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時事】英國大學系所裁撤風波,給台灣的啟示

作者:王敏而/業餘知識分子

上週,牛津布魯克斯大學(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宣布將於 2026 年正式裁撤音樂系的消息,為英國高教音樂圈投下了一顆震撼彈。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學校決定撤除音樂系?遠在台灣的學子們從中可以借鑑什麼?底下將為大家一一闡述。

牛津布魯克斯大學音樂系

牛津布魯克斯大學(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下文簡稱為布魯克斯大學)與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同樣位處牛津,主要校區坐落於距離市中心大約 10 至 15 分鐘車程的黑丁頓(Headington)山丘。布魯克斯大學的歷史雖不如牛津大學悠久,但也可追溯自 1865 年的牛津藝術學校(Oxford School of Art)。從 19 世紀末起,學校逐漸轉型以理工為主,1970 年改名為牛津理工學院(Oxford Polytechnic),最後在 1992 年升格並改名為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目前是一所綜合型研究大學。學校排名大約落在英國大學排名 30 到 50 名左右,全球 QS 排名約在 350 至 500 名的區間。

布魯克斯大學的音樂系創立於 1979 年,提供的課程包括作曲、演奏、音樂學還有錄音技術等四大面向,畢業生大多往業界發展,包括進入世界知名的聲音公司杜比實驗室(Dolby laboratories)、擔任歌劇團團員、音樂廳行政,或者到 BBC 協助製作節目。知名校友有英國搖滾樂團「電台司令(Radiohead)」的吉他、鍵盤手強尼‧格林伍德(Jonny Greenwood)。

位處地靈人傑的牛津,布魯克斯大學音樂系的學生同樣得以沉浸在牛津悠久的音樂傳統和豐富的各式音樂演出中,大學本身正在興建的音樂廳也即將於一年之內完工,卻沒想到在新建築即將落成之際,布魯克斯大學音樂系即將走入歷史,實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不敵通膨和經濟壓力的結果

布魯克斯大學的裁撤風波不僅僅限於音樂系,數學系同樣被列為裁撤的系所之一;英國文學系、歷史系、電影系和人類學系雖未被完全淘汰,但也將面臨教職員和課程的縮減。不出意料地,系所裁撤的背後正是不敵通膨和出於經濟考量的結果,令人感到無奈。

從布魯克斯音樂系發布的聲明中,可以感受到教職員無比沉重的心情。聲明指出,儘管音樂系新生人數逐年下降,系方亦已積極應對,透過即將完工的新音樂廳,以及在後疫情時代重新構思系所課程,賦予學生嶄新的學習體驗和專業能力。令人遺憾的是,校方並未給予足夠時間,而是草率地做出裁撤系所的決定。

目前,布魯克斯大學音樂系的校友們已經發起連署行動,希望校方能夠重新考慮此一決定。英國皇家音樂學會(Royal Musical Association)也針對此事發表聲明,表達對裁撤系所的遺憾之情。然而,從目前的情勢來看,除非出現像是獲得額外的大筆捐款等外部變革,否則可能難以推翻校方的決定。

借鑑英國,回望台灣,回歸個人

布魯克斯大學的案例固然讓人感到遺憾,但台灣的高教環境也不惶多讓。在少子化的衝擊下,就連名校研究所也出現生源不足的情況。筆者不打算從宏觀層面討論台灣高教的制度,而是會從微觀尺度出發,回歸到學生個人可以如何調整、因應大環境的變化。

筆者認為對學生個人而言,還是需要回到最根本的問題:與其在意大學能教給自己什麼,更應該問自己想從大學得到什麼?以自身經驗為例,筆者大學畢業於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但除了本科系的相關知識外,筆者大學時期還深度參與台大交響樂團的運作。雖然是學生社團,但台大交響樂團的規模和演出曲目都堪比音樂系的樂團,指導老師和邀請的獨奏家也均活躍於台灣樂壇。此外,比起更專注於訓練演奏技藝的音樂系,參加社團帶給我的是得以實際體驗、執行運作一個交響樂團的經驗,包括學習台上樂團座位的擺設、與國家音樂廳協調演出檔期、和獨奏家及指揮家確定排練時程、設計音樂會海報、印製節目單跟票房行銷等等。這些大學期間有趣且寶貴的經驗,也讓筆者從而決定轉讀音樂學研究所,並順利赴牛津深造。

到了牛津後,除了本身科系的研究外,更重要的是能夠把握在這裡的時光,為自己「增值」。筆者因此開始經營專欄寫作,紀錄所見所聞,目前已經累積超過 80 篇文章、12 萬字的篇幅,內容涵蓋英國高教的邏輯、英國脫歐的爭議和後續發展、對身邊台灣青年學者們的觀察、甚至是旅行時的城市隨筆等等,這些都是筆者在學習「音樂」以外,嘗試從其它方面為自己增值的方式。

回顧牛津布魯克斯大學裁撤音樂系的事件。誠然,相較理工、生醫、商管科系,音樂系和其它人文社會科系所呈現的價值更為抽象,也因此比較難被看見。正因如此,與其不斷抱怨外在環境的惡劣、制度的僵化,筆者認為相關學類的學生在求學階段,更應該及早開始思考「自己能夠帶來什麼價值」、「如何讓自己的價值被更多人看見」。畢竟說到底,「如何為自己的人生加值」才是將自己的未來推向正軌的重要途徑。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高教退場】英國大學系所裁撤風波,給台灣學子的啟示》,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沒留過學、英文不溜,我還是進到牛津大學工作──英國學術機構求職通關密語

牛津大學每學年「放假」近半年,真的是「英國念書過太爽」嗎?——談「學習自主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作者簡介:

王敏而,作者為牛津大學音樂學博士。赴英留學之前畢業於台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研究興趣為東亞國家如何回應西方音樂傳入後所造成的衝擊。專欄以「業餘知識分子」為名,期許自己成為薩伊德(Edward Wadie Said)筆下「思想上的業餘者」,不為權力所動,只為自己的興趣而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