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現場】政府破產了,文化資產能拿來賣嗎?

作者: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

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罕(Birmingham)市議會在 9 月初發布了「第 114 條通知」,宣告形同實質「破產」的財政困境之後,引發英國國內外許多人譁然。目前除了保護弱勢團體和基礎的法定服務支出之外,其他新的政府支出皆全數取消,而正在進行中的既有項目則是將消減預算或縮小規模辦理。

出售文化資產來籌措資金?

面對伯明罕市議會嚴重的財政困境,英國包含《BBC》、《每日鏡報》(Daily Mirror)、《泰晤士報》(The Times)等不少媒體都紛紛以「出售資產」為標題,表示破產的伯明罕市議會可能會不得不賣掉旗下擁有的資產來變現,以解決財政赤字,尤其是 2023 年到 2024 年將面臨 8,740 萬英鎊的短缺,而 2024 年到 2025 年預計則會增加到 1.648 億英鎊的缺口。

儘管伯明罕市議會承諾會繼續推動法定的基本核心服務,像是:教育、兒童保障、成人社會保險、垃圾處理、住房和圖書館服務等。不過事實上是否以最低限度的方式維持、如何提供服務、頻率如何,以及品質能否與過往相同,這些都還是大問題。

《泰晤士報》的報導指出,中央政府任命的特派專員們將會和議會一起協調,盡力解決財政難題,其中不排除裁員,甚至是出售像是圖書館、伯明罕博物館及美術館、阿斯頓莊園(Aston Hall)等的文化資產或有關股份。

「不能賣!」藝文團體群起聲援

伯明罕博物館典藏交通工具的庫房。圖/郭怡汝 攝影
伯明罕博物館典藏交通工具的庫房。圖/郭怡汝 攝影

這個消息一出,可說是讓伯明罕的民眾和英國國內的藝文人士大為震驚。不少社論針對這番言論大聲疾呼,強調博物館雖然不是核心的法定業務,但文化資產的珍貴性和歷史價值豈能忽視,千萬不能落入唯利是圖的商人手中,或是作為變換現金的犧牲品。

許多伯明罕市民也寫信和打電話去詢問這個消息是不是真的,網友湧入伯明罕博物館的社群帳號留言,就怕城市悠久的文化就這樣淪為市場買賣、討價還價的商品。使得伯明罕博物館和美術館(Birmingham Museum and Art Gallery)急忙在社群平台貼出公告,強調外界的「出售博物館說」都只是猜測和沒有依據的言論,他們相信市議會會做出合理的決定,請大家先不要擔心。

除此之外,英國三大藝文組織──英格蘭遺產委員會(Historic England)、英格蘭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England)、國家彩票遺產基金(National Lottery Heritage Fund)──也聯合發出公開聲明,希望接管處理伯明罕市議會財政的長官們,能確保該市的文化得到「應有的保護」和「優先考量」,重建伯明罕的財政絕對不能以犧牲無價的文化資產作為代價,任何出售文化資產的建議與想法都是不適合的。文化資產不應該被視為對資源的消耗,而應該是經濟再生的關鍵。

伯明罕博物館第一線人員的告白

面對身在風暴圈中、處在英國目前財政最嚴峻城市前線的伯明罕博物館,他們的館員又是怎麼看待外界各種的揣測言論呢?

筆者與該館有將近 10 年資歷的資深保存修復人員 Derek 討論,他認為,大家能從對伯明罕市議會的財政關注,連帶關注到博物館等文化事業的重要性是一件好事。就他來看,博物館團隊對於媒體指出販賣文化資產,尤其是博物館和美術館的館藏,或是整個博物館委外營運的推論而言,發生的可能性是比較低的。

如果以藏品中的百年珍貴油畫和常民歷史文物為例,第一,從下層的博物館到上面管理的市議會目前都有共識,珍貴名畫──像是前拉斐爾派──的收藏,要是賣掉了,沒了真的就是沒了。因為未來不見得會有錢買回來,或是有人願意出售。這種方式解決得了一時、解決不了一世,不僅是打開潘朵拉的盒子,也無法解決長久的沉痾。對於現階段市議會來說,這不會是一個他們考慮的方向,不只是爭議性大,他們也明白財政問題必須要從根本去解決。

伯明罕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圖/郭怡汝 攝影
伯明罕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圖/郭怡汝 攝影

第二,那些與伯明罕城市歷史和人民有深刻連結的收藏品,像是早期的消防車、炸魚薯條機、古董器具等,在伯明罕人的眼中雖然很有價值,不過那是因為它們承載著深刻的記憶和地方故事;在外人的眼中,倒不見得會有與之相同的金錢價值。

此外,伯明罕博物館裡收藏了大量民眾捐贈給他們的精彩文物,每一件都是一個人、一個家庭,甚至是一個家族的歷史。為了小錢而賣掉文物,將會失去民眾的信任,導致民眾不再願意託付家中的寶貝給博物館,這是因小失大,也違背了伯明罕博物館定位自己是「收藏的守護者,以激發創造力、希望和信任的方式,建立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聯繫」的角色。

伯明罕博物館收藏的早期炸魚薯條機。圖/郭怡汝 攝影
伯明罕博物館收藏的早期炸魚薯條機。圖/郭怡汝 攝影

至於有沒有可能整個委外經營?像是博物館團隊、日常營運等都交給外面的民間單位去進行,目前也不太可能。主要是因為博物館藏品的保存維護、策展研究等內容並不適合商業化;另一方面跟其他虧損和財務問題比較大的案件比起來,伯明罕博物館和美術館的經費其實比例並不高,因此出售博物館、美術館等文化資產是現階段比較難發生的事。

但是,市議會的財政危機仍對博物館造成了影響。Derek 說,儘管伯明罕博物館和美術館在 2022 年時,就因為進行建築物改善,包含:屋頂修繕、電梯更換、暖氣系統升級等工程暫停開放。然而,現在的財政困境,使得讓工程沒有辦法照原定計畫完成,有些部分需要有所取捨,這可能會讓博物館不得不調整為在最低限度下進行維修及更新,然後重新開幕。

Derek 笑著說,「我想,能如期在明年重新開放博物館是我們大家的首要目標,我們可以縮小規模、少掉盛大的開幕儀式,包含那些行銷廣告、精緻甜點、香檳、名人邀請這些,你知道的,很花錢的東西。」

「就算我們最後只能在網路上發公告,低調地重新打開大門⋯⋯我相信很久沒有進到博物館、想念博物館的大家,以及知道伯明罕財政狀況的市民們,都會很樂意進來看看我們,用人數給我們實際的支持。」

文化資產「不可再生」,亦是永續發展的動力

雖然伯明罕市議會目前財政解套的方案還在研議中,不過從每天在伯明罕博物館典藏庫房認真守護 80 萬件藏品的 Derek 話中,以及許多人對於文化資產出售話題的關注程度,可以知道市民期盼市議會能理解他們的心聲。

人民希望政府不只是找出新的財政管理模式,避免重蹈覆轍,以及落入出售所有東西的短視陷阱裡;也盼望官方能思索如何利用豐富的文化資產來提升附加價值、創造財富,進一步回饋到城市服務之中,以永續的方式造福所有人,並持續發展下去,早日從財政泥淖中重新站起來。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出售文化資產」引熱議?──直擊伯明罕破產前線,博物館人員的告白》,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僅次毒品及軍火!「全球第三大非法交易」如何運作?又與你我何干?

英國「鳥地方」:第二大城伯明罕破產另有原因?一窺複雜的都市衰落記

作者簡介:

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於台灣文化資產與博物館界工作多年,後來到了英國深造進修,訪踏世界各地。認識到全球脈動的瞬息萬變,以及先進國家掌握趨勢所擁有的知識力量,希望將國外藝文第一手消息帶入台灣,拋磚引玉並帶動更多的想法與漣漪。 經營「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臉書專頁,提倡知識共享,隨興分享國外博物館和文化相關新聞、社論與展覽等消息趣事,也探討一些時事的藝文議題,歡迎一同分享和討論交流,來個輕鬆的 Bar 式聊天。