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時事】為「木乃伊」正名,是尊重還是偽善?

作者: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

古埃及木乃伊一直是許多英國博物館中的熱門明星展品,常常吸引大批民眾慕名前來參觀,感受古埃及人的千年魅力。

木乃伊是古埃及人用來防止屍體腐爛的一種保存方式,製作過程是先將遺體的內臟和器官取出,大部分只保留心臟,再填滿香料,比如說肉桂和洋蔥等。後續還會經過一連串複雜的乾燥過程,最後用長長的亞麻布條把遺體纏繞起來,好讓死者在復活時,能有身體可以使用。

古埃及人之所以會製作木乃伊,是因為他們認為人死了之後還會再復活,死亡就是前往來世的必經過程,所以無論是什麼階級,富裕還是貧窮的人,在死後都必須保存完整的身體,這樣復活時才能在來世使用,達到永生的境界。

曾紅遍歐洲的「埃及熱」

隨著 18 世紀末到 20 世紀中葉,拿破崙的法國軍隊遠征埃及和英國統治埃及,陸續帶回了許多木乃伊、方尖碑、人面獅身像及金字塔等各種歷史物件,加上埃及的故事大多都跟永恆的生命和愛情有關,這也讓埃及在歐洲人的心中,有了異國情調、充滿神話和浪漫的夢幻印象。

正因為埃及的文化這麼的與眾不同,以及一般人很少能夠有錢有閒到埃及旅遊,也讓許多人對神秘的埃及充滿好奇心和豐富的想像力,促使了 18 世紀末至 19 世紀的歐洲興起一波「埃及熱」(Egyptomania)狂潮。

當時一度流行把「開箱木乃伊」和拆開木乃伊繃帶作為派對的高潮活動;也曾把木乃伊直接磨成粉,當作藥或保健食品來吃,人們相信木乃伊粉(MUMIA)有病治病、沒病也能強身健體。這造成了許多古埃及木乃伊被販賣或走私到歐洲,有些後來便輾轉進入博物館成為收藏,一直被當成一種異國風情的物品被收藏和展示。

木乃伊也是「人」

英國博物館近年不斷正視過去大英帝國黑暗的殖民歷史,有鑒於不少館藏的木乃伊都是來自這段時期,因此,包含了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蘇格蘭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s of Scotland),以及漢考克大北方博物館(Great North Museum: Hancock)在內的英國博物館,都開始推行「木乃伊正名運動」。

在此強調,此正名運動並非不使用「木乃伊」(Mummy)一詞,也非指「木乃伊」一詞已被禁止使用;而是希望在木乃伊的解說牌、標籤、展示敘述上,更明確地將文字調整為「木乃伊化的人」、「木乃伊化的人類遺骸」,或是直接稱呼這具人類遺骸的名字,讓觀眾可以一眼就看出或感受到眼前的木乃伊,曾經是個跟我們一樣活生生的人,歷經了歷史的洗禮,現在就躺在我們的眼前。

這項正名運動反映了英國博物館近期一直在辯論的道德倫理議題:該如何展示和教育與人類遺骸有關的內容?尤其是許多博物館的藏品是源自於過去帝國主義、殖民思想、種族偏見等的行動,博物館有責任去反思並重新思考如何向觀眾展示藏品背後黑暗的歷史,透過更改展示方式、詮釋角度和標籤解說內容,以改善歷史偏見。

這次的「木乃伊」正名運動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之上,鼓勵觀眾重新正視木乃伊的真實面目,它不是一件純粹令人好奇的物品,而是一個人死後的身體,是一個具體的存在,應該賦予更尊重的態度。

把名字還給他/她!

參與這一次運動的博物館們認為,只是用簡單的「木乃伊」一詞,除了「非人性化」(Dehumanising)之外,也可能會加深觀眾對於「木乃伊只是個物品」的錯誤理解,非常不尊重這些人類遺骸,因為他們都曾經有個名字。

蘇格蘭國家博物館的發言人就建議,如果博物館知道這具遺骸名字,應把名字還給他/她;如果不知道,可以稱呼「木乃伊化的男人、女人、男孩、女孩或人」。

漢考克大北方博物館的研究人員也說,過去許多好萊塢電影把木乃伊塑造成恐怖怪物的形象,這和木乃伊本身的由來與文化完全不同,造成很多民眾對木乃伊有錯誤的偏見,希望透過這次的改變,慢慢地讓大家重新改觀──「木乃伊也是個人,不是個物體」。

高尚的「美德信號」?

不過,也有部分博物館館員、藝文人士對這個正名運動很不以為然。

有些人認為,這件事美其名是「木乃伊正名運動」,事實上只是在美化博物館和突顯博物館自以為高尚的態度,並且諷刺博物館做這項活動是一種「美德信號」(Virtue signalling),意即在公開場合發表這樣的言論,只是想展現自己很正義、是道德的一方。

知名歷史學者傑瑞米・布萊克(Jeremy Black)也說,「當博物館和大眾文化脫節的時候,他們就展現對我們如何去理解文字、意義及歷史的藐視。」他建議博物館應該要專注在建立一個可以幫助大眾接觸博物館的環境,而不只是迎合少數人的美德去進行改變。

另一方面,一些文化評論家指出,這樣子的改變並不代表就是對木乃伊作為一個人類遺骸的尊重,反而覺得有一種精英主義的味道存在。他們認為,對於一般大眾來說,拿掉大家熟悉的詞「木乃伊」,可能沒辦法增加民眾的理解,還會造成資訊複雜化和資訊量過大,成為認識博物館藏品的阻礙。

部分不具名的博物館工作人員表示,使不使用木乃伊這個詞不是問題的重點,重點是如何在教育活動、展示的敘述,還有說明裡面,明確表達出木乃伊過去是個「人」,這不單純只是簡單地改改字而已。

理解意義才能真正改變

事實上,美國的博物館界在前幾年就已經針對「木乃伊」一詞進行相關調整。

布魯克林博物館(Brooklyn Museum)就表示他們在 5 年前即開始使用「木乃伊化的遺骸」或「木乃伊化的人」,來提醒遊客博物館中存在著真實人類的身體;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也指出,他們在展廳中使用了「木乃伊遺骸」一詞,來表達該有的關懷和尊重。

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則強調,對於館內展示的木乃伊遺骸,目前多著重在相關的喪葬儀式和背景介紹,好讓觀眾能更進一步認識古埃及人製作木乃伊的文化脈絡。

雖然改變「木乃伊」一詞能否增進大眾對木乃伊是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的認識,成效還不明確;然而,這項改變確實對於鼓勵民眾去理解古埃及人的生死觀有相當的意義──古埃及人製作木乃伊並不只是對死亡的關注,也是出於對生命的熱愛與死後來世新生的渴望,唯有當人們能了解木乃伊的歷史及文化意義,才能達到實質的觀念改變,並且做到對人類遺骸的真正尊重。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博物館「木乃伊」正名運動:對人類遺骸的尊重,還是自以為高尚的「美德信號」?》,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告別「中華台北」,公投一個正名台灣的機會!「光頭神舉」黃培閎公開信

「武漢肺炎」還是「新冠肺炎」?名稱將決定 100 年後的人們會如何記得這場世紀瘟疫

作者簡介:

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於台灣文化資產與博物館界工作多年,後來到了英國深造進修,訪踏世界各地。認識到全球脈動的瞬息萬變,以及先進國家掌握趨勢所擁有的知識力量,希望將國外藝文第一手消息帶入台灣,拋磚引玉並帶動更多的想法與漣漪。 經營「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臉書專頁,提倡知識共享,隨興分享國外博物館和文化相關新聞、社論與展覽等消息趣事,也探討一些時事的藝文議題,歡迎一同分享和討論交流,來個輕鬆的 Bar 式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