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現場】來台捷克人:難以適應台灣街道

作者:劉郁葶/台灣女孩的捷克觀察日記

最近我的捷克學伴來台灣旅遊,他以英文寫下對台灣的觀察,以下是我把原文翻譯成中文的內容:

在上一篇文章「捷克人的台灣觀察(上):『自然景觀令人驚嘆,人民的友善讓我賓至如歸。』」中,我分享作為第一次來亞洲的捷克人,台灣讓我驚豔的各個面向,這篇文章我將分享我對台灣的另一面印象。

當談到這些不同的面向時,我不會使用如「討厭」這般強烈的字眼,我也不是想抱怨、或試圖建議台灣人應該如何做得更好。我知道每個地方都有其優點和缺點。

相反地,作為一個不常旅行,且一生都在捷克度過的人,這些只是我對捷克與台灣之間文化與地理差異的觀察;作為一個外國人,有時我很難適應這些台捷之間的差異。底下我將從個人經驗,分享有哪些事情是我來台灣後覺得難以適應的。

我該把垃圾丟在哪

不得不說,來台灣後,處理垃圾對我來說變成一件棘手的事。每當我聽到貝多芬的《給愛麗絲》,我的腎上腺素開始飆升,因為接下來我要迅速抓起垃圾袋,從我住的 5 樓跑下樓梯,在垃圾車旁排隊丟垃圾。有次,我因為做錯垃圾分類,收垃圾的女士一臉生氣,拒絕我丟垃圾,我只好等其它天再處理,房間的垃圾於是慢慢堆積,甚至開始吸引蟑螂。

最令我感到困惑的一點是,垃圾車每次來的時間並不固定,有時是晚上 7:45,有時是 8:15,有時根本沒有音樂提醒。但神奇的是,台灣人似乎總能準確感應到垃圾車來的時間,而我這個局外人缺乏這種直覺。

台灣的垃圾車文化,與捷克社區提供公共大型垃圾桶大不同。圖/馬瑞克 提供
台灣的垃圾車文化,與捷克社區提供公共大型垃圾桶大不同。圖/馬瑞克 提供

據我了解,台灣過去有很嚴重的垃圾問題,於是改變收集垃圾的方式,引進神秘的「垃圾車」。但垃圾車為什麼對我來說如此陌生呢?首先,在捷克,幾乎每條街上都有顏色各異的大型垃圾桶,每種顏色代表不同類型的垃圾(塑膠、紙張、玻璃、金屬、混合垃圾⋯⋯)。當我需要扔垃圾時,只要走到公共大型垃圾桶,將垃圾進行分類即可丟棄。公共垃圾桶雖然有時會有難聞的氣味並吸引蚊蟲,絕非最完美的垃圾處理方式,但至少我能隨時丟垃圾。

在台灣,不只丟家庭垃圾需要等垃圾車,連一般垃圾都很難處理。有次我去台南旅遊,晚上買了一些滷味,在公園吃完後花了許久時間找能丟垃圾的地方,但不論是公園或街上都沒有垃圾桶,最後只好放棄,把垃圾帶回旅館。

我不會說台灣的街道很髒,但有時我會看到街上有許多罐頭、塑膠袋,推測可能是因為街上少有垃圾桶,造成人們隨意丟棄。我想台灣的垃圾處理方式應該有著某些我不知道的優點,但「丟垃圾」肯定是其中一件我無法習慣的事。

台灣的街道不適合步行

第二點,我發現「走路」在台捷之間可能是一個文化差異。許多捷克人喜歡走路,在城市中走個半小時不是問題。我也喜歡靠自己的雙腳抵達某個地方的感覺,且對於愛省錢的捷克人來說,步行還能省下一筆錢!

來台灣後,我發現平常在街上走路的台灣人不多;聽台灣朋友說,即便距離目的地只有 50 公尺,台灣人也寧願騎摩托車而不是走路。但我或許能理解背後原因。

在我看來,台灣的街道似乎有點混亂。大部分的街道相當狹窄,走在街上必須一直閃避車輛,整體行走經驗不是很舒服。雖然有人行道,但並不多見,且多被當作腳踏車和摩托車的停車場。即便走在騎樓也不太像是公共空間,我經常發現自己需要穿過熙來攘往的餐廳,或某戶人家前的車庫,有時為了繞過騎樓下停著的車子,不得不走上馬路時,我總覺得不太安全。

當我遠離市中心,來到比較偏遠的地區後,儘管路上不再車水馬龍,但往往也沒有設置人行道。綜合看下來,我認為台灣的街道設計,似乎並非以行人為中心,忽略行人「是否想走在這樣的街道上」的考量。

11 月初的台南高達 33 度,圖片為新化老街。圖/劉郁葶 提供
11 月初的台南高達 33 度,圖片為新化老街。圖/劉郁葶 提供

從未經歷過的自然現象

來台灣後,我對一些自然現象有點難以適應,對我來說甚至有點「極端」。比方說,在我 10 月抵台那天,正巧遇上「小犬颱風」登陸台灣,看到眼前這些被強風吹著的樹猶如「群魔亂舞」,是我在歐洲從未有過的經歷。還有某天早晨,我被地震驚醒,雖然只是輕微搖晃,但對從未遇過地震的我來說,仍感到有點害怕。

令我驚訝的是,11 月初,當我來到高雄與台南,這裡的溫度居然高達 33°C,相當於捷克最炎熱的夏天。不過,這竟然還不是台灣最熱的時候,有人說我很幸運能在秋天來到這裡,因為台灣的夏天更熱!

我向來不喜歡寒冷的冬天,但台灣的高溫開始讓我想念冬天。我想如果能待在家中開著冷氣,或是等太陽下山後再出門,也許我能慢慢適應台灣的天氣。

所幸,最近台灣溫度開始下降。有趣的是,當外頭溫度來到 20°C 時,台灣人會穿上毛衣和外套,看到我只穿 T 恤會面露擔憂地問我:「你不冷嗎?」但對我來說,這樣的天氣很舒適。

奇特的台灣食物

最後一點,我想聊聊台灣的食物,這可能是個敏感話題,因為據我所知,台灣人相當以美食自豪,抱怨台灣食物可能會讓我不受歡迎,我想先從正面的部分開始。

我在台灣嘗試了許多美食,像是我最喜歡的湯包、牛肉麵、嘉義雞肉飯、台南牛肉湯等等。儘管如此,我仍對台灣食物有「複雜」的情感,請容我解釋原因。

就我觀察,台灣人對吃的有很高的標準。當我的台灣朋友在捷克嘗試捷克料理時,看到所謂的「雞腿飯」,只有一隻淋上醬汁的雞腿和米飯,她面露失望地說道:「蔬菜在哪?滷蛋在哪裡?為什麼沒有其它配菜?」從台灣人的角度來看,捷克的食物可能相當平淡。

不過,從我的角度來說,每次看到主餐旁還擺著各個碟子,裡面有豆干、花椰菜、玉米等小菜,實在令人驚訝!我心裡想著:「我不喜歡豆乾,也不喜歡蔬菜,不能把這些換成一塊更大的豬肉嗎?」

除了上述這些不同,我在台灣也嘗試了一些這裡「獨特」的食物,例如臭豆腐、皮蛋,嚐起來還算不錯。但讓我比較難以接受的,是把豆子放在甜湯裡!

在我的想像中,甜點應該是像用草莓、藍莓等水果做成的食物,我絕對不會想到用「豆子」做甜點。在捷克,豆子通常被拿來做成鹹的料理,像是加培根拌炒,或是煮成鹹粥或鹹湯。因此,當我看到台灣人喝甜的綠豆湯、紅豆湯,或是把豆子加入豆花,甚至放進麻糬裡⋯⋯,我忖度著:「請不要再給我甜豆了。」

此外,台灣與捷克還有一個顯著的差異:一個是島嶼,一個是內陸國家,因此我不太習慣吃海鮮。就我目前的經驗,大部分海鮮味道不錯,但以蝦子為例,過去我吃到的蝦,多半是已經處理過的「蝦仁」;因此來台灣後,看到桌上有隻完好帶殼的蝦子,宛如海底大昆蟲出現在我面前,並且需要把它的頭、腳、殼擰下來,我總感覺不太舒服⋯⋯。

整體來說,我對多數台灣食物很滿意,但就像我的台灣朋友,吃一段時間的捷克菜後開始想念台灣菜一樣,我也開始懷念熟悉的捷克菜。

最後,對於我目前在台灣的生活,我想說正面的部分絕對多於負面。或許多多練習後,我也能自在應對台灣的生活,甚至是令我備感威脅的垃圾車!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中英雙語】捷克人的台灣觀察(下):「丟垃圾與步行在街道上,讓我難以適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關於台灣,讓法國人大開眼界的 13 件事

天差地別的台灣與家鄉,令他掉下眼淚──Fernando 的台灣故事

作者簡介:

劉郁葶,政大新聞系畢,獲捷克教育部 MEYS 獎學金,目前在捷克查理士大學當訪問學生,主修公共政策。近期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補助,撰寫捷克移民、媒體、轉型正義、文化遺產等主題的文章。經營《台灣女孩的捷克觀察日記》,分享在捷克的學習、生活與社會觀察。

◤旅行好物推薦◢
行李箱尺寸齊全 千元有找
口袋行動電源 出門隨身必備
防震防水攝影機 上山下海都行
旅行收納袋 用對工具裝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