創造更多元的就業環境。

克羅梅日什因其獨特的花園造景與皇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圖/劉郁葶 提供
克羅梅日什因其獨特的花園造景與皇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圖/劉郁葶 提供

此外,觀光也引起當地人與遊客間的衝突。克羅梅日什(Kroměříž)因其獨特的花園造景與皇宮,在 1998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文化部負責人帕維爾.澤納(Pavel Zrna)表示,因為遊客有時不遵守當地的法律,導致當地居民有時不同意提供給遊客的服務。他說:「在保護遺產和大眾利益間尋求可接受的平衡點,也許是當今最困難的事。

不僅如此,由於旅行社與遊客過度追求「世界文化遺產」,因此可能忽略了其他很有歷史價值的城鎮,導致觀光發展不均。比方說,鄰近布傑約維采(České Budějovice)的赫盧博卡城堡(Hluboká Castle)雖未入選為世界文化遺產,但其深厚的歷史背景、外觀以鹿角為飾等特色,都讓我覺得值得拜訪,卻是多數觀光客忽略的。

此外,就我的觀察,臺灣旅行社在一天內排 2 至 3 個世界文化遺產景點,卻沒讓旅客有時間多做停留,使得遊客難以深入了解當地。

庫特納霍拉基金會觀察到這點,發言人表示:「我們在一日遊中看到庫特納霍拉的劣勢。我們試圖為遊客提供多日的體驗與其他相關服務,例如住宿、餐飲、文化等。不幸的是,當今快節奏的旅遊業(一天內了解兩個城市)並沒有幫助。」

只能說,儘管城市及建築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帶來了諸多效益,但也不可忽視背後所引發的問題,包含環境污染、資源分配不均、欠缺完善的觀光設施等。而這些也都是有待政府當局、民間單位一起協商與解決的問題。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捷克,這真是太神奇了(四)跟旅行團遊「世界文化遺產」是好還是壞?》,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你不知道的捷克:「從親中到友台」,發生了什麼事?

韓國旅客遊台灣評「如貧民村」、「女生很普」引爆網路論戰,你怎麼看?

作者簡介:

劉郁葶,政大新聞系畢,獲捷克教育部MEYS獎學金,目前在捷克查理士大學當訪問學生,主修公共政策。近期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撰寫捷克移民、媒體、轉型正義、文化遺產等主題的文章。經營《台灣女孩的捷克觀察日記》,分享在捷克的學習、生活與社會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